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風俗各族風俗習慣

壯 族

壯族與古“百越”人有密切的淵源關係。本世紀初創製了壯文。壯族以農業為主,擅長種植水稻。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人口約15489630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文山等地,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 、“僮”。解放後稱“僮”。1965年改族名為“壯族”。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1955年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 。1957年《壯文方案》被國務院批准,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自己的戲--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三月三和歌圩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壯語叫“窩埠坡”“雙龍垌”。意為到田間或岩洞外唱的歌。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擇配為主要內容; 夜歌圩在村子裡,主要唱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除農曆三月初三,春節、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滿月、喬遷等時節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趕圩路上歌逢對手時,也可形成臨時歌圩。其起源有多種傳說,一說劉三姐發明山歌,眾人爭相傳唱,逐漸衍成歌圩; 一說為娛神,除災驅疫; 一說為紀念一對堅貞情侶。歌圩節前,人們要備好五色飯和彩蛋,姑娘們還要趕製繡球。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們都穿節日盛裝,男攜禮物,女揣繡球,成群結隊前往。有的抬著劉三姐神像繞行歌圩一周,才開始對歌。有的則由姑娘們搭起五彩繡棚,待小伙子到來,邊對歌、邊審度對方人品、才華。有的是男女對列,姑娘向意中人拋出繡球,對方如果中意,就在繡球上綁上禮物,擲還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願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邊蛋讓他碰,不願,就整個握住。還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約還球時舉行山歌比賽,如乙村輸了,彩球不準送還,來年繼續比賽,直到唱贏為止。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已將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定為壯族歌節,逐漸發展成“三月三”文化藝術節。1989年廣西第3屆“三月三”文化藝術節在桂林舉行,把文化、經濟交流同旅遊結合起來,收效良好。

乾欄
也叫木樓、吊腳樓。壯、侗、瑤、苗、漢都有。多為兩層。上層一般為3天間或5開間,住人。下層為木樓柱腳,多用竹片、木板鑲拼為牆,可作畜廄,或堆放農具、柴火、雜物。有的還有閣樓及附屬建築。一般乾欄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開闊,採光也好。一個寨子一個群落,整體肜去,既雄偉又壯觀。有些村寨,家家相通,連成一體,就像一個大家庭。居室格局,各族自有特點。龍勝縣龍脊鄉壯族乾欄,以神龕為中心,神龕後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門與家公房相通。主婦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廳堂右側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樓梯旁,便於她們與小伙子們交往。這種布局的最大特點,是夫妻異室,沿襲了古俗。現在的乾欄,內部結構略有變化,但基本格局不變。

牛魂節
時在農曆四月初八。又稱脫軛節,流行在桂北龍勝一帶壯族山村。傳說這天是牛王誕辰。要給牛脫軛,刷洗身子,放牧到水草豐美的地方。牛欄要打掃乾淨,鋪上乾爽稻草。不準役使,更不準鞭打,還要給牛唱山歌,餵烏米飯。過去有些寨子裡還建有牛魔王廟,過節這天,要殺豬祭祀,村民們在廟裡聚餐。當地流行一個傳說:當初陸地只有岩石、黃沙,牛王奉命下凡播種百草,原定跨3步撒一把草萬,牛王記錯了,變成跨一步撒3把,使得大地百草叢生,連莊稼都長滿野草。天帝大怒,罰牛王下人間吃掉百草。但天帝並沒有忘記它,每當它生日,便派牛魔王下凡看望、佑護牛王和它的子孫,為它們滅病去災,由此便建起了牛魔王廟。牛魂節表現了壯族人民對耕牛的愛護和對農業豐收的期望。

壯姑夏裝
龍勝縣龍脊一帶壯族姑娘的傳統夏裝,上白下青,用料多為細棉布,現在也有用絹和洛綸的。上衣款式為平領、對襟、中袖。中襟綴兩隻布扣,手工精巧,有蝴蝶形、菱形等樣式。袖筒中腰和袖口繡有“花欄桿”,用絲和配色極為講究,花形也多種多樣。衣衫腰身部位比較寬鬆。褲子為青色,寬筒,褲筒中腰也鑲有兩道寬約一寸的“花欄桿”,多為鍛帶加繡花色。壯姑穿上這套衣裳,配上線底細花胸圍和方形法淨印花頭巾,耳掛串珠環,腕戴白銀鐲,走在鄉間路上,給人以瀟灑、自然、和諧的內蘊美感。

