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高[武漢特大持槍殺人犯]

張明高[武漢特大持槍殺人犯]

張明高是武漢特大持槍殺人犯。1963年出生,身高1.70米左右,家住礄口區漢正街,

案情經歷

張明高[武漢特大持槍殺人犯] 張明高[武漢特大持槍殺人犯]

1989年12月12日清晨,某印刷廠工人張某離家上班,剛走到新華路電影院附近,一顆子彈從後面射穿他的胸膛。他來不及回頭看一眼兇手的模樣,便猝然倒地。

1990年4月19日,江漢區民族路槍聲再起,2名拿著貨款的某腳踏車廠業務員,被當街搶劫、殺害。

1991年的大年三十,武漢市發生了一起震驚世人的兇殺案,漢口某橡膠廠的三名經警被人殺死在值班室,並都被砍去了腦袋。……市公安局成立槍案指揮部,經縝密分析後,警方對主犯“畫像”:年齡25至30歲,身高1.67至1.70米,單眼皮,武漢口音,穿過白色“迪亞多娜”牌旅遊鞋、綠色“啄木鳥”牌夾克衫。

1991年11月20日晚,漢陽公安分局永豐派出所會議室里坐滿民警,五里墩村管段民警余良穩匯報:轄區唐家灣7號新來一個租住戶,情況可疑。租住戶名叫張明高,1963年出生,身高1.70米左右,家住礄口區漢正街,自稱是個體戶,其床底下有一雙“迪亞多娜”旅遊鞋和一隻棕色密碼箱。情況迅速傳到市公安局槍案指揮部,指揮部當即前移到永豐所。經仔細分析判斷,張明高被列為重大嫌疑對象,指揮部決定立即行動。

當晚9時許,房東在余良穩安排下,設計將房門敲開。就在房門打開瞬間,余良穩和12名民警一擁而上,撲向正欲掏槍的張明高,將他死死按在地上。一名民警從張明高的身上,搜出一支子彈已經上膛的“六四”式手槍。根據張的交代,警方隨後將犯罪集團成員宋建廉、熊宗壁、彭毅一網打盡。

仇恨社會的張明高,自1983年12月至1991年11月的8年間,夥同其發展的3名集團成員,先後持自製土銃和盜竊得來的軍用手槍,槍殺無辜、搶劫、盜竊,共作案36起,造成20餘人死傷,搶劫、盜竊財物達32萬餘元。這個橡膠廠我幾乎天天路過。

91年的那個時候晚上很早就沒有人跡了,張明高好像是假裝要進廠去洗澡,然後把讓3個經警互相綁住繩索,然後一個一個把腦袋給下了,裝在一個盒子裡的。蔡家田(花橋)當時還沒有發展大道,比今天的古田還落後。張明高是典型的貧民區里出來的孩子:“兄妹五人(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兩個妹妹),父親去世的那年(1978年),即輟學,半年後,在他15歲時,就不得不出來工作。

當時,一家五口,只有姐姐一人工作,一個月24元錢,負擔不了家裡的一切費用,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作為老二的張明高只好出來工作,要工作也不容易,因為他還太小,沒有辦法,只好求助父親的單位,剛開始,單位根本不理睬,找居委會,也沒有人來管。

兇殺現場 兇殺現場

最後,要求頂職,單位因其年齡不夠(不到16歲),拒絕了要求,後經過努力,廠里答應做了臨時工,共做了11個月的臨時工後經過做工作轉為正式工人。在轉為正式工的過程中,一切相關手續都是自己跑,年齡小,人員又不熟悉,遇到的困難可想而知,廠里的有關人員非但不聞不問,而且還出一副刁蠻相。年少時的張明高即產生了仇恨的心理。這個世界不公平,還體現在悼念死者也不公平。

在看父母的骨灰盒時,來的幾輛車下來的一群人,將其父母的骨灰盒推在一邊,心理非常不舒服。悼念回家時,買了半年肉吃麵,弟妹們吃得是那么的香,他們天真、顧皮,心理根本就沒有父母這么早地離開的痛苦,他們吃麵的饞相,仿佛父母還在一樣。張生活在痛苦之中,認為活著沒有意思。他接觸的單位,街坊,同學的家長,他們都沒有體現出人性善的一面,都不能吃虧,都愛占小便宜。

兇殺現場 兇殺現場

”聰明的漢口人張明高走上了歧途:“張明高開始實施下一步計畫。開始訓練自己的素質。一是身體素質,張開始注重身體的鍛鍊。二是意志素質,也就克服用槍殺人的恐懼心理。

張先後用土銃殺死了八個無辜者。1982年冬天,在武漢統一街,早上5時左右,朝一50歲的男子後腦部開槍,將其打死,這是張殺人犯罪生涯的開端。到1983年冬,張犯在花樓街、湖邊坊、西馬路、省郵電大院等地共殺死八人。由於土銃效果差,主要換子彈麻煩,張開始密謀搞武器。

張明高[武漢特大持槍殺人犯] 張明高[武漢特大持槍殺人犯]

並先後盜竊軍用手槍三支,就是利用這三支槍,製造了武漢市一系列的殺人、搶劫案,而且一乾就是十年,身背21條人命,傷人無數。為害之欠,實屬罕見。”張明高的頭腦和作風:“經濟不夠,密謀搶錢,搞到錢後,人力不夠,又開始物色人員,做其幫手。

張對同黨的物色,自有一套歪理,結婚有牽掛的不要。他曾經的同黨陳濟賢,一心想跟他一起“搞”,張明高說:“你有老婆,有孩子,不要亂搞,好好地過日子。”對於吸納進來的成員,還進行了培訓,要他們明確“目的”,以“事業”為重,要他們克服種種弊端和醜惡習慣。

為了自己的“事業”,張不結婚,也不近女色。“為了事業”,還不忘讀書學習,在租住屋中放有《中國地圖》,《孫子兵法》、《世界JC》、《三國演義》、《兵器知識》等。以孫子兵法中的一句“善戰者,以謀法而戰,而必勝。不善戰者,以戰而不勝,則必敗。”為座右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