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軌電車

成都有軌電車

成都有軌電車是西南地區第一個有軌電車項目,是中心城區與衛星城之間以及二三圈層城市組團之間的捷運系統。首個項目R1線已於2015年2月1日正式啟動建設,預計2015年10月投入運營。2015年7月21日,成都捷運公司有關負責人表明了,成都現代有軌電車的建設速度、運量、外形等。其中,益州大道有軌電車示範線和IT大道有軌電車示範線力爭年內開工,2017年投入使用。另一條紅星路南延線項目位於天府新區,可連線主城區和博覽城,同時可支持天府新區的開發建設。2015年9月,在公布的《城市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建設實施方案》中提到:到2020年,成都將建成運營有軌電車線路6條,長度近100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根據國務院正式批覆的第一、二輪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到2020年成都市將累計建成9條捷運線路;3條有軌電車線路;4條市域通勤線。由此將面臨規劃、建設、設施保護、安全管理等諸多問題。《成都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草案)》中將系統地解決建設及運營中的問題,擬對乘車人員有全新要求,如把危害捷運系統運營安全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公共秩序,公共場所容貌,環境衛生的行為以及不服從工作人員的引導和指揮的乘車人將不被允許進入車站寫進法規。

2018年規劃通車項目

線路名稱 線路長度(公里) 車站(座) 開工時間 開通運營時間
成都有軌電車蓉1號線 9.7km 16 暫緩開工*
成都有軌電車蓉2號線 39km 47 2015年12月 預計2018年
新津有軌電車R1線 24.56km 20 2014年 預計2018年
都江堰M-TR線 20.1km 27 2016年8月 預計2018年

註:*由於天府大道、劍南大道等施工影響,為了不增加南門交通壓力,成都有軌電車蓉1號線暫緩開工。

線路規劃

新津項目

成都有軌電車成都有軌電車
成都有軌電車第一條線路位於新津縣城區,是新津現代有軌電車示範線R1線項目。其起於龍王渡小區,沿興園3 路-瑞通路-五津東路-新普路-大件路外繞線-岷江大橋,止於成綿樂新津南站,全長約21.9km,遠期預留至成蒲快速路與新沙路交匯處。線路連線老城區、工業園A區、普興鎮、物流園區、新材料功能區和工業園B區,與成綿樂新津南站進行接駁。R1線位於未來新津重要的客流交通走廊上,是一條典型的TOD線路,立足於滿足天府新區新材料產業功能區通勤需求,解決未來天府新區發展帶來的客流,帶動沿線土地增值,將直接推動第二產業發展和促進沿線第三產業發展,並最佳化城市空間結構,縮短主要功能區的通行時間。

R1線一期工程,從五津東路站至客運中心站,長度約為3.7公里,共設4站,依次為五津東路站、岷江東站、濱河路站和天府新區白鶴灘站。根據計畫,這段將在2015年10月31日完工。

新津現代有軌電車示範線R1線(五津東路-普興段)是有軌電車R1線的中段部分,線路呈東西走向。起點位於三號橋西側的五津東路與武陽東路路口,線路沿五津東路向東,依次經過三、二、一號橋,然後沿新普路鋪設至普興鎮路口,設定本段終點站普興站。本段線路右線全長8.681公里,其中地面線8.109公里,共設車站8座。

市區項目

成都有軌電車成都有軌電車
成都益州大道有軌電車示範線線路長約9.62km,共設定16座車站,14座地面站,2座高架站,平均站間距0.64km。線路起於火車南站西側,與成都捷運1號線、成都捷運7號線、成都捷運18號線換乘,沿廣和一街向西高架敷設,隨後轉入益州大道向南敷設,在盛和一路路口設定盛和一路站,隨後由高架轉為地面敷設,在泰和路路口設定泰和路站,隨後線路上跨三環,在和碩東街、府城大道、交子大道、錦城大道路口、錦悅西路分別設定和碩東街、府城大道、交子大道站、錦城大道站、環球中心站,隨後線路下穿繞城向南繼續沿益州大道敷設至華龍大橋北側,在天府一街、天府二街、天府三街、天府四街、天府五街、伏龍小區、華府大道路口分別設定車站。該示範線預計工期兩年。