壯族婚俗
桂林地區龍勝縣龍脊一帶壯族,結婚時有背新娘、砍梯、拆橋、對歌等獨特婚俗。新娘出嫁時,通常由一個父母健在、子女雙全的男子或者由姑娘的父親,背著出門,叫做背新娘。背時,要脫去新娘的鞋,到門外才給穿上,表示她腳印已經出門,日後一心向著夫家。也暗示姑娘離家並不情願,是讓人背走的。新娘出夫家,不坐轎,由十幾位伴娘和歌手陪送。嫁送中必須有給新郎的一雙鞋、一套衣服,給家婆、伯娘各人一塊胸圍,給家公、伯伯各人一條腰帶。新娘到達夫家,要踏著臨時搭的竹梯上樓,再走過為她架的“新橋”進入洞房。她登完竹梯,一位父母健在的男青年立即將竹梯砍斷。進入洞房,後面又立即有人拆去“新橋”。“砍梯”、“拆橋”,表示新娘後路已斷,今生永落夫家,生育子女,創家立業,也寓意新人結合,如意美滿,白頭偕老,永不變心。晚上,伴娘和歌手要與寨上小伙子們對歌。新娘次日回門,新郎當日或次日接回。晚上伴娘和歌手又要與寨上小伙子對歌,連唱3夜,有茶歌、讚歌、情歌等等。有些青年通過這種機緣機中了意中人。壯族青年傳統的體育文娛活動,和表達愛情意願的獨特方式。繡球有圓形、方形、菱形,有的還做成各種動物形狀。上端有條彩帶,下端系一束尺多長的彩絲穗子,球內填充谷糠或棉籽,大小不一,輕重不等,一般不超過一斤。比賽時,男女相向分列兩隊,各有一裁判。一方起拋,球落對方場內,接不住的,要罰唱歌或表演節目。再輪換拋球。繡球作為愛情信物時,拋法又不相同。有的是在對歌時,姑娘趁無人注意悄悄地送給意中人,對方則以手帕、毛巾之類物品回贈,兩人繼續對唱下去,藉以增進了解。有的是姑娘看中了誰,便定點拋過去,對方如亦有情意,即繫上禮物,還拋過來。繡球能打開雙方心扉,為彼此的進一步接觸、了解,創造條件。

拋繡球
壯族青年傳統的體育文娛活動,和表達愛情意願的獨特方式。繡球有圓形、方形、菱形,有的還做成各種動物形狀。上端有條彩帶,下端系一束尺多長的彩絲穗子,球內填充谷糠或棉籽,大小不一,輕重不等,一般不超過一斤。比賽時,男女相向分列兩隊,各有一裁判。一方起拋,球落對方場內,接不住的,要罰唱歌或表演節目。再輪換拋球。繡球作為愛情信物時,拋法又不相同。有的是在對歌時,姑娘趁無人注意悄悄地送給意中人,對方則以手帕、毛巾之類物品回贈,兩人繼續對唱下去,藉以增進了解。有的是姑娘看中了誰,便定點拋過去,對方如亦有情意,即繫上禮物,還拋過來。繡球能打開雙方心扉,為彼此的進一步接觸、了解,創造條件。

夜婚
桂北部分壯族地區婚俗。也稱火把婚。婚期晚上,新郎帶二三十人,點著火把,邊走邊唱,直往女家。到女家村寨邊,先與新娘女伴對歌,一般總是讓男方贏,男方再派一口齒伶俐的小伙子進寨,走近女方家門,又被姑娘們攔住,用歌聲盤問,對答無誤,才準進門迎親。新娘上路,由二三十位女伴陪送,一路上邊走邊與迎親男青年們對歌,在歌聲笑聲中,簇擁新娘,到達男家拜堂成親。新人進洞房後,男女青年繼續對歌,直到天明。通過對歌,他們互相認識、了解,有的交上朋友。進而締結夫妻良緣。

