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幸

語出:《舊唐書·蕭至忠傳》:“恩倖者,私惠也,祇可金帛富之,粱肉食之,以存私澤也。”《新五代史·伶官傳序》:“是時,諸伶人出入宮掖,侮弄縉紳,群情憤嫉,莫敢出氣,或反相附託,以希恩倖。”元劉祁《歸潛志》卷七:“金朝近習之權甚重,置近侍局於宮中……多以貴戚世家恩倖者居其職。”

ēn xìng ㄣ ㄒㄧㄥˋ
恩幸(恩幸) 
帝王的寵幸。《舊唐書·蕭至忠傳》:“恩幸者,私惠也,祇可金帛富之,粱肉食之,以存私澤也。”《新五代史·伶官傳序》:“是時,諸伶人出入宮掖,侮弄縉紳,群情憤嫉,莫敢出氣,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 金 朝近習之權甚重,置近侍局於宮中……多以貴戚世家恩幸者居其職。”
指皇帝的寵幸。 唐 王維 《班婕妤》詩:“宮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疎。” 宋 范仲淹 《段君墓表》:“外戚 劉從德 家,恩幸太過。”《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是時,百官見天子恩幸 李白 ,且驚且喜。” 清 洪昇 《長生殿·復召》:“奴婢想 楊娘娘 既蒙恩幸,萬歲爺何惜宮中片席之地,乃使淪落外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