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教你理財(典藏版)

彼得·林奇教你理財(典藏版)

通過本書,彼得·林奇讓普通投資者建立了戰勝專業投資者的信心,講述了一套簡單易學以投資語言寫就的美國金融史 林奇開創性地回顧了美國資本力量產生的歷程,以及美國商業史,文風還是一貫的引人入勝。 一些簡單易行的投資建議 儘早開始投資,讓錢為你工作,投資基金的9條建議,如何尋找能夠暴漲12倍的股票。 股票投資的內在規律 理解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發現上市公司的成功秘訣。一個成功的選股策略,首先要做的是找到那些在將來許多年收入能持續增長的上市公司。

目錄

贊 譽 一定要讀的書

推薦序 美國股市啟示錄(從容投資 呂俊)

序 言 補上投資這一課

引言 開始留意身邊的上市公司 / 1

第1章 美國股市的前世今生 / 9

第2章 股市投資的基本原理 / 73

第3章 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 / 144

第4章 上市公司的成功秘訣 / 176

附錄A 常用的選股工具 / 213

附錄B 學會看財務報表 / 221

致謝 / 233

譯者後記 / 235

譯者簡介 / 239

推薦序

美國股市啟示錄

上海從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呂俊

毋庸置疑,被譽為"20世紀最優秀的公募基金經理"的彼得·林奇,無疑是最合適介紹美國股市投資基礎知識的人選之一。然而,這位偉大的投資家並沒有像其他一些成功的投資人一樣最後將自己的投資理論動輒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因此,儘管《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一書凝聚了彼得·林奇的投資智慧,但其首肯的英文版定位卻只是"初涉投資的投資者基礎知識指南",其任務僅是"向高中生及以上年齡的人群普及投資和商業的基本規律"。

我相信,彼得·林奇對《彼得·林奇教你理財》的這一定位,並不是僅僅出於謙遜,而是因為他真的相信成功投資的根本在於基本的理性和常識,而非某些只有天才才能理解的深奧原理。《彼得·林奇教你理財》所反映的是他一以貫之的"戰勝華爾街"的認知。作為一名真正的投資大師,彼得·林奇將金融工具和投資理論化繁為簡和深入淺出進行詮釋的能力也的確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如果你是一位投資的初學者,《彼得·林奇教你理財》毫無疑問是引領你走上正確道路的最佳"指南"之一。

當然,作為一名職業投資者,我必須指出,應該考慮到中美資本市場客觀存在的差異。如2009年當A股上證指數反彈到近3 400點時,國內有相當數量的股票基金的淨值已回到股指此前5 000點時的水平。國內公募基金這種遠遠超越中小股票投資者的長期業績表現很難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中找到解釋。因而,國內的投資者生搬硬套《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中提出的一些投資原則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從這一意義上而言,這是一本更適合美國投資者的"指南"。而我更願意將《彼得·林奇教你理財》定位於一部以投資語言寫就的美國股市和美國資本的發展史,而以此為出發點來品味該書給予我們的啟示。

顯而易見,在彼得·林奇看來,歷史和常識並不矛盾,歷史首先就是常識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歷史同時還是構築理性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在他的眼中,美國的歷史就是一部資本在美國這片土地上的成長史,但這一角度以往卻無人涉及,因此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一書中開創性地從資本成長的角度重現了美國股市以及美國上市公司的成長史,這樣前所未有的解讀揭示了在美國崛起過程中資本、股市及那些相關的上市公司和傳奇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這些內容構成了全書的主體部分,也成為該書區別於彼得·林奇其他著作最鮮明的特色。

我可以理解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中所展示出的深刻的歷史感。原因應該是,任何一個從事十年以上專業資產管理工作的人,都會對時間之於投資回報無可替代的意義形成深刻的體會。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對歷史的興趣和感受必然是與日俱增的,因為他已經深知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人,不僅僅需要了解當下的股市,更需要了解股市的歷史,了解上市公司的歷史,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乃至資本成長的歷史,原因在於你所探尋的有關投資的真知灼見就蘊含於這些歷史中。