瑤 族
瑤族共有200萬人,主要分布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和江西等省區。瑤族先民歷史上居住於長江流域,遠在秦漢時期,瑤族是長沙武陵蠻(又稱五溪蠻)的一部分。南遷後,有的又向西南山區移動,於是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局面。瑤族居住地區多為亞熱帶,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間,村寨坐落周圍,竹木疊翠,風景秀麗。因其生產方式、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不同特點而有多種自稱和他稱。如:盤瑤、茶山瑤、山子瑤、坳瑤、花籃瑤、白褲瑤、紅頭瑤等,多達20多個支系。新中國成立後,瑤族成了他們的統稱。瑤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由於長期與漢、壯、苗等族接觸,各地瑤族一般又兼通漢語,部分兼通壯語和苗語。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數瑤族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狩獵、捕魚和農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瑤錦、瑤服,古老的傳說,動聽的瑤歌,優美的舞蹈,獨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打旗公
龍勝縣泗水鄉紅瑤傳統民俗活動。時在農曆五月十五日。傳說當年朝廷官兵(旗公)經常對瑤族同胞進行敲詐勒索,進村闖寨大肆搔擾。為了有效抗 擊,每當這時,瑤族青壯年都上山去準備木頭石塊,老少則留在寨里迷惑、引誘敵人。待敵人到了路口,就派腳程最快的小孩子上山報信,山上立郎滾下木頭扔下石塊,打得敵人抱頭鼠竄。為慶祝勝利,以後每年都舉行打旗公活動。屆時,選幾個壯年男子扛著旗充當“旗公”,讓寨里13歲以下的男孩,守在“旗公”心經路口,並設定關卡。“旗公”一到,孩子們一齊砸泥巴,打得他們落荒而逃,孩子們尾隨窮追,最後凱鏇而歸。這個活動,能培養下一代人勇御強敵的大無畏精神。

趕山圍獵
桂林地區龍勝縣瑤族狩獵習俗。過去,趕山前要祭山神,祈求保佑狩獵順利、人員安全。有些則行“偷雞”祭“媒山”儀式,據說讓雞主人臭罵一頓,更加吉利。到圍獵點後,獵手們設卡、分散包圍,同時放獵狗搜尋。發現野獸,獵狗狂吠報警,守卡獵手迅速做好準備,伺機出擊。這種辦法也叫“圍廠”,一次“圍廠”落空,再行組織,直至獵獲為止。過去,如果獵獲的是老虎、豹子、野豬等兇猛動物,便立即開膛,並吮吸獸血,據說能增強男子漢的精血和陽剛之氣。“圍廠”結束要吹“收山”號角,朝天鳴槍,慶祝勝利。抬回獵物,見者有份。被偷過雞的主人也會得到加倍補償。

長鼓舞
長鼓,又稱黃泥鼓。長鼓舞是瑤族傳統舞蹈。長鼓多用燕脂木製成,長約2尺5寸,兩端粗,中間細如蜂腰。鼓身繪有花鳥或龍鳳圖案。有些長鼓,兩端和腰部系有銅鈴,起舞時,鼓聲咚咚,鈴聲噹噹,組成“和弦”。形式有雙人舞、4人舞和集體舞等。舞者腿扎綁帶,身著短裝,肩挎長鼓,雙手擊拍,時而曼步輕舞,時而跳躍急轉,鼓聲伴隨舞姿,時徐時疾,使人眼花繚亂,心神振奮。長鼓舞歷史悠久。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說:“饒鼓,瑤人樂,狀如腰鼓,腔長倍之,上銳下侈,亦以皮(main蠻)植於地,坐拊之,”傳說瑤族祖先盤瓠,被兇猛的羚羊撞下山崖而死,後人便用羚羊皮做鼓面,舞時揮掌擊打,以示對羚羊的仇恨和對祖先的紀念。長鼓和長鼓舞有時用於瑤胞唱盤王歌時的伴奏和伴舞。

唱盤王歌
桂北盤瑤舉行婚禮時唱的歌。盤瑤是瑤族一個支系,信奉盤王。相傳他們的祖先為了謀生,“漂洋過海又過江”,走了3個月,船還在海中央,驚濤駭浪中,想到了盤王。他們向他祈禱,求他降福,誠心感動了盤王,風停浪息,行船兩日便到了彼岸。從此訂下男女青年舉行婚禮時,必須唱盤王歌、還盤王願的規矩。盤王歌由師公和伴娘帶領6位盛裝童男童女同唱,時而在堂屋裡繞圈,時而到屋外邊行邊唱。先唱盤王開天闢地,再唱盤王繁衍子孫,後唱盤王如何保佑歷代祖先安居樂業。盤王歌不僅婚禮上唱,盤王誕辰和一些節日也唱。唱歌時用鐃鈸、笛、響板和長鼓等樂器伴奏。這是酬神還願,也是對子孫後代進行民族歷史教育。

