我的父親手塚治虫

還有家具和文具,送到父親這裡來的樣品,到後來都成了我們的家什。 我們家就是這樣,比起一直簇擁在一起的家庭,更注重的還是每個人自己的生活。 父親在二樓工作,那完全是他一個人的地方。

作者簡介

手冢眞 MACOTO TEZKA
視覺藝術家。一九六一件八月十一日作為手塚治虫長子出生,本名手冢真。一九七八年高中生時憑藉由本人擔任腳本·導演和主演的八毫米電影《FANTASTIC★PARTY》一舉成名。一九九九年的電影《白痴》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的未來數字電影獎。二零零五年導演了電視動畫《怪醫黑傑克》,當選了東京動畫獎的優秀作品。作為視覺藝術家手冢眞在以電影、電視為代表的各種影像以及小說、等各種超越領域的表現活動方面活躍。主要著有《黑色時刻》、《鬼魅派對》等(兩部均為幻冬社出版)和《視覺時代的想法》(集英社出版)等。

內容簡介

他是日本故事類漫畫的開創者、現代日本動畫的先驅者;他創作的眾多漫畫形象——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怪醫黑傑克、火鳥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角色;他讓日本漫畫有了國際聲譽,為電視動畫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用自己的畫筆給全世界喜愛漫畫、動畫的人們帶去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歡樂。
他,就是獨一無二的手塚治虫。
本名手冢治的他,為何以“蟲”來起筆名呢?同時面對多家雜誌的約稿,他是以怎樣超人式的創作方法趕稿的呢?他為何要戲弄催稿的責編,又為何要在兒子導演的短劇中客串出演呢?
在長子手冢眞的筆下,你將了解到更立體、更有人情味兒的手塚治虫,感受一代大師不為人所熟知的一面。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我是天才的孩子
天才的偉業
朋友環繞的工作室
編輯們的逆襲
家族團圓的上映會
天才和兒子的關係
第二章 天才的真實與起源
天才的起源
被時間追趕的日常生活
天才頭腦的構造
出逃的方向
亂中有序
兒子的生活
第三章 漫畫與動畫
漫畫與動畫的海洋
漫畫之於手塚治虫
動畫與手塚治虫
第四章 電影是我們的共同語言
共同的話題是妖怪
全家都是電影迷
手塚治虫與科幻電影
父親也是電影迷
請關照我兒子
(《妖怪天國》出演記)
第五章 手冢式創作術
如何創作作品
神明降臨的瞬間
愛與恨,真刀真槍論輸贏
第六章 溫柔的天才
全力以赴
父親的約定
作家和實業家
最後的父親
第七章 天才的誕生
昆蟲少年
生活主題的多樣性
社會的敵人——手塚治虫
次世代的阿童木
第八章 手塚治虫的DNA
父親的眼淚
永遠追求的“主題”
父親的道路,兒子的道路
(第一次父子對談)
(給兒子的信)
後記

