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實用常識速查寶典

色彩與心理學的關係 配色中的色彩心理學 色彩心理學的要素

前言

心理活動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真實反映。現代社會高速度的發展、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由此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導致許多人心力交瘁、痛苦萬分,然而又不知道如何去解決。這些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輕則影響生活質量,重則影響生命安全。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心理學的相關內容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國目前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深入變革的時期,人們前行的腳步越來越快,相互之間競爭的壓力也日益加劇,這使得人們面臨各種心理壓力以及心理戰爭。由於人們對心理問題的認識不足,很可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偏見和誤解,使得原先並不嚴重的狀況變得嚴重,並不複雜的情況變得複雜。本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策劃並完成的,希望它能夠讓您的生活發生轉變,哪怕僅有一點點。
本書特點:
7篇
本書知識體系完整、條理清晰,對各種各樣的心理學知識進行了合理劃分,讀者可以從簡潔、明了的篇章結構中,非常快捷方便地尋找到需要的各種心理學知識和內容
571個知識點
本書內容完整、豐富,對於心理學的各種問題都作了闡述和講解,涵蓋了絕大部分經常遇到的心理問題和知識。讀者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187個經典案例
本書的所有理論都結合了現實生活,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採用了大量的案例進行分析和闡述,讓讀者能夠從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各種內容,並能夠移植和套用到生活中去,做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35幅插畫和漫畫
本書穿插了大量的插畫和漫畫,讓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大大避免了長時間閱讀文字內容的枯燥乏味。
本書在講解的過程中,對於各種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問題都給予了簡單明了的建議和指導。這些建議和指導穿插在各個知識點的講解之中,讓各種心理學知識都具有實際的意義,避免了學而無用的尷尬
第一篇:
第1~4章
講解了與個性心理學相關的內容,其中包括九型人格的特點以及心理問題的調節,個性心理的機制以及個性與社會的融合等問題
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同時也明白自己個性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並在這個基礎上學會取長補短;學會與社會上其他人融洽相處之道
第二篇:
第5~8章
講解了人們日常行為動作表情中所隱含的心理學,其中包括形象和語言、表情、肢體動作,以及行為差異化所體現出來的真實心理活動等內容
了解行為背後所隱含的真實意圖;學會從行為、表情等細節中把握對方的真實心意;學會正確分析對方的行為
第三篇:
第9~12章
講解了性別中的心理學,其中包括男人和女人的心理差異、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女人、如何做一個成功的男人,以及兩性和諧相處的方法
學會根據性別的不同特點來應對日常生活的各種交流;學會分析異性言語和行動的真實含義,避免誤解異性;學會與異性和諧相處
第四篇:
第13~16章
講解了和健康相關的心理學,其中包括心理因素引發的疾病、如何控制自己的心情、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及如何正確調整自己的各種問題
了解情緒、心情、心態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並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避免因心理因素帶來的身體疾病
第五篇:
第17~20章
講解了關於情緒控制的心理學,其中包括控制情緒的方法、應對抱怨與憤怒的技巧、克服自卑與恐懼的手段,以及怎樣走出各種低落、負面情緒的訣竅
學會控制自己的各種負面情緒,如抱怨、憤怒、自卑等;學會讓自己的情緒不會失控,同時學會怎樣合理地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第六篇:
第21~24章
講解了關於色彩心理學的各種知識,其中包括色彩與心理學的關係、色彩與性格、色彩的心理學要素、色彩心理學與生活等內容
了解各種和色彩相關的心理學知識,並能夠簡單地套用這些知識;了解色彩對生活的影響,並學會利用這些影響改變生活
第七篇:
第25~28章
講解了各種有趣的心理學內容,如免費和打折中的心理學、關於誠實的心理學、關於吸引力法則、關於笑的心理學等內容
了解心理學在無時無刻地引導和改變著生活;學會挖掘生活中的各種細節,並能夠將心理學的知識套用到生活中,進而提高生活品質
本書適合的讀者
本書從日常心理需要的角度出發,將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和可用性融入其中。本書既適合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學生、上班族、白領、家庭主婦、打工者、無業游民、流浪漢等讀者,也適合所有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變得更好、更隨心的讀者。

