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萍

剛開始,他從兒歌入手,寫出了第一首歌《聽聽小鳥說啥理》,從此之後,張黎萍開始了自己業餘作曲之路。 1988年,“學成出師”的張黎萍正式發表了第一首流行歌曲《漁女》,很快流傳開來。 年近六旬的張黎萍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家人的支持是他堅持音樂創作最大的動力。

平凡的出生

他出生於革命軍人家庭,塑造了他堅持不懈的性格和一腔愛國情懷。從參軍時的文工團、宣傳隊到市郵政局藝術團,他一直是文藝骨幹。從第一首不為人知的兒歌《聽聽小鳥說啥理》,到《遙遠的島》、《漁女》等一批歌曲,他在業餘作曲上堅持了整整30個年頭。他,就是漳州籍業餘作曲家——張黎萍。

堅持不懈

自學成才

從小喜歡音樂的張黎萍,自學了笛子、嗩吶、小提琴等樂器,他真正接觸到作曲,是在上世紀70年代。出於對音樂的熱愛,張黎萍嘗試給一些詩歌譜曲。剛開始,他從兒歌入手,寫出了第一首歌《聽聽小鳥說啥理》,從此之後,張黎萍開始了自己業餘作曲之路。

終出成果

他一直學習的是無線電專業,根本沒有接觸過作曲方面知識理論的學習,開始的時候,更多的也是依靠自己對音樂的體悟和老師的指點。
在指導老師沈寶鋼的建議下,張黎萍於1983—1987年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的函授班,用他自己的話說,以前一直都是“游擊隊”,現在也算當上了“正規軍”了。此後,他不再拘泥於兒童歌曲,開始嘗試流行歌曲的創作。1988年,“學成出師”的張黎萍正式發表了第一首流行歌曲《漁女》,很快流傳開來。此後,《望郵》、《綠色的歌》等一大批優秀歌曲的問世,讓張黎萍這個名字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2008年,張黎萍創作《月光下的海峽》獲得了“感動中國——2008全國第二屆新創歌曲、歌詞大賽”三等獎。1979年至今,他共譜曲300多首,在11個省市音樂刊物上累計發表作品20首,兩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

環境熏淘 家人的支持

地理位置的相近,民間文化的相融,親情之間的牽絆,都讓漳州人有一種特殊的海峽兩岸情,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漳州人,張黎萍將這種情思融入了音樂作品中。在他的眾多作品中,以描寫海峽兩岸的歌曲最多,獲獎也最多。
年近六旬的張黎萍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家人的支持是他堅持音樂創作最大的動力。由於是業餘愛好,張黎萍一般都在晚上從事創作,經常深更半夜為了創作一段旋律用各種樂器試音,家人對此幾十年沒有一句怨言。張黎萍感慨地說:“沒有老師的栽培和家人的支持和鼓勵,我很難在作曲這條路上堅持這么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