一環四射

1環:三環路

4射:北星大道、紅星路南延線、成龍路、金輝路(IT大道)

電車規劃

新津線

R1線
成都有軌電車成都有軌電車
起於龍王渡小區,沿興園3路-瑞通路-五津東路-新普路-大件路外繞線-岷江大橋,止於成綿樂新津南站,全長約21.9km,遠期預留至成蒲快速路與新沙路交匯處。線路連線老城區、工業園A區、普興鎮、物流園區、新材料功能區和工業園B區,與成綿樂新津南站進行接駁。 R2線

起於五津路-東西大道-新邛路-津都國際大橋-新蒲路-大件路後,止於成綿樂-新津南站,全長約16.7km。線路沿老城區敷設,主要解決老城區內交通擁堵,同時帶動花舞人間、老君山風景區的旅遊人氣。本線重要節點有老城區、新平、亞特蘭蒂斯和新津南站。

R3線

起於新津亞特蘭蒂斯,沿機場快速通道,經普興、黃渡,到達雙塘村站,與天府新區有軌電車T2線接駁。R3支線至雙流機場、成都石羊車站的線路,在雙流境內與雙流國際機場、捷運10號線接駁,共同運送新津與成都之間的客流。新津境內線路長11.3km,R3線是新津融入天府新區核心區的重要線路。

R4線

起於黃葛樹,新津境內到達藝術學院,沿大件路經雙流,到達成都主城區的石羊場,在雙流境內與捷運3號線、8 號線、14號線進行接駁,在武侯區與石羊汽車站進行接駁,通過花源站與成綿樂客運專線接駁,新津境內全長約10.7km。R4線為新津與成都市對接的主要線路,將來與成綿樂城際鐵路、捷運10號線共同運送新津與成都之間的客流。

R5線

起於龍王渡小區、沿臨江村、田渡村、興義,到達楊祠堂。新津老城區與規劃居住區進行接駁,新津境內全長約6.7km。

R6線

起於新平鎮,沿新邛路-成新蒲快速路,通過雙流彭鎮、九江鎮同往草金立交聯繫成都高新西區。R6線在彭鎮處與捷運15號線接駁。全長約23.2km,新津境內17.9km。加強新津的花舞人間、新平、安西、興義與雙流的彭鎮、九江和成都高新西區的相互交流,同時帶動新平、安西、興義的發展建設,支持城市總體規劃向西北的發展戰略。

益州大道線

成都益州大道有軌電車示範線線路長約9.62km,共設定16座車站,14座地面站,2座高架站,平均站間距0.64km。線路起於火車南站西側,與成都捷運1號線、成都捷運7號線、成都捷運18號線換乘,沿廣和一街向西高架敷設,隨後轉入益州大道向南敷設,在盛和一路路口設定盛和一路站,隨後由高架轉為地面敷設,在泰和路路口設定泰和路站,隨後線路上跨三環,在和碩東街、府城大道、交子大道、錦城大道路口、錦悅西路分別設定和碩東街、府城大道、交子大道站、錦城大道站、環球中心站,隨後線路下穿繞城向南繼續沿益州大道敷設至華龍大橋北側,在天府一街、天府二街、天府三街、天府四街、天府五街、伏龍小區、華府大道路口分別設定車站。該示範線預計工期兩年。

都江堰線

M-TR線
都江堰M-TR旅遊客運專線計畫於今年8月開工建設,2018年12月30日前建成通車。據了解,都江堰M-TR旅遊客運專線由主線、都江堰支線及熊貓谷支線組成,線路全長約20.1公里,以地面線為主,局部路段考慮採用高架線。共設定27座車站,均為地面站。M-TR線路全程20.3公里,由“1條主線+2條支線”構成。主線起於成灌快鐵離堆公園站,止於青城山新山門,並預留線路延伸至街子古鎮,支線包括熊貓谷支線、成灌快鐵都江堰支線,項目全程27個站點,連線都江堰景區、熊貓谷、萬達旅遊文化城、青城山景區等核心景點,構建黃金旅遊軌道交通路線。

