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超聲

心血管超聲

本書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超聲科眾多專家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編寫而成。全書由14章組成。前6章講述了基本的和特殊的檢查方法,分別為心臟解剖與超聲檢查方法、正常心臟超聲和心臟功能評價、心臟聲學造影、經食管超聲心動圖、術中超聲心動圖套用及血管內超聲,對各種檢查方法的原理、常規切面、適應證、禁忌證、臨床套用,套用前景等做了較為詳盡的陳述。後幾章為各種先天性心臟病和獲得性心臟瓣膜病等疾病的信息、臨床表現、超聲診斷和鑑別診斷、臨床意義和超聲報告書寫等內容。配有大量病例超聲圖像。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內容簡明扼要,觀點明確,深入淺出,適合中低年資超聲醫師參考學習,也適合高年資醫師和相關專業研究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心臟解剖與超聲檢查方法

第一節 正常心臟解剖結構、位置和毗鄰

第二節 檢查前準備

第2章 正常心臟超聲、心臟功能

第一節 正常超聲心動圖

第二節 心室收縮功能的評價

第三節 心臟舒張功能的評價

第四節 心房功能

第3章 心臟聲學造影

第一節 方法學及原理

第二節 右心聲學造影

第三節 左心聲學造影

第四節 心肌聲學造影

第4章 經食管超聲心動圖

第一節 檢查方法學

第二節 在各科臨床疾病中的套用

第5章 術中超聲心動圖套用

第一節 檢查方法學

第二節 術中超聲心動圖監測內容

第6章 血管內超聲

第一節 血管內超聲概述

第二節 血管內超聲及都卜勒在冠狀動脈介入診斷與治療中的套用

第三節 冠狀動脈內超聲的套用時機

第四節 血管內超聲發展的趨勢和存在的問題

第7章 先天性心臟病

第一節 血管連線及結構異常

第二節 間隔缺損

第三節 左室流入道疾病

第四節 右室流入道疾病

第五節 右室流出道疾病

第六節 左室流出道及主動脈疾病

第七節 複雜畸形

第8章 獲得性心臟瓣膜病

第一節 風濕性心臟病

第二節 二尖瓣脫垂綜合徵

第三節 二尖瓣腱索斷裂

第四節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變

第五節 心臟人工瓣膜

第六節 感染性心內膜炎

第9章 冠心病

第一節 評價室壁節 段運動與心臟收縮功能

第二節 判斷心肌梗死區域與存活心肌

第三節 評價併發症

第四節 超聲新技術在冠心病中的套用

第10章 心肌病

第一節 心肌病的定義和分類

第二節 擴張型心肌病

第三節 肥厚型心肌病

第四節 限制型心肌病

第五節 左室心肌緻密化不全(LVNC)

第六節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發育不良

第11章 心包疾病

第一節 心包積液

第二節 縮窄性心包炎

第12章 肺心病與肺血管病

第13章 心臟腫瘤

第14章 大動脈疾病

編輯推薦

《心血管超聲》:本叢書由“中國超聲醫學先驅”周永昌教授和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創始人郭萬學會長共同策劃並組織編寫

媒體推薦

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和有關政策法規的相繼出台,超聲醫師的規範化操作和診斷水平亟待提高。近年來,有關超聲醫學方面的專著層出不窮,內容也十分豐富,但缺乏統一標準,國內尚未見具有權威性和針對性的專門培訓教材。為了適應這種迅速發展的新形勢,我們應邀組織了超聲醫師培訓叢書心血管超聲分冊的編寫,從相關疾病的套用解剖、病理、病理生理、檢查方法、基本斷面、正常的超聲表現、疾病的主要表現、診斷和鑑別診斷等方面人手,著重論述超聲從業人員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以及實際操作技能。力求文字簡明扼要,深入淺出,觀點明確,便於從業者理解與記憶。

我們希望本書能對超聲醫學臨床套用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作為一本參考書和教材供同行參考。

——楊浣宜

序言

超聲醫學主要包括超聲診斷學和超聲治療學,在我國開展已過半個世紀。根據文獻記載,超音波療法於1953年7月在北京軍區總醫院開始套用,當時使用的是西門子Santor.B治療機。後逐漸在北京、東北和上海等地醫院推廣。1955年編有《超音波療法講義》,1957年有超音波療法的文章發表:超聲診斷於1958年12月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首先套用於臨床,使用的是A型超聲工業探傷儀,1959年開始有A、BP型超聲診斷儀,上海超聲醫學套用研究小組於1960年7月內部出版超聲診斷文集。1961年7月出版我國首部超聲診斷專著《超聲診斷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超聲醫學隨之迅速發展,超聲生物學和劑量學研究更加深入,根據超聲劑量不同對人體的作用截然不同的原理,利用反射、折射或透射機制,可開展各種診斷。超聲劑量加大,則可引起組織細胞的功能性以至可逆性器質性反應,屬於非創傷性超音波療法;劑量再加大,則組織細胞發生非可逆性器質性的改變,例如粉碎細胞、裂斷生物大分子和DNA鏈等;劑量再大可將組織細胞灼毀,例如高強度超聲聚焦療法,3~5s甚至瞬間使腫瘤細胞改變為凝固蛋白。最初超聲治療功率為0.7~3.0W/cm2,是非損傷性療法,現在高強度聚焦超聲的研究有突破性進展,可產生高溫燒毀腫瘤細胞,被稱為“超聲刀”。

超聲診斷更是發展迅速,在圖像上從一維發展到二維、三維,更由靜態三維、動態三維而到實時三維。超聲影像從黑白髮展到彩色。從巨觀到超聲顯微鏡,可診斷的疾病空前廣泛,超聲工作者隊伍不斷擴大,分工越發細緻。

我們主編的《超聲醫學》一書於1989年問世以來,已出了5版,每版均經數次重印,第3版曾定為“全國超聲醫師上崗培訓指定教材”,全書篇幅大,內容系統全面,可作為常備書使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