目錄

第1篇 個性心理學

第1章 九型人格的表現和心理特點 3
1.1 完美主義者——追求的一生 4
1.2 給予者——只求付出不求回報 5
1.3 實幹者——扎紮實實的工作者 8
1.4 悲情浪漫者——傷春悲秋的浪漫氣質 9
1.5 觀察者——冷靜的分析者 11
1.6 懷疑論者——疑神疑鬼的一群人 12
1.7 享樂主義者——享受生活的族群 13
1.8 保護者——適合當英雄的性格 15
1.9 調停者——喜歡解決問題的人 17
第2章 九型人格與健康心態 19
2.1 完美主義者——過分追求完美會受傷 20
2.2 給予者——不要認為自己是不求回報的聖人 21
2.3 實幹者——太專注實幹會讓你失去很多 23
2.4 悲情浪漫者——悲觀最終會葬送你的健康 24
2.5 觀察者——不會參與就會被疏離 25
2.6 懷疑論者——不是所有的事實都像你想的那樣 27
2.7 享樂主義者——享受要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28
2.8 保護者——要注意過猶不及 30
2.9 調停者——盲目的介入會讓你左右為難 31
第3章 每個人都是特立獨行的人 33
3.1 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 34
3.2 個性和整個社會的關係 36
3.3 為什麼社會不喜歡那些特立獨行的人 38
3.4 為什麼很多特立獨行的人都很成功 40
第4章 你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 42
4.1 互惠原則:千萬別認為支持是免費的 43
4.2 社會認同原理:巧妙地利用周圍人的態度 45
4.3 權威效應:塑造一個讓別人信心十足的形象 46
4.4 逆反心理:應該如何面對別人的錯誤 47
4.5 掩飾心理:別讓錯誤越抹越黑 50
4.6 負債心理:用自己的付出給對方施加壓力 51
4.7 換位思考:學會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53
4.8 如果沒人支持你怎么辦 55

第2篇 行為心理學

第5章 形象和語言是心理的外在反映 59
5.1 衣著體現的心理 60
5.2 裝飾物會出賣你的心靈秘密 62
5.3 鞋子的心理秘密 64
5.4 語言的秘密 66
5.5 說話時的肢體語言 68
5.6 言談風格的秘密 70
5.7 問答中體現的智慧 72
第6章 反映內心感受的面部微表情 74
6.1 通過眼神觀察內心 75
6.2 通過視線了解人心 75
6.3 眉毛所代表的含義 77
6.4 嘴角所反映的秘密 78
6.5 表情的變化就是內心的變化 79
6.6 面部表情的真實與謊言 82
第7章 肢體動作中的心理密碼 84
7.1 最真實的腿部和腳部信息 85
7.2 泄露秘密的手勢 86
7.3 坐姿中的秘密 88
7.4 走姿中包含的深意 89
7.5 站姿中的玄機 90
7.6 睡姿所反映的內心世界 91
7.7 容易被忽略的軀幹 93
第8章 差異化是行為心理的基礎 96
8.1 觀察和分析每個人的表情和行為 97
8.2 反常表情和行為代表什麼 98
8.3 投石問路的技巧 100
8.4 非常的行為背後必然有非常的秘密 101
8.5 發怒的心態反映了一個人的真實想法 103
8.6 情緒波動反映了人的真實內心 104
8.7 學會分辨真實與虛假 106

第3篇 性別心理學

第9章 男人和女人的心理差異 111
9.1 男人喜歡解決問題,女人喜歡闡述問題 112
9.2 男人喜歡單獨解決問題,女人喜歡和別人討論問題 113
9.3 不同的性別要用不同的方法激勵 115
9.4 不同的性別對語言有不同的理解 116
9.5 男人就像橡皮筋,女人就像波浪 118
9.6 不同的性別有不同的情感需求 119
9.7 如何避免不必要的爭吵 121
9.8 如何處理消極情感 122
9.9 我們需要不同的異性支持 124
第10章 這樣的女人最聰明 127
10.1 聰明女人不做白日夢 128
10.2 乖女孩沒糖吃,女人要“壞”一點 129
10.3 女人一定要獨立——自己才能救自己 131
10.4 動情前先動腦——聰明女人會戀愛 133
10.5 聰明的女人不依賴人,但懂得“利用”人 134
10.6 女人可以不夠美麗,但必須獨具魅力 136
10.7 這樣理財最明智,有錢才是真本事 137
10.8 女人一定要嫁好——你距幸福只有一張紙 139
第11章 心態決定男人的一生 141
11.1 成功的真正含義 142
11.2 儲蓄人脈的心態 143
11.3 說話辦事的心態 145
11.4 塑造你的影響力 147
11.5 九種成功的基本心態 148
11.6 男人在職場中的心態 150
11.7 男人的處世心態 152
11.8 戀愛中應該具有的心態 153
11.9 接受職場潛規則 155
第12章 和諧共處的兩性關係 157
12.1 女人最需要什麼,男人真正想要什麼 158
12.2 增進親密關係的新方法 159
12.3 女人的秘密評分法——男人的一周是怎么被毀的 161
12.4 為什麼讓男人許下承諾這么難 163
12.5 怎樣體驗“愛”的感覺 165
12.6 男人為什麼要說謊 166
12.7 如果沒人支持你怎么辦 167

