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兩個世界

《我的兩個世界》是方舟子唯一的一部文化隨筆集,“我的兩個世界”意味著方舟子行走在中國和美國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時間跨度從1993年到2011年,將近20年的時間也可以看到方舟子思想的變化。這也是方舟子最全的一部隨筆集,二十年行走,對歷史的中國和自由的美國方舟子有著別樣的體悟。全書邏輯縝密,雖為文化隨筆,更多的透露著方舟子獨立思考的精神。

作者簡介

方舟子,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1994年創辦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路文學刊物《新語絲》。1998年起主要從事寫作和網站建設。2000年創辦中文網上第一個學術打假網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學界、教育界、新聞界等領域的腐敗現象。

內容簡介

你相信么?這本書讀過的人竟然有99%的強烈推薦!噹噹網的評論有30頁之多,基本全是溢美之詞!比起毀譽參半的現實,追著屁股叫罵的微博,如此一邊倒的是什麼情況?毫無疑問的,爭議人物方舟子用文筆征服了眾人。

“打假鬥士”方舟子唯一一本文化隨筆集。文理全才的方舟子,出現在我們視線中的多是他的科普作品,以及戰鬥檄文,《我的兩個世界》是他唯一細膩內心的展示。

《我的兩個世界》沒抒情,沒呻吟,是方舟子二十多年行走在中國和美國的精華之作,對歷史的中國和自由的美國,方舟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可以當散文隨筆+哲學思想+旅居遊記閱讀。

本書展現了方舟子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獨立思考的精神。“要讓宿命的人生變得有趣,就儘可能地多走幾條路;要讓荒謬的人生變得有意義,就不妨細細地體味每一過程的悲歡痛快,結局如何也就無關緊要了。”這話是方舟子說的,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一直很“喧囂”,為什麼他一直命懸一線卻一直在沸騰。

方舟子是高考文科單科狀元,又是化學博士。這樣的人,放到生活里,都是有資本“狂狷”的,也確實是。沒見方先生服過誰,怕過誰,要說他有偶像,就只有魯迅。也因此,哪怕浪濤蝕天,他也勇敢地戰鬥。當然,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這本書讓我們更好的了解方舟子,透過一個人的文筆,看一個人的內心,是多么的正確。

作品目錄

在網際網路之前的時代,一個人掌握知識的多少,往往取決於家中藏書的多少。據說學習文史要靠童子功,但我並非出身於書香門第,藏書基本上是靠自己從小一本一本買下來的。購書的經費來自於自己打工所得,這倒和我的家庭背景有了關係:母親在第二輕工業局工作,所以可以從下屬工廠拿來糊紙盒、縫口袋之類的零活供子女掙零花錢,……

第一卷明朝值得細說

——紀念民族英雄袁崇煥誕辰四百一十周年一當我寫下“民族英雄”這四個字時,不由覺得有些沉重。在這樣的時候這樣的地方,還提什麼民族英雄,是不是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君不見有人突發奇論,認為“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乃是符合現代民主原則的真理,因此在民族戰爭中,拒絕“棄暗投明”、頑抗到底的岳飛、袁崇煥……

功到雄奇即罪名

博物館中的古墓

袁崇煥之墓和民族之氣

人生舞台上的海瑞

張居正二三事

嚴嵩的末日

黃道周之死

從“徐達吃蒸鵝而死”說起

大明海岸不寂寞

長城隨想

國子的監獄

明初酷刑

第二卷共度千年時光

天寶三載(744),李白被唐明皇賜金放還,由長安來到了東都洛陽,時年四十四歲。而三十三歲的杜甫自從十年前考試不第後,就一直在外遊歷,恰好也在這時漫遊到了洛陽。這兩位大詩人的相遇,乃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為激動人心的一刻,或許只有老子與孔子的相遇可以相比。但老孔相遇不過是於史無證的傳說,李杜相遇卻是史有明文……

浪子李白與情聖杜甫

杜詩解讀二首

且拋心力作詩人

共度千年時光

誰共我醉明月

英雄的詩和詩中的英雄

欲將沉醉換悲涼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斷腸芳草遠

庭院深深深幾許

第三卷文史雜議

最近迪斯尼電影製片廠改編中國“木蘭代父從軍”的傳說推出了卡通片《木蘭》,在海外華人社區掀起了一股木蘭熱。筆者近日為本地中國文學讀書會講解《木蘭詩》,為此翻查了近十幾年來國內一些研究《木蘭詩》的論文,發現有幾個問題在學界仍懸而未決。在此試圖在眾說紛紜中理一頭緒,一孔之見,就教於高明。一、《木蘭詩》的……

《木蘭詩》種種

“金學”史辨

從秦始皇生父之謎說起

張衡的地動儀管用嗎?

