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與康復醫學

急診與康復醫學

四、急診處理 四、急診處理 四、急診處理

基本信息

作 者:王璐,鄭進 主編

急診與康復醫學急診與康復醫學
出 版 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版 次:1
頁 數:301
字 數:492000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811068177
包 裝:平裝
定 價:¥40.00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根據多年一線教學、醫療及科研實踐,充分考慮到目前高等專科院校教學現狀及需要,並參考國內最新教材和相關文獻而編寫的專科層次的教學教材。全書分急診和康復兩大部分。急診醫學部分共七章,按緒論、院前急救基本技術、常見急症的識別與急救處理、心搏驟停與心肺腦復甦術、加強監護病房和監測、急性中毒和意外傷害、創傷急症內容編寫,突出了各種意外災害和危急重症的早期急救和診治;康復醫學部分共五章,按康復醫學概論、康復醫學基礎、康復醫學評定、康復治療技術及常見疾病的康復治療的內容編寫,較系統地介紹了康復醫學的發展及最新進展。 本書層次分明,文字通順,對實際工作指導性強,適用於臨,床醫學類、醫學技術類等專業學生使用。

目錄

第一篇 急診醫學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我國急診醫學發展簡史與急診醫學範疇
一、我國急診醫學發展簡史
二、我國急診醫學範疇
第二節 急診醫療服務體系
一、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任務
二、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組織
三、院前急救
四、急救的社會化
第三節 急診救護新概念
一、救命的黃金時間
二、生存鏈
三、醫療救護員

第二章 院前急救基本技術

第一節 環甲膜穿刺術
一、適應證
二、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項
第二節 氣管插管術
一、適應證
二、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項
第三節 自動體外除顫術
第四節 止血、包紮、固定與搬運
一、止血
二、包紮
三、固定
四、搬運

第三章 常見急症的識別與急救處理

第一節 高熱
一、病因
二、發病機制
三、臨床特點及識別
四、急診處理
第二節 急性呼吸困難
一、氣管及支氣管異物
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三、喉阻塞
第三節 大咯血
一、病因
二、發病機制
三、臨床表現及診斷
四、急診處理
第四節 休克
一、概述
二、休克的分類
三、病理生理變化
四、休克的臨床表現
五、診斷
六、休克的監測
七、休克的治療
八、心源性休克
九、過敏性休克
十、感染性休克
第五節 昏迷
一、病因
二、發病機制
三、診斷
四、急診處理
……

第二篇 康復醫學顯示部分信息

部分章節

第一篇 急診醫學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我國急診醫學發展簡史與急診醫學範疇
一、我國急診醫學發展簡史
我國現代急診醫學的發展,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1980年10月30日衛生部專門發布了(80)衛醫字第34號文“關於加強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見”,1984年6月11日又發了(84)衛醫司字第36號文“關於發布《醫院急診科(室)建設方案(試行)的通知》”。
1986年10月在上海由急診醫學學會籌備組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急診醫學學術會議。1986年12月1日中華醫學會常委會正式批准成立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學會。至此,我國急診醫學開始正式成為一門新的獨立學科。1990年急診醫學會創刊《急診醫學》雜誌,2001年更名為《中華急診醫學》雜誌。1997年3月按中華醫學會的統一部署,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學會正式更名為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
近二十年來,我國急診醫學領域在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從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建立與管理到臨床救治,從新技術開發到信息傳輸都取得了一些成就,如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在院前急救中的推廣明顯提高了院前心搏驟停搶救的成功率;2000年國際復甦指南和2005年國際復甦指南已經成為急診急救界心肺復甦的理論指導;溶栓治療技術的套用較大幅度地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借鑑歐美國家的成熟經驗,將匪警110、火警119和醫療急救報警電話120“三警合一”,提高了應急反應的效率,也節約了資本資源。總之,我國的急診醫學事業正在不斷地前進和發展。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