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陽江市文廣新局

廣東省陽江市文廣新局錄屬於廣東省陽江市,前身為陽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職責是擬訂文化體育藝術、新聞出版、著作權、廣播電影電視和文物等行業的發展規劃、管理辦法和規範性檔案並組織實施。

機構概況

根據《中共陽江市委陽江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陽江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陽辦發[2009]14號)精神,陽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加掛陽江市體育局、陽江市著作權局牌子,與陽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合置辦公。陽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是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的工作部門,承擔著文化體育藝術、文物、新聞出版、著作權、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的管理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等重要職能,擔負著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文化體育藝術、新聞出版、著作權、廣播電影電視和文物等產業發展,依法管理文化體育廣電新聞出版行業,構建“文化名城”,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文化體育條件等重要使命。局內設辦公室(機關黨委辦公室)、產業與政策法規科、文化藝術科、文體市場管理科、文物科、民眾體育科、競技體育科、廣播電影電視科、新聞出版(著作權)科、創聯室十個科室及設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直屬機構,下轄市文化館、市圖書館、市博物館、市文體活動中心、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和市體育運動學校。

近年來,市文化體育事業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快速發展的地區經濟,文化體育事業獲得長足進展。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體育館、文化藝術中心、水上活動中心、帆板訓練基地、美術館、體育運動學校等大型文體設施相繼落成,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文化站、文化室、農家書屋、田徑場、籃球場、健身廣場等文體服務陣地不斷拓展,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送書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持續開展,初步建立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以民間民俗藝術花會、風箏會等為品牌的大型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民眾參與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的氛圍深厚;文化體育廣電新聞出版產業繁榮發展,行業管理規範有序;帆板帆船項目優勢突顯,競技體育競爭力提升;陽江學宮等申報成為省級文保單位,陽江漆藝獲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文博事業有新突破。“大文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領導分工

姓名 職務 工 作 分 工 情 況
譚忠健 黨組書記、局長 主持局的全面工作。
李 彪 黨組成員、市文聯主席 負責市文化藝術界聯合會日常工作,分管創聯室工作。
許 強 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管文體市場管理科、市文體活動中心工作。
謝聖略 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管文物科、新聞出版科(著作權科)、市博物館、市美術館工作。
關  璇 副局長 分管產業與政策法規科、市圖書館工作。
梁華森 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管文化藝術科、廣播電影電視科、市文化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工作。
唐慶躍 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管競技體育科、市體校工作。
黃  鋼 黨組成員、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 分管文化體育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主持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日常工作、市“掃黃打非”辦、市文管辦工作。
徐宗校 調研員 分管民眾體育科工作。
張萬星 副調研員 兼任市博物館館長。
嚴李華 副調研員 分管辦公室、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工作。

機構職能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文化體育藝術、新聞出版、著作權、廣播電影電視和文物工作等的法律法規規定規章和政策;擬訂文化體育藝術、新聞出版、著作權、廣播電影電視和文物等行業的發展規劃、管理辦法和規範性檔案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文化體育藝術、新聞出版、著作權、廣播電影電視和文物行業的管理;協調指導文化體育藝術、新聞出版、著作權、廣播電影電視和文物等產業發展。

(三)承擔對全市重大文化體育活動以及從事文化體育經營項目和演藝活動機構的監管責任;承擔對廣播電影電視、信息網路、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的視聽節目以及從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製作的機構的監管責任;承擔對出版物內容、出版活動和印刷複製市場、發行市場以及從事出版活動的機構的監管責任。

(四)承擔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管理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維護、承傳和利用職責。

(五)負責推進全民健身計畫,組織指導監督體育訓練競賽工作。

(六)監督檢查、指導、協調和依法承擔文化體育藝術、新聞出版、著作權、廣播電影電視和文物等行政執法工作。

(七)貫徹執行黨的文藝路線、方針和政策,指導各協會開展研討活動,充分發揮文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繫文藝界的橋樑紐帶作用。

(八)組織開展文化體育藝術、新聞出版、著作權、廣播電影電視和文物行業的對外交流與合作。

(九)承辦市人民政府和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