第4篇 健康心理學

第13章 病由心生 173
13.1 心病比肉體疾病更難治癒 174
13.2 情緒陷阱是造成心病的直接原因 176
13.3 壓力是心病的罪魁禍首 178
13.4 怒氣衝天最傷身體 180
13.5 恐慌者更容易得病 182
13.6 大起大落會吞噬你的健康 184
13.7 亞健康,徘徊在健康與疾病之間 185
第14章 心情與健康 187
14.1 肉體、心情與健康的關係 188
14.2 “笑”是免疫力的催化劑 189
14.3 “放鬆”是人體的良藥 191
14.4 心靜氣順是健康的基礎 192
14.5 生氣就大聲喊出來 193
14.6 好心情是健康的資本 195
第15章 活出健康的心態 197
15.1 寬恕有助於康復 198
15.2 放下就是快樂 199
15.3 積極的心態是健康的根本 201
15.4 學會享受生活 202
15.5 保持年輕的心,像孩童一樣看待世界 204
15.6 不害怕疾病是打敗病魔的關鍵 206
15.7 學會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207
第16章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210
16.1 情緒的晴雨表——胃 211
16.2 緊張煩躁情緒中的腹瀉和便秘 212
16.3 從皮膚看身心健康問題 214
16.4 究竟是什麼搶走了我們的食慾 216
16.5 關於睡眠的心理問題 217
16.6 找到自己的情緒變化點 219

第5篇 情緒心理學

第17章 控制情緒是一門藝術 223
17.1 情緒的操縱在於自身 224
17.2 心浮氣躁是阻礙成功的絆腳石 225
17.3 悲觀會讓你不快樂 227
17.4 情緒的失控總帶有很大的盲目性 229
17.5 依賴是進步的大敵 231
17.6 憂慮會造成巨大的壓力 233
17.7 嫉妒是痛苦的製造者 235
17.8 切莫讓情緒失控 236
第18章 抱怨與憤怒的傷害 239
18.1 抱怨是心理健康的大敵 240
18.2 抱怨與人際關係 241
18.3 是沉默還是爆發 243
18.4 批評者與聲援者 245
18.5 抱怨導致憤怒 247
18.6 憤怒的解決渠道 248
18.7 沒有抱怨和憤怒的世界 250
第19章 自卑與恐懼是成功的大敵 253
19.1 自卑多數都是盲目的 254
19.2 要學會自我評價和判斷 255
19.3 告別擾人的“應該” 257
19.4 換個思維認識錯誤 258
19.5 當自卑發展為恐懼 260
19.6 走出艱難的第一步 262
19.7 建立自信的人生 264
第20章 走出空虛與憂鬱的人生 266
20.1 空虛與人生目標的缺失 267
20.2 忙碌不一定不空虛 268
20.3 由空虛走進憂鬱 270
20.4 寫下自己的夢想 272
20.5 如果你想充實就要追逐你的夢想 273
20.6 欲望是告別空虛的良藥 275

第6篇 色彩心理學

第21章 色彩與心理學的關係 281
21.1 冷色與暖色的心理 282
21.2 色調與色相的心理 283
21.3 膨脹色與收縮色 285
21.4 配色中的色彩心理學 286
第22章 色彩與性格 289
22.1 白色性格人的基本特徵 290
22.2 黑色性格人的基本特徵 291
22.3 紅色性格人的基本特徵 293
22.4 橙色性格人的基本特徵 294
22.5 黃色性格人的基本特徵 296
22.6 綠色性格人的基本特徵 297
22.7 藍色性格人的基本特徵 299
22.8 粉色性格人的基本特徵 301
第23章 色彩心理學的要素 303
23.1 色彩的基礎——色相、明度、彩度 304
23.2 何謂“色彩力” 305
23.3 色彩的意義 307
23.4 地域對色彩心理的影響 308
23.5 不同場合的色彩心理 310
第24章 色彩心理學與生活 312
24.1 工作環境與色彩心理學 313
24.2 書籍與色彩心理學 314
24.3 體育與色彩心理學 316
24.4 醫院與色彩心理學 317
24.5 電影與色彩心理學 319

第7篇 怪誕心理學

第25章 關於零成本與打折的心理學 323
25.1 不付出成本,就不會被重視 324
25.2 盜版的心理 325
25.3 為什麼白幹活高興,掙錢反而不高興 327
25.4 罰款對杜絕遲到有效嗎 329
25.5 為何我們的請求常常事不過三 330
25.6 貪小便宜的心理 332
第26章 關於誠實的心理學 334
26.1 人人都有撒謊的需要 335
26.2 誠實其實也是有條件的 336
26.3 是誰在操控誠實 338
26.4 被誇大了的誠實 340
26.5 忠誠敬業的矛盾 341
第27章 關於吸引力的心理學 344
27.1 什麼是吸引力法則 345
27.2 吸引力法則的原理 346
27.3 吸引力法則的操作方法 348
27.4 相信的力量 349
27.5 生活中的吸引力法則 351
27.6 工作中的吸引力法則 353
27.7 生命中的吸引力法則 354
第28章 關於笑的心理學 357
28.1 笑是心理的調節劑 358
28.2 笑的力量你真的理解嗎 359
28.3 在什麼時候會發笑 361
28.4 自嘲也是一種智慧 363
28.5 快樂是人生的根本 365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