建設意義

有軌電車和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具有很多優點:它環保且運量大,沒有小汽車的空氣污染、停車難等問題,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20公里,每小時運力達到7000人,超過公車;同時,它的造價僅是捷運的四分之一。

成都有軌電車的建設,將極大地促進周邊區縣融入主城區,提升主城區的輻射能力。

線路動態

【工期動態】

西南首條有軌電車項目正式動工,安全、環保、成本低是有軌電車最大的特點。根據工期,預計2015年10月31日這條有軌電車項目就能完工。

西南地區首條,3.7公里長

2015年1月底,新津三號橋附近,遠處就是成綿樂客專跨越新普路的一座鐵路大橋。道路中央已經設立了藍色圍擋,施工人員正在開挖路基,做有軌電車最基礎的一段工程。

據施工方中鐵二局二公司該工程項目經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開工的為新津現代有軌電車示範線R1線項目首開段一期工程,從五津東路站至客運中心站,長度約為3.7公里,共設4站,依次為五津東路站、岷江東站、濱河路站和天府新區白鶴灘站。根據計畫,這段將在2015年10月31日完工。

新津現代有軌電車示範線R1線(五津東路-普興段)是有軌電車R1線的中段部分,線路呈東西走向。起點位於三號橋西側的五津東路與武陽東路路口,線路沿五津東路向東,依次經過三、二、一號橋,然後沿新普路鋪設至普興鎮路口,設定本段終點站普興站。本段線路右線全長8.681公里,其中地面線8.109公里,共設車站8座。

車站在路中間,類似BRT

有軌電車線路郊區設於地面,市區則高架,走的是軌道,類似於捷運、快速公交、高鐵的一個綜合體。這條西南地區首條有軌電車線路,很像二環路的快速公交,站台位於道路中央,分布其兩側則是上下行線路。旅客從道路中間的車站候車轉乘,道路上也會接駁有軌電車,採用有相應的信號燈。

根據資料顯示,有軌電車和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具有很多優點:它環保且運量大,沒有小汽車的空氣污染、停車難等問題,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20公里以上,每小時運力達到7000人,超過公車;同時,它的造價僅是捷運的四分之一。據中鐵二局該工程項目經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有軌電車並不是在路上鋪上鋼軌,搭上接觸網,就可以讓有軌電車在上面跑。而是需要先深挖近兩米的地基,再回填0.7米深的砂卵石,然後是水穩層、泥沙支撐層等,之後才是鋪設軌道板。這樣有軌電車基礎更為牢靠,減振、防沉降。

有軌電車外形

成都首條有軌電車示範線採用的是5節車廂的車輛,車輛長約32米,載客量可以達到300人;未來車廂視客流情況可以增加至7節,車輛長度增加至43米左右,載客量達到約400人。

信號智慧型優先運營模式

成都有軌電車採用信號優先運營模式。“信號智慧型優先的有軌電車在建設時,就將對沿線的道路信號進行智慧型化改造,按道路紅綠燈周期聯動有軌電車信號。而在運行中,在與城市道路相交的路口,與道路信號系統協調運行並具有優先權,能夠保證在擁堵的城市交通環境中具有較快速的優勢,平均運行時速可以達到25公里左右,比公車快。相比傳統有軌電車,現代有軌電車提高了車輛的最高設計速度,時速可以達到70公里至80公里;同時提高了加減速度,動力性非常好,使它在城市交通運行中具有穩定高效的動能。

【項目方案動態】

2015年9月,在公布的《城市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建設實施方案》中提到:到2020年,成都將建成運營有軌電車線路6條,長度近100公里。成都有軌電車除了新津的在建項目,成都的益州大道、IT大道有軌電車項目在2015年內也有望開建。

列車下線

2017年5月27日,"蓉2號線"首列車新津下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