再說張衡的地動儀是否管用

“神醫”華佗的手術神話

酒色聖賢

吃人的文化

春秋筆法

不動聲色的變遷

長城的鬼話和神話

第四卷大師的陰影

乃摒棄本業,而馳鶩古典。——張居正從中學的時候起,我就常常被誤會為讀過許多書,其實我最多不過只能算翻過許多書罷了。我的讀書習慣是隨便抽出一本書來翻翻,偶爾被某句話或某件事吸引住,就把目光停住看一會兒。就連魯迅所說凡是要冒充讀書讀得多者必讀的《四庫全書提要》,我也只是翻翻而已。交談、作文時想起了曾……

我的經典

我的“偶像”

文學大師的斷想

超人的魯迅

李敖對魯迅的“營營”

北大教授從來不難當

郭沫若抄襲錢穆了嗎?

余英時篡改引文誣陷郭沫若的鐵證

東方文化靠什麼統治世界?

楊振寧:在科學與玄學之間

第五卷美國傳奇

舊金山主要報紙《舊金山紀事報》(SanFranciscoChronicle)1880年1月9日的頭版頭條是“LeRoiEstMort”(法語“君王駕崩”),宣布:“美國皇帝和墨西哥保護者諾頓一世逝世。”眾所周知,美國獨立之前是英國殖民地,獨立之後一直實行共和制,1月9日又不是愚人節,怎……

假做真時——美國皇帝諾頓一世傳奇

美國西部酒館法官傳奇

科學對宗教的世紀審判

科學與自由的交融

自由的代價

美國政府是如何整治“蛇油”的

我見到的美國國會聽證會

在美國看電影

在中國看美國情景喜劇

沒有圍牆的大學

衣服隨意

網上與網下

另一個美國

美國政治老太太和華人“美國通”

第六卷中美之間

2000年我由於路見不平開始所謂的“學術打假”,到現在恰好十年。在這期間接受了許多中美媒體的訪談,內容大同小異,無非都是:當時怎么會想到要揭露中國的學術造假?怎么發現了造假的?怎么核實的?有沒有受到什麼壓力?中國的學術造假為什麼這么泛濫?你認為應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不過中國的記者有時會對我這個人更……

身在中美之間

美國怎樣反學術腐敗

美國怎么選院士

大學校長應該對誰負責

如果電視台不插播廣告

美國“克萊登”大學入侵中國

認清美國的MBA

“世界名人”好買賣

“國際榮譽”唾手可得

以“總統”的名義嚇唬人

捏造履歷要付出代價

罪犯不幸生在美國

想起了辛普森案件

第七卷美國電影史話

電影號稱是人類各種藝術中唯一一種知道確切發明日期的。那么電影究竟是由何人在何地於何時發明的呢?這得看你問的是哪一國的人了。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乃至德國人都聲稱電影是他們本國人發明的,並都言之鑿鑿。這個問題之所以忽然變得複雜起來,是因為電影的發明經過了許多人長時間的摸索,出現過各種各樣的雛形,問題的……

一、電影的故鄉

二、群雄並起

三、革命先行者鮑特

四、真龍天子格里菲斯

五、銀幕第一女士莉蓮·吉許

六、“定都”好萊塢

七、叛將斯特勞亨

八、獨行俠卓別林

九、有聲片悲喜劇

十、好萊塢的黃金時代

十一、迪斯尼王國

十二、《公民凱恩》

十三、希區柯克的《後窗》

十四、好萊塢的黑暗歲月

十五、影視大戰

十六、變革的年代

十七、新生

十八、大團圓

第八卷無神論與美國

以下問題基本上選自網際網路新聞組alt.atheism的常見問答,答案也參考了其答案(經原作者同意),但大部分都重新編寫。由於無神論並非宗教,並無經書、教義,無神論者除了“不相信神的存在”這一點是共同的外,在其他問題上的看法可能不相同,所以這些答案只代表我個人的看法。【什麼是無神論?】神是指超自然……

無神論者是什麼

一個無神論者在美國

美國無神論者知多少

美國締造者都是不信教者

美國不以基督教立國

美國以“政教分離”立國

當今美國流行原教旨基督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