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味馬來盞

惹味馬來盞

蝦米半碗、大蒜1頭、紅辣椒4個、乾洋蔥碎20克(如果沒有可用剁碎的洋蔥頭)、色拉油、山東蝦籽醬2勺、白糖1茶勺、檸檬汁適量。

操 作

一、細化材料

1、蝦米沖淨,加入熱水泡上2、3個小時,待回軟切成茸。

2、大蒜剝皮,用刀拍碎,慢慢剁成茸。

3、辣椒去籽,切碎後再剁碎剁細。

二、熱油鑊香

1、不粘鍋中加入少量的色拉油,依次放入乾洋蔥碎、蒜茸、蝦米茸、辣椒茸,轉小火煸上5分鐘左右,其間用木勺不停翻拌,直至幾味食材變色出香。

2、蝦米辣椒茸已經基本具備“味素”的品質。細膩的蝦米辣椒茸,讓廚房溢滿了香氣。

3、上周末做的一道風味蓋飯,上面的就是用蝦米辣椒茸做的白菜幫炒火腿腸,還糅合了生抽、香醋和少許白糖調味,酸辣鹹鮮的滋味,很是開胃。

4、蝦米辣椒茸,繼續完成味覺接力。

三、深度和味

1、取煸香的蝦米辣椒茸,把它放入調理機,倒入色拉油,剛好沒過食材為佳。

2、按動電鈕,旋轉數秒,攪拌成泥狀。

3、將上述泥狀材料放入炒鍋內,加溫後轉小火,煸炒10分鐘左右,待其呈琥珀色,幾味食材與色拉油完全融合成糊狀,加入白糖和檸檬汁,充分混和1分鐘,即可關火,待其完全涼下來後,即可裝入乾淨的瓶子中,隨吃隨取,或放入冰櫃冷藏。就這樣,與乾制的蝦米辣椒茸相比,熱油細緻混味的馬來盞更容易久存。炒菜中加上兩小勺,味道好極了。

4、炒花菜,加上醬料,能讓食材充分惹味。大家很喜歡的一道家常菜。

貼士

1、炒花菜,調味用的就是南洋人稱之為“馬來盞”的醬料,在本地的進口超市中都難以見到的滋味,其實在當地就和我們中國北方人吃的炸醬一樣為人熟知,據說百姓人家還有自己拿手的調製方法,用作烹飪的輔料,或是挖上一勺拌飯調味,食欲不振的時候用它來佐餐開胃,用途多多的呢!

2、最早從LIAU同學那裡見到它,瓶簽上印有英文SambalBelacan的字樣,Sambal是我在印度料理書中反覆見到的辭彙,就是辣椒醬的意思,而這Belacan一詞,就是指蝦醬、蝦膏之類,把這些親切的“稱呼”從概念上串聯到一起,斷斷續續用了幾年的時間,最後決意把它搬到自己的廚房,由頭來自家人喜歡的印尼炒飯,“咖喱混味中的臭香氣”,呵呵,繞了一個大圈又回到原點,其實就是在東南亞等地流行的一種惹味辣醬,這“臭香氣”就是蝦米、蝦醬與辣椒與熱油的合味,經過烹製,搖身一變成了畫龍點睛的調味料,XO醬料的外觀,卻有著價廉物美的格調,總體感覺,就是鹹得有修養、香得有智慧、辣得有涵養、鮮得有氣質,用幾味平凡的材料就能磨出不平凡的滋味來。

3、馬來盞,也許還能看到“馬拉盞”、“馬來斬”、“叄峇蝦醬”等稱呼,“把蝦米和辣椒磨碎,油鑊爆之,就是南洋出名的馬來盞了”,蔡瀾先生在他的《食材字典》中也有這樣的描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