禁風節
桂林市臨桂縣廟坪瑤鏇傳統節日。時在農曆正月二十日。傳說遠古時,風神發怒,村寨受災。有神仙指點眾人,正月二十日禁聲禁風,祭祀風神,果然靈驗,這一天便成了禁風節。節前,人們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壓在田頭屋角,掛上屋檐。節期,禁止一切聲音,連晾衣服也只能鋪在草地上,為了避免人來人往弄出聲響,全寨人都離家到廟坪圩去過節。節日活動多姿多彩,敲鑼打鼓,舞獅唱戲,夜幕降臨時,對唱山歌。這個原是禁聲禁風的日子,變成廟坪圩一次歡樂的盛會。反映了瑤族同胞沿襲至今的自然崇拜遺風。

苗 族

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手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六練草鞋
苗族姑娘贈給情人的一種信物。通常草鞋只有四練,送給情人的第一雙草鞋要有六練。相傳很久以前,有位苗女送給情人一雙四練草鞋,不久發現那草鞋仍在她家屋邊,情人離她而去。苗女很傷心。後來她與另一青年定情,送他一雙精心編制的六練草鞋,結婚後,恩恩愛愛,白頭偕老。六練草鞋是在4根經練的基礎上加兩根經練,都用棕絲搓就,鞋板用禾稈編織,股股均勻細密,還可以編出花色,鞋耳用青麻做成,穿在腳上既軟和又好看。

對歌十八規
苗族約定俗成的對歌規矩。若亂了規矩,會遭到嘲笑或被逐出歌場。如婚禮上,要互唱讚歌,也可以唱歷史故事、傳說、天文、地理。長輩們退場後,方可唱些情歌,但要唱得含蓄。離去時要唱辭別歌。小伙子與姑娘對唱時,即使產生感情,也不能當眾給姑娘信物。喜酒席上,一般不唱謎歌,因為唱謎歌容易互相鬥嘴鬥氣,影響喜秋氣氛。野外對歌,男青年不能邀已婚婦女或已有情人的姑娘,被錯邀的,女方可以負約,如同時收到信物,要及時退還男方。路遇對歌,要有問有答,如一方有急事趕路,也要邊走邊唱,用歌聲表示歉意和謝意等等。

走寨
  苗族男女青年間的一種社交方式。在有月光的晚上進行,故又稱“踩月亮”。每當月明之夜,小伙子們三五成群,彈琴吹簫,走村串寨,找姑娘們對歌、閒聊。姑娘們則三三兩兩聚在某家木樓,紡紗織布,說說笑笑。聽到小伙子走寨的琴聲,說笑停止,只有紡紗車在不停地轉。小伙子聽到紡車知道姑娘們在等待,便輕輕地走上樓,坐在火塘邊彈琴吹簫,姑娘們和唱。如果雙方有意,就單獨對唱,直到雄雞三唱,意猶未盡。這時,小伙子可向姑娘公開表達愛慕之情,姑娘則不輕易點頭。過幾天,姑娘會邀幾位知心女友,到小伙子家附近一塊向陽坡地上挖地,小伙子趕來一起挖,就算搭起了愛情之橋。陽春三月,兩人又相約到挖過的地里播種;秋天又雙雙去收穫,採摘愛情之果,並且報告雙方父母,商量訂下婚期。走寨期間,父母兄長都不干涉姑娘的交友自由。

斗馬和賽馬
斗馬和賽馬是苗族喜愛的文體活動。每年中稻插完後,一般是農曆六月初六,人們都舉行斗馬和賽馬,高高六六地預祝五穀豐收。

苗年
苗族傳統節日。無統一節期,一般在農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醜(牛)亥(豬)日。桂北苗族則在農曆十二月。節日早起開門後,要放鞭炮或用鳥銃對天連放3炮,以示吉慶。節日期間,人們走親訪友,互致祝賀。有些地方還舉行盛大的鬥牛、賽馬活動。蘆笙踩堂是苗家年節的傳統娛樂,男青年們組成蘆笙隊,大小蘆笙一齊吹響,幾里外都能聽到。蘆笙音調悠揚,輕快宏亮,振奮人心,充滿活力。姑娘們著節日盛裝,頭戴龍鳳銀角、銀簪、銀梳,踏著笙歌節拍,翩翩起舞。通過踩堂,男女青年自由選擇情侶,蘆笙吹得出色的後生,很快會贏得姑娘的青睞,得到純潔的愛情。

