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鈺

張敏鈺出生於1913年,台灣嘉新水泥集團創始人,慈善家。


張敏鈺,台灣嘉新水泥集團創始人,慈善家。
張敏鈺1913年10月出生在霞浦寶前村,1926年輟學後隨父母移居上海,當學徒、做跑街。後以5台手工織布機和借來的600元錢起家,創辦自己第一個企業——上海兆慶染織廠。1937年春,張敏鈺與信記棉布行合夥創辦設備先進的悅新紡織廠,並任廠長。1949年4月,移居台灣。先後創辦中國悅新染織股份有限公司、大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嘉和麵粉廠等。1954年又與人合建台灣第一家純民營水泥公司——嘉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任總經理兼常務董事長。1955年11月,嘉新水泥公司在台灣岡山破土建造,經過30多年艱苦奮鬥,至1988年他辭去嘉新水泥集團公司董事長職務時,公司資產已由最初的0.24億元增至69.96億元新台幣,下屬企業20多家,成為台灣水泥業的“老三”。
1995年,他投資2.85億美元,在江蘇句容市建造一座年產190萬噸的“京陽”水泥有限公司,於1997年12月正式投產(後該公司年產量又增至256萬噸。1997年,張敏鈺又在上海黃浦江畔建造國內首家散裝水泥中轉配置廠——上海嘉新港輝有限公司,於1999年4月正式開業,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中轉站。
張敏鈺在積累財富的同時,也為中國的教育科技事業作出積極貢獻。1963年,他捐巨資在台灣建立嘉新文化基金會及嘉新體育獎,邀著名學者王雲五先生(四角號碼發明者,曾在台灣從政)任董事長,並請辜振甫等各界名人組成董事會。獲此第一屆、第二屆特殊貢獻獎的分別是美籍華人物理學家吳健雄博士和台灣科技泰斗吳大猷博士。據統計,自創立至今,已累計為10多萬學子發放了獎金,因而被受獎者奉為“中國的諾貝爾”。同時又為北侖家鄉的教育事業和公益事業捐資1600萬元,興辦了28個項目,深受家鄉人民的稱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