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戰敗賠償政策研究

內容介紹

《德國戰敗賠償政策研究(1939-1949):兼與日本賠償政策的比較》的目的是填補國內在戰後德國戰敗賠償問題研究上的空白。長期以來,國內學者關注較多的是關於日本的戰敗賠償問題,而對於戰後德國賠償問題問津者不多。而《德國戰敗賠償政策研究(1939-1949):兼與日本賠償政策的比較》兼與日本賠償政策的比較》試圖通過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來分析德國賠償政策制定過程中大國間複雜的外交鬥爭,從而揭示德國賠償問題與冷戰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德國戰敗賠償政策研究(1939-1949):兼與日本賠償政策的比較》還將視野擴展到現代,通過對比德日在對戰爭罪責的認錯態度和賠償政策的執行等方面的巨大差異,以期能夠更深刻地認識當代國際關係中的一些熱點問題。此外,值此二戰勝利65周年的日子,筆者還希望能夠以《德國戰敗賠償政策研究(1939-1949):兼與日本賠償政策的比較》作為對此的一種緬懷和紀念。

作品目錄

導論
一、國外研究狀況
二、國內研究狀況
三、本書寫作思路及基本觀點
第一章 德國戰敗賠償的法律基礎及歷史回顧
一、戰敗賠償的法律基礎
二、一戰後德國賠款問題的歷史回顧及經驗教訓
1.一戰後德國賠款問題的“怪圈”
2.一戰後德國賠款問題的經驗及教訓
第二章 奠定基調:雅爾達會議前關於德國賠償問題的政府內討論
一、美國:多邊主義主導下的爭論
1.多邊主義原則與對德政治經濟問題的討論
2.德國戰敗賠償計畫的演進及內部爭論
二、英國:關注經濟安全
1.內閣關於戰後肢解德國、對蘇政策及其經濟安全的考慮
2.德國賠償政策:麥爾金報告的提出及其影響
三、蘇聯:兼顧政治經濟雙重目標
1.蘇聯對戰後世界的構想及其與美英關係的考慮
2.蘇聯的對德政策
3.德國戰敗賠償政策:服從於經濟重建的需要
四、摩根索計畫與德國賠償問題
1.摩根索計畫引發的內部爭論及其對美國賠償政策的影響
2.英蘇對摩根索計畫的反應
第三章 合作與鬥爭:從雅爾達到波茨坦會議上的德國賠償問題
一、雅爾達會議與德國賠償問題
1.麥斯基的八條賠償計畫及莫洛托夫的賠償提案
2.英蘇關於賠償數額的爭論
3.雅爾達會議後三大國對德國賠償問題的反應
二、莫斯科賠償會議
1.美英蘇參加莫斯科賠償會議的目的
2.美英之間的齟齬與東西方之間的鬥爭
三、波茨坦會議:賠償原則的確立
1.會前三大國的利益分析
2.與德國東部邊界、歐洲經濟問題相互交織的德國賠償問題
3.經濟問題分委會關於賠償問題的初步討論
4.“分區賠償原則”的提出及評析
5.德國賠償協定的內容及分析
第四章 分道揚鑣:工業水平計畫與賠償政策的執行
一、工業水平計畫的制定及主要內容
1.德國賠償問題的機構轉變與工業水平委員會的設立
2.美英蘇三國的報告
3.工業水平計畫的主要內容及影響
二、英美修改工業水平計畫:縮減賠償、復興德國
1.貝文報告與英國對工業水平計畫的修改
2.美國對德政策的轉變與工業水平計畫的修改
三、美英蘇賠償政策的執行及賠償數額的估算
1.西占區內賠償計畫的執行及賠償的估算
2.東占區的大範圍拆遷政策
3.馬歇爾計畫與德國戰敗賠償問題
第五章德國戰敗賠償政策的比較分析
一、德國戰敗賠償政策的綜合分析
二、德、日戰敗賠償政策的比較分析
1.日本戰敗賠償政策的制定
2.美國與德、日戰敗賠償政策的制定
3.德、日在賠償問題上的政策差異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