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大師的愛情與愛情心理學

心理學大師的愛情與愛情心理學

《心理學大師的愛情與愛情心理學》通過全方位地展示西方心理學大師的人格特點、愛情生活經歷與愛情心理學思想,不僅為讀者揭示了西方愛情心理學的科學成就和主要內容,而且還描繪了西方愛情心理學發展史的全貌,以此填補了國內愛情心理學研究的一項空白。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西方心理學大師以他們動人心魄的愛情之旅和透徹明晰的科學思想,幫我們揭開了愛情的神秘面紗:歌德以他燃燒一生的激情而達到人生最美妙的境界;弗洛伊德以他神聖的“性慾之劍”而把愛情的秘密歸之於“伊底普斯情結”;華生以他“放棄所有,只為生命的至愛”而癲狂乾愛情之魔力;霍妮以她被衝突撕裂的愛而發現“人對愛的病態需要”;弗洛姆以他幾番風雨的愛情經歷而將“愛的藝術”娓娓道來;羅洛・梅以他對當代愛情的擔憂而執意要給“丘比特之箭”鍍鍍金……

內容簡介

古往今來,再也沒有哪一種科學之謎像愛情這樣令我們迷惑和沉醉的了 !愛情是怎樣降臨人間的?什麼是一見鍾情?為什麼男女會彼此誘惑?單相思何以苦澀、失戀又何以痛苦?戀愛中的男女為什麼智商低下?熱戀的激情為什麼會慢慢褪色?……無盡的追問終歸化作一句話:愛情到底是什麼?

西方心理學大師以他們動人心魄的愛情之旅和透徹明晰的科學思想,幫我們揭開了愛情的神秘面紗:歌德以他燃燒一生的激情而達到人生最美妙的境界;弗洛伊德以他神聖的“性慾之劍”而把愛情的秘密歸之於“伊底普斯情結”;華生以他“放棄所有,只為生命的至愛”而癲狂乾愛情之魔力;霍妮以她被衝突撕裂的愛而發現“人對愛的病態需要”;弗洛姆以他幾番風雨的愛情經歷而將“愛的藝術”娓娓道來;羅洛・梅以他對當代愛情的擔憂而執意要給“丘比特之箭”鍍鍍金……

作者簡介

熊哲宏,男,1958年生,心理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已出版學術著作和譯著10餘部。近期主要著作: 《心靈深處的王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1999;台灣版,2000), 《皮亞傑理論與康德先天範疇體系研究》(2002),《認知科學導論》 (2002)。近期主要譯著:《可能性與必然性》 (皮亞傑著,2005),《心理學》。(杜威著,2006)、《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科學》 (BUSS著,2006)。近期科普著作:《西方心理學大師的故事》(2006)。

目錄

主編序言:愛情心理科學讓我們擁有真正的愛情

蘇格拉底:追尋愛情的真理

柏拉圖:身體愛欲與靈魂愛欲

笛卡爾:一個理性主義者的精神之愛

培根:畸形的愛情之路

休謨:無法肯定的愛

狄德羅:回歸愛的真實

盧梭:浪漫主義之父的愛情

歌德:燃燒一生的激情

達爾文:將愛情進化到底

華生:癲狂於愛情的魔力

羅素:追求愛與知識的一生

弗洛伊德:手持“性慾”之劍的鬥士

榮格:愛之整合

安娜・弗洛伊德:誰是你心中的最愛

霍妮:被衝突撕裂的愛

弗洛姆:品味愛情的藝術

克爾凱郭爾:彼岸憂傷

叔本華:情場浪子

尼采:孤獨的思想行者悲傷的愛情之旅

海德格爾:生命中的“繆斯女神”和“守護天使”

薩特:悅納偶然,篤信必然

羅洛・梅:給丘比特之箭鍍鍍金

馬斯洛:“因為我愛,所以我愛”

羅傑斯:愛,以人為本

喬姆斯基:愛――橫跨語言與政治之橋

斯騰伯格:穿越時空的愛戀

福柯:夏花般絢爛的性愛

主要參考文獻

跋:迷失在愛情茫茫征途上的中國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