作品試讀

天才的偉業
手塚治虫是個天才。
我想這是毋庸置疑的。
並不是因為我是他的冬粉或者家人才這么想的。
實際上,當我們回望他一生的成就,除了“天才”,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形容詞了。
手塚治虫在他六十年的生命里,一共完成了十萬幅以上的畫稿。以他十八歲出道,一直到六十歲去世的時間計算下來,相當於不停歇地平均每天要畫七幅畫稿。而他創作的七百多個故事,可以說多數都成了漫畫史上的經典。
不僅僅是在數量上,手塚治虫的作品在質量上也是出類拔萃的。
他給戰後原本只是單純快樂的漫畫賦予了宏大的主題和知性元素,將漫畫革新成了可以動情敘述的長篇故事,並且參考電影畫面,將電影的分鏡手法引入漫畫創作,繪製出更具震撼效果的作品。漫畫的可表現範圍也因此得以大幅拓展。
在《新寶島》(新寶島,1947)這部漫畫中,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表現手法的讀者無不驚嘆不已。在當時,這樣的漫畫可以說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娛樂形式。因此,《新寶島》一下子就大賣了四十萬冊。
甚至在SF(科幻)這個詞語還沒有出現的年代,他就創作出了如《大都會》(メトロポリス,1949)、《遺失的世界》(ロストワールド,1948)、《未來世界》(來るべき世界,1951)等以未來或是空想科學為主題的作品。他的代表作還包括日本第一部在雜誌上連載的長篇故事類漫畫《森林大帝》(ジャングル大帝,1950—1954),以外國文學名著為藍本的《浮士德》(ファウスト,1950)、《罪與罰》(罪と罰,1953),為少女漫畫帶來嶄新形式的《緞帶騎士》(リボンの騎士,1953—1967)等。而擁有一顆人類心臟的少年機器人“阿童木”(出自漫畫《鐵臂阿童木》,鉄腕アトム,1952—1981)更是成了讓整個日本都為之驕傲的英雄,全國各地紛紛舉行各種活動,相關的漫畫周邊產品也風靡一時。
之後,他還挑戰了面向成年人的漫畫領域。代表作有:首次以精裝形式出版的《三個阿道夫》(アドルフに告ぐ,1983—1985);幾乎超越漫畫範疇,具備很深的思想性和哲學內容的畢生心血大作《火鳥》(火の鳥,1954—1988);圍繞醫學和宗教(用漫畫手法表現這類主題在當時簡直難以想像)主題創作的《怪醫黑傑克》(ブラックジャック,1973—1983)、《佛陀》(ブッダ,1972—1983)……各個類型,各種主題,手塚治虫一直憑著自己的開拓精神進行挑戰。其總共四百卷的漫畫全集也已刊行。
創作如此大量的作品是需要助手幫忙的。將繪製過程中的指示正式地符號化,將完成的畫稿進行剪下、貼上以方便編輯等各種漫畫創作方面的技巧和流程創新,也成了手塚治虫對漫畫界的一大貢獻。
在日本,無論大人還是小孩,人們對他的作品都愛不釋手。正是因為他,日本漫畫的形式才正式確立,發展也不再受到局限。不論是數量還是品質,日本都可謂是當今世界第一漫畫大國。即使是這樣,像手冢漫畫這樣擁有如此高品質內容的作品還是少數。從在宇宙次元探討生命價值的宏大主題,到對日常生活溫情瑣事的描寫,各種層次的人物,都在他的筆下熠熠生輝。
製作電視動畫節目,真正地讓手塚治虫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以作家個人名義獨立製作動畫,絕對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嘗試。《鐵臂阿童木》作為日本第一部連續播放的電視動畫,吸引了成千上萬孩子的關注,卡通片中人物的周邊產品也成為暢銷的搶手貨。很快,其他類似的動畫節目也緊跟其後,發展壯大,日本在一夜之間成了動畫王國。
但是,手塚治虫又絕不是個想著一夜暴富的野心家,他對賺錢這件事並不是那么執著。他是一個藝術家,為了同事,為了下屬,為了漫畫文化的整體提升而不停地工作,積極地參加各種相關活動。他在乎的只是怎樣才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進入二十一世紀,機器人成了社會話題。《鐵臂阿童木》中阿童木的誕生之日是二〇〇三年四月七日,而現實中的二〇〇三年,無論是可以雙腳行走的機器人還是機器人寵物都已造福人類,給很多家庭帶去了歡聲笑語。這些機器人的發明者們,都曾公開表明自己受到了手塚治虫的影響。因此,不光是在藝術領域,他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影響力也是無法估量的。
