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四訓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天泉論道,王守仁將他畢生的坎坷與智慧傳授給了後人,此即為所謂心學四決,流傳千古,至今不衰。
王守仁,明代偉大的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
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
除了中國外,他的心學還漂洋過海,深刻影響了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他本人也被奉為神明,日日頂禮膜拜,那位東鄉平八郎大將就是他的忠實冬粉。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