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照射

意外照射:計畫外的所收到的輻射。比如放療過程中治療與處方有明顯的偏離。

放射性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防止放射性污染,保護環境,保障職工健康,使放射性技術套用很好的為企業生產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環境管理辦法》的要求,特制定公司放射性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1.在放射源附近,為防止他人無故進入附近地區,應設定安全區,並在安全區的邊界有明顯的“電離輻射”標誌牌。
2.定期對放射源進行監測,檢查是否泄漏。
3.對放射源照射的樓板上加設防護鉛板,避免對其他人員不必要的的照射。
4.安裝使用新源時,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放射保護條例》。
5.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進行應急照射。
6.廢放射源必須請專業部門進行處理,不得擅自處理。
7.從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員,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並接受個人計量檢測。
8.從事放射性工作人員受到的射線照射,應低於國家《放射保護規定》中非放射性工作人員的限制標準。經國家主管部門檢測超標時,從事放射性工作人員應享受必要的保健。
9.在射源裝置上設明顯的放射性標誌。
10.崗位人員每班記錄好詳細的崗位交接班記錄,包括設備的存在狀態、運行情況。
11.設備專業檢修工作人員每周定期進行例行檢查,並做好詳細的記錄,包括設備有無丟失、設備運行狀況,檢查人員的姓名、檢查時間等。
12.公司設備部、設備使用單位在節假日期間,對放射性設備進行檢查,檢查有無丟失情況,並做好記錄。各檢查人員檢查中發現丟失、被盜、泄漏等情況應保護好現場並立即報告公司放射源管理小組,公司立即報告市環保局、衛生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13.含源設備的使用場所不得有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使用的設備必須進行登記,暫時不使用時,向地方環保部門申請,按規定的程式進行儲藏,並做好相關的移交手續。
14.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使職工認識到它的作用以及由於使用不當發生泄漏或丟失、被盜對人員及環境所產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危害。
15.公司各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本管理制度進行認真管理,防止出現意外,給國家、集體及個人造成損失。
16.放射事故管理
16.1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嚴格事故管理,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發生和擴大。
16.2一旦發生放射事故,必須立即採取防護措施,控制事故影響,保護好事故現場,並向衛生、公安部門報告,對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的同時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報告。
16.3公司安全部應建立全面系統和完善的事故檔案,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

公眾如何避免受到放射線意外照射

首先,公眾要儘量遠離放射源:1、在醫院陪護病人做放射性診療時,向醫務人員問清楚情況。2、在醫院不要隨意亂闖,見到電離輻射警示標誌,不能隨意進入,要聽從工作人員指揮。3、在陌生的場所、廠礦、車間、廢物間、有可能套用電離輻射的場所,不要隨意亂闖,不要去沒有人活動的地方,見到電離輻射警示標誌,要遠離。不要擅自進入有危險標誌的場所,如果有警示燈亮的場所更應該絕對禁止進入。4、不要撿拾、打開不明的容器。放射源包裝容器多為球形、圓柱形、罐形,材料多為鉛、鑄鐵、鋼、貧鈾、塑膠、石蠟,包裝外面多貼有放射性警示標誌。
其次,在進行醫療照射檢查或治療時,受檢者與患者要有自我保護意識,拒絕不合理的醫療照射,同時應注意保護密切接觸者:例如:1、到有資質(《放射診療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放射診療,並在醫生開檢查單時,應詢問其必要性,特別是CT檢查,應詢問是否屬於適應證範圍,因為一次CT檢查的X射線輻射劑量約為普通拍片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2.在進行檢查前,受檢者和患者有權要求醫生對不需要照射的敏感部位進行遮擋。 3.一般情況下,家屬不要陪檢,如確有必要,陪檢者應穿戴防護用品,千萬不要在無任何防護條件下停留在機房內陪同受檢者進行檢查。 4.婦女、兒童要慎用射線檢查或治療,懷孕或可能懷孕的婦女、哺乳期婦女要儘量避免接觸X射線和放射性同位素,如果懷孕或正在哺乳期,一定要事先告知醫務人員。 5.在進行X線體檢時,等候的受檢者應在X線機房外等候,不要三五成群地在照射室內等候。 6.接受核醫學治療的病人在出院後,至少在兩周內仍需限定活動範圍,家人特別是孩子應避免與病人近距離接觸,不共用廁所和餐具。
第三,放射損傷有何臨床表現?人體受到超劑量照射後,所受損傷隨著時間的推移按不同階段發展變化。各階段的長短和發生的時間取決於劑量。低劑量照射一般不會導致人體放射性損傷及引起放射病。 受到貫穿電離輻射源的全身照射後,其典型過程是:首先是初期,症狀有噁心、嘔吐、疲勞和可能發燒及腹瀉等,然後是時間長短不同的假愈期。接著是極期,特徵是感染、出血和胃腸症狀。 局部照射,隨受照射劑量的不同在受照區可能產生紅斑、水腫、乾脫皮、起水皰、疼痛、壞死、壞疽或脫髮等現象和症狀。局部皮膚損傷隨著時間慢慢發生變化,通常是幾周到幾個月,可能變得很痛,常用方法難以治療。 部分身體照射會導致上述不同症狀的綜合症狀,其類型和嚴重性取決於身體受照射部分所受劑量和受照射部位大小。其他症狀可能與所涉及的組織和器官的位置有關。
最後,公眾發現人員有放射損傷該如何處理?當你發現有人員有放射損傷時,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1.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將患者送往指定醫院救治。 2.及時與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繫,告知所發生情況。 3.當患者身體受到放射性污染時,不要觸摸移動患者,並防止其他人員靠近。 4. 在屬於患者的任何不熟悉物體的性質未經放射防護專家確定以前,不要碰這類物體。 5.如果患者身上有疑為放射性污染物,採用隔離措施避免放射性物質擴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