在歷史上,被稱為天才的藝術家數不勝數:李奧納多·達·芬奇、莎士比亞、巴赫、莫扎特……近代藝術家中則有畢卡索、披頭士樂隊等,每個人都有著對得起天才這個稱號的非凡成就,無論是在品質上還是數量上,他們的作品都對各自的領域有著革命性的貢獻,給後世帶來了莫大的影響。但是,即使在各自領域中受到至高的推崇,他們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受到社會大眾的普遍認可,有些天才藝術家生前甚至完全不被社會認同。
而手塚治虫則從起步開始,並且終其一生,都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在漫畫領域裡,他靠著自己的實力不斷開拓,不斷進取,不光從內容,還從表現手法等各個方面不斷地拓寬漫畫的範疇,想人所未想,畫人所未畫。他將一生全都奉獻給了漫畫,引領並影響了整個漫畫界,將深奧的內容主題繪成淺顯易懂而又樂趣橫生的內容。而讀者對他的喜愛也伴隨了他的一生,從孩子到大人,各個階層的讀者都給予了他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手塚治虫就是這樣,一個人做到了所有的事情,而像這樣的藝術家,歷史上還有第二個嗎?至少我不知道。
高朋滿座的工作室
所謂的天才,常常會給人留下不愛和人打交道甚至孤僻的印象,再不然就讓人感覺,天才有著和社會評價完全相反的悲慘家庭身世。然而手塚治虫不是這樣,他喜歡和人打交道,他被很多愛熱鬧的朋友們環繞著,有著溫暖的家庭和優秀的員工。
雖說有個溫暖的家庭,可父親其實很少在家,整個家靠的全是父親的那份存在感才融合到一起的。
也正因為如此,要我說說對父親的回憶,還真有那么一點頭疼,因為實在是少得可憐啊。唯有一點始終不變,就是父親永遠是個大忙人。比起一般的家庭,我和父親聊天見面的機會都要少得多。不過,這並不代表父親的影響力有些許的減弱,相反,因為他把工作和家庭生活幾乎混在了一起,家裡所有的事情便都以他為優先,並且全是配合著他的工作而安排的。
和父親在一起最早的記憶,我已經完全沒有印象了。本來我也是個忘性很大的人,昨天的事到了今天都不一定記得。不過我出生的時候,父親應該已經是個暢銷漫畫家了,出版了包括《鐵臂阿童木》在內的多部作品。在整個關西地區的富豪排行榜上,父親的收入足以登上作家排行的首位。
我出生於一九六一年,當時,父親正從關西來到東京的練馬,請人造了一棟既能居住又能工作的小樓,並為了他一直以來無比憧憬的獨立製作動畫事業而四處奔走。在那個被命名為“蟲製作公司”(簡稱“蟲製作”)的動畫工作室里,父親為了他第一部獨立製作的動畫電影《某街角的故事》(ある街角の物語)忙得不可開交。因此,他沒來得及到醫院陪著母親,親眼見證我的誕生。據說,在我出生好幾個小時之後,我才和他第一次見面。
“蟲製作”很快就開始製作日本第一部供電視台播放的卡通片,即一九六三年一月開始播出的,眾所周知的《鐵臂阿童木》。作為電視動畫節目的開山之作,製作初期,它一直處於嘗試、探索中。而在製作動畫的同時,父親在漫畫的創作上也從未懈怠。如此一來,他就忙得更沒有自己的時間了。
我不禁感到,自己其實是和動畫版的《鐵臂阿童木》一起長大的。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手塚治虫這個男人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
也因為這樣,父親工作上的朋友也好,親戚也好,都理所當然似的管我叫“阿童木”。這真是讓我愧不敢當,那可是全國人民的偶像。在我幼小的心靈中,一直呼喊著“我可不是英雄啊”,覺得自己怎么能和阿童木這樣受歡迎的人相提並論呢。即便時至今日,只要一聽到“阿童木”三個字,我還是會覺得渾身不自在。所以,當有人問起我喜不喜歡阿童木的時候,我有時候還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不過畢竟是一起長大的哥哥(阿童木的漫畫比我還要早誕生十年),一個優秀的好哥哥,我肯定是不會討厭的。
阿童木的大熱,讓家裡看得到的地方幾乎都擺滿了周邊產品。說起玩具,我可是從來就沒缺過,甚至因為父親拿回來的玩具實在太多,母親為了不慣壞我們,只好把不少玩具都藏了起來。還有家具和文具,送到父親這裡來的樣品,到後來都成了我們的家什。
整個家幾乎就是個動漫之家。而我,就如字面意思所示的那樣,在漫畫和卡通片的陪伴下長大。
我的家在練馬的富士見台。地如其名,那是一個可以清楚地看見富士山的地方。那時,我家周圍還都是些農家、田地和小樹林,沒有那么多的高樓大廈。只要一爬上屋頂,富士山和東京鐵塔就盡收眼底。
