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可發

"只要略看一下ECFA的協定文本就可以看到大陸明顯的“讓利”痕跡。 根據ECFA的早收清單

名詞概述

ECFA諧音“愛可發”,想起台商們常掛嘴邊的一句“愛拼才會贏”,那么“愛可發”不就是兩岸“相愛可發財”么?有人戲稱,“ECFA”的諧音叫做愛可發,只要兩岸有愛,就可以共同發財,共同發展。

與台胞分享實利

兩岸商簽ECFA,大陸作出許多讓利,是大陸與其他經濟體所未有的幅度,也是台灣與其他任何經濟體談判時所不可能得到的。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24日表示,ECFA協定如此不平衡,是因為兩岸一家人。大陸方面願意與台灣同胞分享中華民族興盛帶來的實利。因此,“我們一點都不覺得委屈”。 只要略看一下ECFA的協定文本就可以看到大陸明顯的“讓利”痕跡。根據ECFA的早收清單,台灣貨品有539項,是大陸的2倍。其中台灣的貨品包括石化、紡織、運輸工具(含汽車零組件)、機械(含工具機)等產品;還有18項農產品、8項非金融服務業和3項金融服務業。“台資進陸”必將會給大陸相關產業帶來壓力。但大陸卻的的確確地照顧了台灣各階層的利益,尤其是台灣中小企業和農民的利益。

減稅安排不對稱

ECFA最受關注的部分為減免關稅安排。根據該協定,大陸將降低539種台灣商品關稅,台灣將降低267種大陸進口商品關稅。雙方將在協定實施後兩年內分三步對早期收穫產品實行零關稅。
台灣地區無疑是ECFA最大受益者。實行零關稅將使台灣每年減少月10億美元關稅。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當日講話稱,簽署ECFA顯示了兩岸和平繁榮已不是“天邊玫瑰”,“已經可以讓我們手摸得到”。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認為,ECFA對台灣而言,有三大利好:有利於擴大台灣產品在大陸的市場份額,有利於增加台灣的就業,有利於促進台灣產業轉型升級。

開啟新局面

福建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員陳萍表示,兩岸間的經貿往來此前是不對等的,而ECFA是兩岸經貿正常化的制度性安排,此協定簽署後,兩岸經濟合作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ECFA不僅對台灣有利,對大陸企業和經濟同樣有利,這是一個雙向互惠的協定。台灣方面今後必然會根據兩岸雙方談判的結果,逐步鬆綁有關法規,做好相關配套措施,讓大陸資金、產品進入台灣。
大陸同意給台灣列入的早收清單達到539項,這是否會對大陸相關產業的企業產生影響?劉震濤認為,ECFA不會對大陸企業有衝擊。

掃除貿易障礙

陳雲林在歡迎儀式上表示,這兩項協定是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所呈現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下,為了提高中華民族的國際競爭力,兩岸共同採取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舉措。相信兩岸一定能夠通過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和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定,推動兩岸關係揭開一個新的歷史篇章。
江丙坤回顧說,在過去兩年當中,兩會完成了12項協定,進一步讓兩岸和平發展向前邁進。12項協定有如兩會建構的12條高速公路,方便了兩岸人民、貨物之間的暢通,也加快了兩岸經濟發展,增進了兩岸人民福祉。

“陣痛”不可避免

然而,作為一個框架性協定,專家們也坦言,ECFA簽署後,還需要一個長期推動、逐步落實的過程。所以,儘管簽署ECFA意義重大,但各界對它可能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不宜給予過高的期待,尤其不應把ECFA當做“一簽(貼)就靈”的 “經濟膏藥”。
“眾所周知,任何經濟合作協定有得利者,就必有失利者。”一位長期研究台灣經濟的專家表示,兩岸簽署ECFA,雖然長期利好值得期待,但短期陣痛幾乎不可避免,對兩岸弱勢企業和弱勢群體均會造成一定衝擊。因此,雙方必須儘早出台並落實相關配套措施,促進經濟與社會變遷中的社會公平,最大限度降低ECFA對兩岸弱勢企業和弱勢群體的衝擊。

ECFA後繼執行引關注

ECFA的簽署,將拆除兩岸經貿往來的藩籬。此舉也是多哈談判多年無果、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際,區域間經濟一體化的務實努力之一。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表示,此舉標誌著兩岸經濟一體化、制度化的重要轉折,而大陸和台灣之間更多的經濟互相依賴,將帶來更大的穩定性。
ECFA的簽署,有望為台灣過去10年萎縮的經濟注入新動力。不過王建民表示,協定後續的執行及落實,還要克服一系列不確定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