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俊[安徽師範大學副教授]

張金俊[安徽師範大學副教授]
張金俊[安徽師範大學副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金俊,男,安徽阜陽人,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副教授、社會工作師。2006年因學生工作出色榮獲安徽師範大學“優秀政治輔導員”稱號,擅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心理諮詢。

基本信息

一、人物簡介

張金俊,男,漢族,安徽阜陽人,2000年10月27日加入中國共產黨,2001年7月1日參加工作,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博士,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社會工作師。碩士師從我國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社會史專家、著名書法家莊華峰教授(莊華峰教授系我國著名史學家萬繩楠先生的弟子,而萬繩楠先生系我國著名史學家陳寅恪的弟子),博士師從我國著名社會學家、中國環境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會長洪大用教授(洪大用教授系我國著名社會學家鄭杭生先生的弟子),研究方向為環境社會學、農村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社會政策與社會發展、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
張金俊

二、教育經歷

1997年9月—2001年6月 安徽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習,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2002年3月—2002年6月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進修
2004年9月—2007年6月 安徽師範大學社會學院學習,獲社會學碩士學位
2009年9月—2012年6月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學習,獲社會學博士學位

三、工作經歷

2001年7月—2006年6月 安徽師範大學社會學院助教
2006年7月—2011年6月 安徽師範大學社會學院講師
2011年7月— 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副教授

四、科研成果

(一)學術論文

$ 核心期刊論文

1、《轉型期國家與農民關係的一項社會學考察——以安徽兩村“環境維權事件”為例》,載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9期(CSSCI)
2、《國內農民環境維權研究:回顧與前瞻》,載於《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專業期刊)
3、《國外環境抗爭研究述評》,載於《學術界》2011年第9期(CSSCI,中國人民大學C類核心期刊)
4、《中國公眾環境意識自覺與低碳社會建設》,載於《新疆社科論壇》2011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核心期刊)
5、《宗族組織在鄉村社會控制中的運作邏輯——以清代徽州宗族社會為中心的考察》,載於《江西社會科學》 2011年第2期(CSSCI,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核心期刊)
6、《宗族制度控制與社會秩序——以清代徽州宗族社會為中心的考察》,載於《天府新論》2010年第5期(CSSCI擴展版),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10年第12期全文轉載(中國人民大學C類核心期刊)
7、《清代徽州宗族社會的組織控制》,載於《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8、《清代徽州宗族社會的道德控制》,載於《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9、《清代江南宗族在鄉村社會控制中的作用》,載於《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 其它論文

1、《轉型期農民環境維權原因探析——以安徽兩村為例》,載於《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CSSCI擴展版)
2、《論底層研究與結構—制度分析及其在農民環境維權研究中的套用》,載於《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
3、《論從史出 審慎考察——評莊華峰<魏晉南北朝社會>》,載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5月10日第17版
4、《中國公眾環境自覺的形成機制及其社會意義》,載於《天府新論》2011年第2期(CSSCI擴展版),該文被《新華文摘》2011年第12期論點摘編
5、《高校學校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要求》,載於《社會工作》2010年第12期
6、《1931年安徽水災狀況及救濟考察》,載於《皖西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第二作者)
7、《50例問題大學生的挫折適應和支持網路》,載於《銅陵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8、《結構化理論視閾下的旅遊者安全問題》,載於《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旅遊管理》2007年第5期文摘轉載
9、《大學生素質培養的社會學思考》,載於《合肥工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10、《社會史與社會學成功嫁接》,載於《光明日報》2005年7月25日第6版
11、《引導大學生培養積極心態的若干思路》,載於《蕪湖師專學報》2004年第3期

(二)著作/教材

《個案工作》,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撰寫10萬字並擔任主編之一

(三)科研項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轉型時期的農村社會變遷與農民環境維權——以安徽兩村為例》(2012年)
2、主持民政部自選課題《學校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研究》(2011年)
3、參與中國環境意識項目辦《中國公眾環境素質評估指標體系研究》(2009年)
4、主持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一般項目《清代徽州宗族與鄉村社會控制》(2008年)

五、榮譽稱號

2005年因軍訓工作出色榮獲安徽師範大學“優秀指導員”稱號
2006年因學生工作出色榮獲安徽師範大學“優秀政治輔導員”稱號

六、學術貢獻

極力倡導社會學研究與社會史研究的“嫁接”並有所貢獻,著力推進社會學研究與歷史學、環境學、心理學、政治學研究的交叉和融合。
以歷史社會學知識積累與《清代徽州宗族與鄉村社會控制》科研項目為依託,對清代徽州宗族與鄉村社會控制這一重要課題進行了系統地研究,基於社會控制手段的思路,從制度控制、組織控制與文化控制三個維度入手,撰寫並發表了《清代徽州宗族的道德控制》、《宗族制度控制與社會秩序——以清代徽州宗族社會為中心的考察》、《清代徽州宗族社會的組織控制》、《宗族組織在鄉村社會控制中的運作邏輯——以清代徽州宗族社會為中心的考察》等系列論文,構建了較為系統、深入、完整的清代徽州宗族與鄉村社會控制的學術體系。
首次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提出“公眾環境意識自覺”概念,並闡明了中國公眾環境意識自覺對中國低碳社會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首次從社會學意義上完整界定“維權”、“環境維權”、“環境維權意識”、“單向度人格的農民”等概念,對中國環境社會學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所貢獻。

七、教學工作

自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承擔了《個案工作》、《團體工作》、《農村社會學》、《社會工作技能與實驗》、《基層政權建設》等社會工作與社會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以及《網路社會學》、《大學生就業指導》等選修課程,始終秉持“成才”加“成人”的教育理念,堅信大學教師存在的真正價值就在於成就學生。在教學工作中,堅持以價值為導向,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成才為訴求,幫助學生打造紮實的專業基礎;以淡定為追求,引導學生養成積極的心態;以成人為根本,激發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品味。

八、學生工作

在學生工作中,始終秉持“指導每一個學生、服務每一個學生、發展每一個學生”以及“幫助別人就是提升自己”的理念,以自己專長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心理諮詢為依託,精心指導大學生的學業及職業生涯規劃,義務性地為大學生提供專業性的生活、情感及心理輔導,先後指導學生300餘人次,輔導學生350餘人次,被一些學生稱為“愛心、熱心、耐心、細心、精力極其旺盛”的人。

九、人生格言

有德才能飛得更高,有才才能走得更遠,有志才能兼濟天下,有愛才能溫暖人間。

河北省鐵路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

河北省人民政府2012年7月31日決定:
任命張金俊為河北省鐵路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