我依稀記得,我家對面就是一戶農家,門內還養著一頭牛。附近還有一些集體宿舍,那些宿舍的後面也有馬棚和牛棚。如果要去市中心的話,坐私鐵要花半個小時,算是東京的近郊吧。父親會選在這裡安家,是因為東映動畫公司在離這裡不遠的一個叫大泉的地方,距離近一些能方便他更好地做動畫。事實上,《西遊記》(西遊記)等好幾部卡通片就是和東映一起製作的,之後,父親便下定決心建立自己的動畫製作公司。工作室就建在了自己家邊上,一座現代風格的鋼結構建築物在一片農家中鶴立雞群,很快就成了當地有名的地標。
即使放到現在,我家也算是個相當大的宅子。整座房子是父親親自設計的,一幢全白的現代化二層小樓,光是房間就有一、二、三??嗯,總共應該是十五個房間吧。前門三處,玄關兩處,後門也有兩處。另外還有三個樓梯,三個洗手間。屋頂上是個很大的露台,上面還建了個小小的閣樓。
除了幾個鋪著榻榻米的日式房間,其他都是依西式風格布置的。一樓以貫穿上下兩層的工作室為中心,分布著餐廳、廚房和客房;二樓則有書房、吧檯和幾個獨立的房間。總而言之,家裡有很多房間,全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屋子,一旦所有人都回到自己的屋裡去,家裡一下子就會變得異常安靜,誰也不知道其他人在乾什麼。我們家就是這樣,比起一直簇擁在一起的家庭,更注重的還是每個人自己的生活。當然,吃飯的時候我們還是會聚在一起,可要不是吃飯,基本上就是在各自的房間裡想乾什麼就乾什麼。不會過於親密,也不會過於疏離,這樣的家庭關係可謂微妙,不過倒也很輕鬆。
在同樣很寬敞的前院裡,父親鋪了草皮,建了花壇,還挖了兩個水池。他還沿著外牆種了一圈高高的杉樹,遠看像一片小樹林。後院則跟普通獨棟住宅的院子差不多大小。
前院很大,大到足以讓數十名“蟲製作”的員工集中起來開個早會。要是來了興致,來場棒球比賽說不定都行。對孩子們來說,有個這樣的院子,在家裡來場探險是再好不過了。所以我小時候很少去附近的公園玩,一個院子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倒是附近的孩子,有時候會把我家錯當成是公園,就這么直接闖進來玩。
當然了,這房子並不是為了能讓孩子們自由自在地跑來跑去才造那么大的。祖父、祖母,還有我們三兄妹,加上保姆什麼的,九個人的大家庭,還要算上父親的助手們,家裡總是有很多人在。房子裡最大的空間,毋庸置疑是漫畫工作室和動畫製作間,幾個助手(到底有幾個人,現在已經記不清了,大概是五六個吧)和一堆雜誌社的編輯在裡面一起工作。反正從人數上來說,我家絕對是個熱鬧的大家庭。
漫畫工作室和電影拍攝現場不一樣,雖然也有很多人,卻一點都不吵。助手們只是安靜地埋頭在桌前,一個勁兒地畫,應該也是怕一不小心弄出點什麼聲音來打擾到父親吧。父親習慣在作畫的時候聽聽古典音樂,所以家裡的牆壁上事先就裝了立體聲音箱。
父親在二樓工作,那完全是他一個人的地方。助手們的桌子都在一樓,角落是一個鐵制的螺旋式樓梯,遇到編輯們催稿催得急時,他就直接從二樓拉一根線到一樓,然後把畫稿用夾子夾線上上滑下去。
父親原則上不收徒弟,所以那些助手,比起徒弟來更像是公司招聘來的職員。他們任期兩年左右,分工相當明確,乾起活來很有效率。
當然,總會有怎么都來不及完成工作、加班加到很晚的時候,助手們在工作室里過夜也是家常便飯。一開始母親和祖母還做飯給大家吃,但隨著工作量和人員的增加,她們很快就忙不過來了,助手裡的女孩子便開始幫忙。就這樣,工作人員也慢慢地做起了繪製漫畫以外的家務事,甚至有時候還要幫著照看小孩。所以,小時候的我基本上和每個助手都玩過。
雜誌社的編輯們則是為了取父親的原稿而來我家,但是因為很少有準時交稿的時候,所以他們也只好寸步不離地待在家裡等著,就這樣等上幾天,有時候甚至是整整一個禮拜都住在我家。在玄關邊上,有個專門給編輯們準備的小房間——雖說原本是給員工們休息用的吧。這個約四疊半的日式房間,後來就成了編輯們聚集的場所,因為那裡離父親的工作室還有些距離,稍稍發出點聲音來也無大礙。編輯們不是打麻將就是玩花札,反正就是想著法子消磨時間。我一有空就會跑到那個小房間去找編輯們玩。對我來說,我接觸到的第一批社會人士,便是這些編輯。
現在仔細回想,那個房間因為編輯們抽的煙而有些烏煙瘴氣,他們也算不上什麼上流人物,混在裡面的我耳濡目染了些所謂大人們的言行,自然而然地,我也比一般的同齡孩子顯得老成許多。不,用老成來形容還是抬舉我了,在旁人眼裡,我說不定成了個任性又討人厭的小孩子呢。
雖說如此,可對於當時充滿好奇心的我來說,那真是段無比快樂的時光。對編輯們來說,他們或許一點兒也不覺得享受,都想著能早一分鐘拿到父親的原稿回去交差吧。雜誌社的主編在等,印廠也在等,可是原稿卻不是說畫好就能畫好的,要一筆一筆、一張一張仔細地畫。所以碰上三四本雜誌的交稿時間重合時,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