“遊方”和賽蘆笙
“遊方”,又叫趕坡會。苗族男女青年開展社交活動的傳統方式。時在農曆正月初三至初五。男青年身背蘆笙,女青年滿身銀飾,歡歡喜喜齊集“遊方”坡上,一聲鑼鼓響過,笙歌齊奏,在姑娘們的美目流盼下,笙手們一個個使出絕技,前轉後跳,跨躍騰挪,節奏輕快,舞姿雄勁。姑娘們一邊踏著樂聲曼舞,一邊注視笙手,選擇中意的人,看準了,便走上前去,在小伙子的蘆笙上繫上一條彩帶,並且手牽彩帶,伴著蘆笙起舞。暮色降臨,“遊方”坡上,濃蔭掩映處,對對情侶或喁喁私語,或對唱山歌,或互贈信物。“遊方”不限於特定節日,農閒或其他時節也會舉行,不過範圍不大,只限本寨男女青年參加。

回 族

開齋節
  回族宗教節日。時在伊斯蘭曆十月一日,是穆斯林慶祝齋月齋功勝利的日子。據《古蘭經》規定,成年穆斯林每年都要守齋一個月。守齋期間,每天日出前吃完封齋飯,日出到日落,不準吃喝,還要戒菸和克制私慾,以示篤信真主。老弱病幼可不守齋,但也要儘量節制飲食。齋月過後第一天,是開齋節。這天回族同胞身穿節日服裝,齊集清真寺,參加會禮儀式和開齋會餐。各家各戶都置辦節日菜餚,合家團聚歡宴。政府還供應特殊商品,支持回族同胞過好開齋節。

公棺深葬
回族喪葬習俗。公棺,回胞俗稱“經匣”,放置在清真寺。每當病人臨終,要請阿訇到家裡念經。逝世後,給死者沐浴,念古蘭經,穿衣裳,裹白布,塗香料,入棺。一般採取速葬。墓穴深一到兩米、寬一米、長兩米多。公棺抬至墓地,阿訇念完經,將屍體取出放進墓穴,死者臉必須朝向聖地麥加。蓋好木板或石板,再壘土填平,圈好墳園,葬儀便算結束。

古爾邦節
回族宗教節日。時在伊斯蘭曆太陰年十二月十日。節日之前,家家要打掃庭院。當天,齊集清真寺會餐。宴罷,互贈油香,互致祝福。據說,伊斯蘭教先知易卜拉欣夜夢真主安拉,囑他宰殺兒子易斯瑪爾,以表虔誠。當易卜拉欣遵囑向兒子舉刀時,安拉派來特使牽一隻羊到易卜拉欣面前,讓他以羊代子。從此以後,每到古爾邦節便宰羊,故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

聖紀節
回族宗教節日。時在伊斯蘭曆太陰年三月十二日。相傳是為了紀念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與開齋節、古爾邦節並稱為回族三大節日。是日,清真寺裝飾一新,回胞齊集清真寺會禮,聽阿訇念經、講經、贊聖,並互致祝福和節日問候。

侗 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黎平、從江、榕江、天柱、錦屏,湖南的新晃、靖縣、通道和廣西的三江、龍勝等縣。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多信仰神,崇拜自然物。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木。以生產魚粳稻為主,善種稻田養魚。林業以產杉木著稱。侗族有自已的語言,多通漢語。原無文字,1958年設計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已的民間戲曲——侗戲。侗族的簫與笛是中國傳統的樂器之一。侗族還以建築藝術見長。每個寨子都有造型別致的木樓。這種不用一釘一鉚的木結構建築吸收了中國古代亭台、樓閣建築的部分精髓。

“月也”和攔路歌
“月也”,侗語,意為集體出訪做客。侗族傳統交際聯誼活動。時在農曆正月和八月。攔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時唱的歌,多用於“月也”場合。“月也”時間長短由內容決定,參加人數一般是一家一名代表。由寨中有威望的人率領,集體到某友好村寨拜訪。甲寨客人快到乙寨時,乙寨眾人要到寨口迎接,同時用日常生產工具或生活用具等,設定重重路障,雙方擺開歌陣,對唱攔路歌。主隊用歌提問,客隊用歌回答,答對一次撤除一個路障。如答錯,客隊就燃放鞭炮,表示歉意和敬意,主隊就盡撤路障,迎客入寨,參加豐富多彩的聯歡活動,如演侗戲、唱侗歌、舞龍舞獅、賽蘆笙,等等。“月也”結束,主寨又集結隊伍歡送客人,送至寨口又唱攔路歌,表示挽留。彼此別情依依,表現了同胞之間的團結友愛情誼。