我們必須承認,當歷史進入近現代,中國的發展開始滯後於歐美。就市場經濟而言,即使考慮到已經席捲全球的次貸危機,我們仍然無法否認美國在過去的兩百年間已經發展為世界上最龐大和最成功的市場經濟體系,其證券市場更是已經成為全球資本交易的核心市場。考慮到市場經濟諸多規律的普適性,了解美國股市的發展史和美國資本的成長史無疑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彼得·林奇眼中已經成為歷史的美國工業時代的種種狀況,在當下的中國卻還是方興未艾。如"美國品牌的興起""工業時代的暴發戶"以及"壟斷和反壟斷"這些內容,國內的讀者都可以在中國當下的經濟發展中輕而易舉地找到極其相似的命題。這決定了彼得·林奇對美國股市及美國上市公司發展史的解讀,對於當下中國的投資者解決自己的現實問題能夠產生直接的幫助。

既然被譽為"歷史上最優秀的公募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更擅長的還是對美國股市的主角--美國上市公司的分析。與他的其他著作不同,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中主要是從歷史的維度詳細描述了上市公司從誕生到終結的生命歷程,中間以蘋果電腦等美國知名上市公司成長的案例為線索。國內的讀者以此框架來分析A股上市公司,想必應該是得心應手。此外,對於經常為"買入還是賣出"所困擾的很多投資者而言,這種歷史維度的分析顯然更具有對投資實踐的現實指導意義。

在我看來,《彼得·林奇教你理財》生動的語言使這本"初涉投資的投資者基礎知識指南"趣味盎然,稱其是"最具可讀性"的投資經典應該是實至名歸。只是多年來,彼得·林奇的這本著作由於種種原因始終未有內地中譯本面世,成為投資經典譯作的一大缺憾。此次宋三江先生、羅志芳女士能夠將其翻譯成中譯本和廣大讀者見面,無疑使彼得·林奇經典著作引入中國內地的工作功德圓滿。毫無疑問,更多的中國投資者將通過該書從美國股市和上市公司的發展史中獲得極有價值的啟示。

序言

補上投資這一課

一直以來,美國的國中和高中都忘記了教授最重要的一門學科,這就是"投資學",這是美國中學教育體系令人扼腕嘆息的缺憾。我們教授歷史,卻從未涉及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以及公司對於改變和提高我們生活水平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們教授數學,卻從未談及如何利用簡單的算術幫助我們了解上市公司,推測公司的經營將會成功還是失敗,以及我們是否能從持有的股票中獲利。

在家政學的教授中,我們會涉及如何縫紉,如何烹飪一隻火雞,甚至如何確定家庭預算,核對支票賬本。然而,我們沒有教授學生有關儘早開始儲蓄才是致富的關鍵,運用這筆儲蓄投資股票才是一個人在購房之外最棒的舉措,並且越早開始儲蓄和投資越能從根本上保證我們未來不斷提升生活質量。

我們教授愛國主義,可我們提到更多的是軍隊和戰爭、政治和政府,但對各行各業大大小小的企業卻提及甚少,殊不知,它們才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關鍵。沒有投資者的資金,就不會有新的公司成立,這意味著無法雇用新的工人。此外,老公司也無法發展,變得更有效率,支付工人更高的薪水。於是,我們所知的這個世界將會面臨分崩離析,沒有人將擁有工作,美利堅也將從此遠離幸運。

然而,在我們自己的課堂里,我們並沒有教授經濟系統是如何運轉的、它的好處是什麼,以及你如何能藉助它的優勢成為一名投資者。

我們完全可以樂在其中地進行投資,因為它很有趣味。學習投資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經歷,幫助我們實現富裕的財富人生。然而,大多數人人到中年(即視力開始變糟、腰圍開始變粗的年紀)才開始知悉投資的奧妙所在。當然,一旦他們開始發現擁有股票的各種好處,就會嘆息不已:早知今日,何不早日投資。

