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科學文化:科學的異域

科學文化斷想三則 科學文化書籍信息 《我們的科學文化》約稿特稿

內容簡介

一批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學傳播等等領域的研究者,因為有共同的價值理念、思想傾向和關注的問題,而成為多年的朋友。諸同仁志同道合,氣味相投,本“君子和而不同”之旨,在《851m:我們的科學文化》巾各抒己見,貢獻出自己最新的思想和最具創意的文章。
《科學的異域:我們的科學文化》是《我們的科學文化》系列之一的《科學的異域》,書中具體收錄了:《我眼中的戈革先生》、《一個自我學習的“科學”俱樂部——對,“‘天地生人’電子談”之簡要評論》、《方曉慶:文化錯位、性自虐與王晉康科幻小說深層解碼》等文章。

媒體評論

我接受這個口號:“科學應當科學地認識自己”。
——大衛·布魯爾
今我動筆寫下自己的慘痛經驗,不是為了給現世的廣大眾生看,也不是為了僅僅給自己看,而是(主要)為了給後世為數不多的“有緣者”看。
——戈革
“天地生人學術講座”的存在,並不威脅到什麼人和什麼機構,它構成了學術多元性中的一元。雖然,按我個人估計,在短期內,它要得到主流學術共同體的普遍承認還不大可能,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劉兵
隨著空氣污染的日益加劇,有害的空氣必然要越來越多地飄向四周,並且逐漸到達越來越遠的地方——直到那些向第三世界轉移污染產業的第一世界的富人莊園上空。
——江曉原
英國文豪詹森曾說過“愛國主義是流氓最後的庇護所”這樣的名言。……模仿詹森的名言,我們完全可以說, “科學主義是教條思想最後的庇護所”。
——蔣勁松

目錄

特稿
劉華傑:SSK的強綱領與科學主義
我眼中的戈革先生
“天地生人”電子談
對“‘天地生人’電子談”之簡要評論
一個自我學習的“科學”俱樂部——對,“‘天地生人’電子談”之簡要評論
戈革自傳未成稿殘部
學術評論
作為環境問題根源的實驗科學傳統初探
江曉原:《宇宙創始新論》:求解費米佯謬一例
作為人類有限知行體系的科學
探索科學文化的新視角:定性研究
電視能否成功地進行科普?——來自《娛樂至死》的啟示
科技傳播困境的一種經濟學解釋模式
專題
什麼是未來世界最大的政治——《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序
田松:規律可不可以被違背?
方曉慶:文化錯位、性自虐與王晉康科幻小說深層解碼
居里夫人緋聞考
“三思”縱橫
于丹、風水與“科學賊”:科學文化散論
科學文化斷想三則
好玩的雙螺旋——從雙螺旋故事的傳播看科學故事的娛樂功能
後薩頓時代的哈佛科學史系印象
科學文化書籍信息
科學文化書籍信息(三)
科學文化原版書簡介(三)
學位論文摘要
百雞術的歷史研究
歐美傳播理論背景中面向公眾的科學傳播模式研究
宿曜經》研究
羅素的知識觀研究
更正
《我們的科學文化》約稿

精彩書摘

特稿
劉華傑:SSK的強綱領與科學主義
劉華傑:我的學生和同事們都認為,您在2007年12月27日的回信中談到的有關強綱領和科學主義的內容,非常有助於我們正確地理解SSK。他們認為這封重要的信函應當翻譯成中文,在中文雜誌((我們的科學文化》上發表(我本人是該雜誌的編輯之一)。我覺得這主意不錯。中國很多學者都會對您的解釋感興趣。您是否介意以中文發表這封信函?我的學生熊姣已經將其譯成了中文。
關於SSK和貴校的科學元勘小組,我還有一些問題。如果您願意的話,我想就此採訪您。我建議將所有的訪談材料以中文發表。我想請您授權《我們的科學文化》雜誌發表您的信件及訪談內容。
另外,附上我的一篇論文“不穩定性,分離規則和演繹的不確定性”(見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V01.1,N0.4,October 2006,PP.658-674),這篇文章與SSK以及您那本《知識和社會意象》(ksi)的最後一部分有點關係。 布魯爾:請原諒我隔了這么久才回信。我一直在寫我那本關於空氣動力學的書籍的最後一章。
如果你覺得有點意思的話,我非常高興你們能夠發表我的信函,我也很樂意回答你訪談的問題。如果你們發表這篇訪談,很希望能告訴我此訪談文字發表時的詳細文獻出處,以便我在我的個人簡介中能及時反映這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