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寄廎

徐寄廎

徐寄廎(1882—1956年)本姓陳名冕,其父好友徐某無子,病危時要求過繼一子,遂將其出嗣改名為徐陳冕。自1914年起從事金融工作,長達40年之久。1914年1月,袁世凱解散國會,黃群赴滬主辦《時事新報》,請寄廎協助。同年,應聘任蘭溪中國銀行經理,後調九江中國銀行經理。1917年再至上海,由盛竹書推薦到浙江興業銀行,歷任副經理、協理、常務董事等職。他在主持總司庫時,倡導該行準備金實行百分之百的現金,使“浙興”信用大增,推動全行的業務開展。歷時十年,興業銀行存款額為全國商業銀行之冠。

徐寄廎(1882—1956年) 本姓陳名冕,其父好友徐某無子,病危時要求過繼一子,遂將其出嗣改名為徐陳冕,浙江永嘉城區(今溫州鹿城區)人。幼年就讀私塾,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考縣學。1898年在浙江杭州高等師範學堂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同文書院學日語、山口高等商業學院深造學習金融。光緒三十一年夏返溫回國後,與黃群、吳鍾鎔一起向溫處道童兆蓉建議成立溫處學務分處,十月下旬始獲學部批准,下設文牘、管理、調查、編檢、評議五部,孫詒讓任總理,寄廎為管理部副主任並任日文譯員。光緒三十三年,溫州師範學堂建成,為監學。自1914年起從事金融工作,長達40年之久。1914年1月,袁世凱解散國會,黃群赴滬主辦《時事新報》,請寄廎協助。同年,應聘任蘭溪中國銀行經理,後調九江中國銀行經理。1917年再至上海,由盛竹書推薦到浙江興業銀行,歷任副經理、協理、常務董事等職。他在主持總司庫時,倡導該行準備金實行百分之百的現金,使“浙興”信用大增,推動全行的業務開展。歷時十年,興業銀行存款額為全國商業銀行之冠。
1928年,任交通銀行官股董事,並被選為中國銀行商股董事。1930年,倡議舉辦西湖博覽會,轟動全國。由於徐在金融界聲譽卓著,1932年初被行政院長孫科任命為中央銀行常務理事、副總裁兼代總裁。1月25日,孫科辭行政院長,寄廎隨之去職。徐銳意創新,為加強本國銀行同業實力,曾會同銀行界同仁張嘉璈、錢新之、陳光甫等人成立上海銀行業同業公會聯合籌備委員會,被選為五常董之一。創辦中國最早的金融專業刊物《銀行周報》,創辦上海銀行聯合準備委員會,創辦票據交換所,使上海銀行同業票據交換近代化。這些團體的成立,增強了上海銀行界的團結,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1935年,建造錢塘江大橋,寄廎曾支持浙江興業銀行投資100萬元。徐寄廎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光明磊落,胸襟坦蕩。抗日戰爭初期,他擔任上海市商會理事長時,積極團結工商界人士,投人抗日愛國洪流。通過他的聯絡,1940年1月香港《大公報》揭露汪偽政府的賣國密約《日華新關係調整綱要》及“附屬檔案”,在全國範圍掀起反投降反漢奸的熱潮,沉重地打擊了日汪勾結的陰謀。
1940年3月後避居香港九龍,上海市商會亦遷香港,寄廎以常董身份處理會務。日軍登入香港,被迫返滬。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寄廎以國民政府特派員身份接收偽上海市商會和偽銀行公會,擔任浙江興業銀行董事長,上海市商會理事長,中央銀行監事及中國銀行、浙江實業銀行、中國墾業銀行、上海市銀行常務董事,上海信託公司、泰山保險公司董事長,上海證券交易所常務理事等。上海市參議會成立,任副議長。
1952年因病去職。1956年12月25日去世,年75歲。遺著已刊者有《上海金融史》,未刊者有《泉幣拓本》。[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