定親茶
龍勝縣侗族婚俗。侗族青年情投意合、互贈信物,確定戀愛關係,送過訂親茶,才正式向社會公開。男方要準備糯米粑粑、米花和酒菜,請舅爺或叔叔送至女家。酒席上,由男方親人向言方父母介紹男青年的性格、人品等情況,女方家裡人也介紹女青年的情況。此後,男女雙方都要恪守諾言,不能隨意悔婚。

引路郎 
替新廊接引新娘的男子。侗家特有婚俗。由家庭四世同堂、人丁興旺、被本寨鄉親公認為最幸運的人擔任。婚期前一天,引路郎帶上一應禮品前往女家。睡到雞叫頭遍,寨上姑娘把嫁娘鬧醒,起來打粉腸油茶,姑娘們吃飽喝足,才放新娘出門。引路郎要機智靈敏,能說會道,不怕詰難。姑娘們越鬧得歡,越證明新娘最合群,新娘的親屬就越高興。喝粉腸油茶,寓意新娘出家,姐妹們牽腸掛肚,心連著心。

打油茶
侗族飲食習俗。桂北其他各族也有。用茶葉、包穀或糯米炒香、熬煮取汁與糍杷、黃豆、花生等配製而成。吃時加薑絲、蔥花、胡椒粉、魚腥草等佐料。還有打蝦米、魚崽、粉腸、豬肝、瘦肉等葷油茶的。“有客到我家,不敬清茶敬油茶”,是侗家的規矩。打油茶時,主、客圍坐火塘,主婦負責烹調、送茶。第一碗必須端給貴客或長輩。主人說聲請,客人方可飲用。連喝4碗,是表示對主人的最大尊敬。農曆九月十五日,侗族青年走寨時,更興喝油茶,要連喝15碗,邊喝邊對歌。油茶能提神、祛風濕、防治感冒、增進食慾,有很好的保健、醫療作用。

花炮節
侗族傳統民俗節日,也是一項競技性體育活動。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傳說來源於100多年前的一次款會活動。當時為使款會增加排列氣氛,放了三聲鐵炮。一聲炮響,綁著紅布條的鐵環衝上雲天,鐵環落下時人們競相爭論,得到的就是第一。依次有第二、第三。現在以村寨為單位組織搶炮隊,各隊抬著炮具、獎品、禮物在圩鎮遊行一周,再依次進入炮場。仍放三炮,第一炮表示人丁興旺,第二炮是恭喜發財,第三炮是五穀豐登。司炮員點燃土炮,鐵環衝上高空,隊員們緊盯鐵環,縱躍搶接,到手後即傳給隊友或機敏地越過圍搶人群,衝出圈外,就算勝利。如此再三。花炮活動結束後,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蘆笙,跳舞。入夜,篝火處處,唱侗戲的,自由對歌的,一片歡聲笑語。

送春牛
侗族傳統習俗,時在農曆立春日。這天,家家修整、打歸牛欄,用嫩草、糯米酒飯餵牛。晚上舞“春牛”。用竹篾做骨架上面糊紙,做成牛頭,用灰布綴以棉絨做牛身,上掛一朵大紅花。2人提著書有“立春”二字的大燈籠引路,2人合舞“春牛”,緊隨後面是一群桃擔荷鋤的青壯年,邊走邊表演各種耕耘動作,如驅牛耕地、挖泥耙田、送肥、捉害蟲等,舞姿簡樸粗獷,很有生活氣息。

換燈帶
侗家婚俗。新娘出嫁前夕,雞叫第3遍,引路郎將新郎家的燈籠掛在新娘房門上,連催3次,新娘依依不捨地走出房門。隨引路郎上路前,新娘剪下燈籠的草繩,掏出早已編好的花絲帶繫上,表示她的心和新郎已經相連。青少年,在這天集體祭掃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輩墳墓,緬懷先輩業績,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舉於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清明時節,春意盎然,城市人們喜歡趁此良辰佳日,遠足踏青,尤其愛上堯山,賞花,登攀,或進行野餐。清明節的傳統食品是粽子、粉蒸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