在我們的社會裡,男人大都掌握著財政大權,女人只能袖手旁觀而且無能為力。其實,對於投資來說,男女皆可。任何人的投資能力並非與生俱來,所以,當你聽到有人說"他是個天生的投資家"時千萬不要相信,因為所謂無師自通只不過是天方夜譚。

金融理財的原理實際上很簡單,也很容易掌握。第一項原理就是:儲蓄等於投資。把錢放進存錢罐或餅乾盒裡並不能算是一種投資,但只要你將錢存進銀行,進而購買債券或公司股票,那你就是在投資。接受者會用這筆錢去建商店、買房子或新工廠,這樣就會產生許多新的就業機會,而新的就業機會意味著為更多的工人提供更多的薪酬。如果融資者也能設法將部分賺來的錢進行儲蓄和投資,那么,這一整套儲蓄與投資轉化的過程將周而復始地促進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

這一原理適合於任何家庭、任何公司乃至任何國家。無論是比利時還是波札那,中國還是智利,莫三比克還是墨西哥,通用汽車還是通用電氣,你家抑或我家,那些現在就開始儲蓄並為將來投資的人,一定會比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更加富裕。為什麼美國會富甲天下?不要忘記,我們曾經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儲蓄率。

迄今為止,眾所周知的事實是,你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擁有錦繡前程並收入豐盈。然而,人們不知道的事實是,長期而言,你未來的財富不僅取決於你目前賺多少錢,而且取決於你將多少錢用於儲蓄和投資。

花樣年華就是開始投資的黃金時間,關於這一點我會在後續介紹更多。越早開始投資,你所收穫的財富將越大。當然,本書所介紹的理財投資知識並不僅僅適合年輕人,它適合各種年齡段的初級投資者,只要他們仍然對股票感到困惑,或仍未有機會開始掌握投資的基本原理。

與父輩相比,人們的壽命已經變得越來越長,這就意味著,人們需要支付生活成本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如果一對夫婦活到65歲,那么,他們很有可能再活到85歲,如果他們已經活到85歲,那么,他們也有很大的可能活到95歲。為了支付他們的日常開銷,他們需要更多的錢,那么,最為確定的賺錢方法就是投資了。

事實上,65歲開始投資也不算太晚。如今65歲的老人,很有可能再活25年,如果投資的話,財富能夠繼續增長,足以支付往後25年的生活開銷。

在你只有15或20歲的時候,很難想像你變成65歲時的生活狀況。但是,如果你堅持儲蓄和投資,那么,你的錢將以對你有利的方式為你工作50年。如果你50年一直堅持儲蓄和投資的話,投資複利的效果將令人驚嘆,哪怕你每次儲蓄投資的金額都不多。

投資得越多,你將越富裕,整個國家也會更加興旺發達,因為你的投資將幫助更多的企業取得成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作者簡介

彼得·林奇

(Peter Lynch)

在世人的眼中,他就是財富的化身,他的著作是所有股民的寶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他被譽為"全球最佳選股者"。

他就是彼得·林奇--歷史上最偉大的投資人之一。他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佳基金經理",被美國基金評級公司評為"歷史上最傳奇的基金經理"。他對共同基金的貢獻,就像是喬丹之於籃球,鄧肯之於現代舞蹈。他讓投資變成了一種藝術。

1977~1990年,他一直擔任富達公司旗下麥哲倫基金的經理人。在這13年間,他使麥哲倫基金的管理資產從1800萬美元增至140億美元,年平均複利報酬率高達29%,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基金持有人超過100萬人,麥哲倫基金也由此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投資績效名列第一。由於資產規模巨大,林奇13年間買過15 000多隻股票。

1990年,彼得·林奇在事業巔峰急流勇退,開始總結自己的投資經驗,陸續寫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戰勝華爾街》《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三部暢銷書,轟動華爾街。

退休後,彼得·林奇投身慈善事業。雖然他是億萬富翁,也讓別人成為億萬富翁,但他卻不是金錢的奴隸,而是主人。

約翰·羅瑟查爾德

(John Rothchild)

與彼得·林奇合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戰勝華爾街》《彼得·林奇教你理財》,在《時代》《財富》《價值》等刊物上均發表過文章。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