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祺[原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張祺[原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張祺,1910年10月生,浙江浦江人。曾用名張世遲、張范、張志傑、張文斌、張斌、王一民。193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中共上海市委紀律檢查委員會籌備組組長,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第一屆、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第三屆、五國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簡介

蘇聯莫斯科列寧學院畢業。1926年進浙江湖州症狀富綢廠做工。1930年在上海美亞綢廠六廠做工。1934年在蘇聯莫斯科列寧學院學習。1937年8月-1940年12月任中共江蘇省委上海工人運動委員會幹事、上海工人運動委員會委員兼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部長。1942年10月任中共江蘇省工人運動委員會書記。1943年1月任中共上海工人運動委員會書記。1945年8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員、工委書記。1949年2月任上海總工會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兼組織部部長。1950年2月任上海總工會(後改工會聯合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1958年2月任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委第一書記。1961年4月任上海市總工會主席。1963年12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總工會主席。1966年6月-1972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1972年10月下放上海市直屬機關“五七”幹校勞動。1973年9月參加中共上海市靜安區委領導工作,任上海市民政局黨的核心小組組長。1978年6月任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1979年1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中共上海市委紀律檢查委員會籌備組組長。1979年2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中共上海市委紀律檢查委員會籌備組組長,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1979年12月任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1981年10月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1982年4月-1985年6月任中共上海市顧問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第三屆、五國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993年1月10日在上海逝世。

生平

張祺,浙江浦江人。家境困難,國小畢業後即進湖州美富綢廠當學徒。民國18年(1929年),到上海進美亞綢廠做工。民國22年初,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共青團美亞綢廠第六分廠支部書記。翌年3月,在嚴重白色恐怖下,參與領導了堅持50天的美亞綢廠4 500多名工人的同盟罷工。罷工失敗後,他被派赴蘇聯列寧學院學習。學習期間,列席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並作為中國代表先後參加少共國際和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大會。民國25年1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張祺回到上海,任中共江蘇省委工人運動委員會(32委)委員。在他直接聯繫的市政、交通、印刷等產業部門中,發展了一批中共黨員,建立了基層黨支部,團結民眾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打開了工作新局面。他還領導工委的出版工作和夜校工作,通過工人報刊和夜校,傳播革命思想,培養積極分子,積聚革命力量。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張祺任工委書記,在極其艱難險惡的環境下,堅持地下工作崗位,緊緊依靠民眾,鞏固已有工運陣地,開闢鐵路、電信、造船等重點產業部門的工作。抗戰勝利前夕,組建上海工人地下軍,開展宣傳攻勢,作好迎接抗日勝利的各項工作。

解放戰爭時期,張祺繼續擔任中共上海工委書記,並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員。他結合實際,堅決貫徹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上海局、中共上海市委的指示,領導上海職工迅速組織起來,建立進步工會,在工人中擴大黨的隊伍,先後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和平民主運動和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擊退國民黨反動派猖狂進攻,積蓄和發展了革命力量。民國38年初,根據中共中央上海局指示開展反搬遷、反破壞、反屠殺的護廠護店迎接解放的鬥爭,為保護全市市政交通、工廠企業設施,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作出了重要貢獻。

上海解放後,張祺先後擔任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主席。他為組織工會、教育工人、發動全市工人克服困難,恢復上海經濟,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帶領各級工會組織進行撥亂反正,大力恢復和發揚工會密切聯繫民眾的優良傳統,增強工會的自身建設,在工作中起了重要的表率作用。1982年,他任中共上海市委顧問。1983年調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他晚年擔任中共上海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副主任和上海工人運動史料委員會主任,運用自己的歷史經驗和歷史知識,指導上海地方黨史、工運史的徵集、研究和編寫工作。經過8年的努力,完成了27萬字的工運史專著《上海工運紀事》,比較全面地、真實地敘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上海工人階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艱苦卓絕鬥爭進而取得勝利的歷程,是上海工人運動的一部重要史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