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望

【釋義】怨恨;心懷不滿。 《過秦論》中:“百姓怨望,而海內叛矣。 《桃花》詩:“盡日無人疑怨望,有時經雨乍淒涼。

詞語信息

【詞目】怨望 
【拼音】yuàn wàng
【注音】ㄧㄨㄢˋ ㄨㄤˋ
【釋義】怨恨;心懷不滿。
【示例】《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虢石父奏曰:‘申侯見太子被逐,久懷怨望。今聞後與太子俱廢,意在謀叛,故敢暴王之過。’”

詳細解釋

怨恨;心懷不滿。
賈誼 《過秦論》中:“百姓怨望,而海內叛矣。”
羅隱 《桃花》詩:“盡日無人疑怨望,有時經雨乍淒涼。”
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公(袁可立)頷之,使者往覆東江。毛遂怨望,嗾方給事觸公。”
《水滸傳》第八九回:“ 宋江聽了嘆道:‘非是宋某怨望朝廷,功勳至此,又成虛度。’”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三回:“(伍)子胥以王不肯興師,辭職不受,有怨望之心,不可用之。”
曹禺 《雷雨》第一幕:“她的眼光時常充滿了一個年輕的婦人失望後的痛苦與怨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