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藥物心劑型重點實驗室

中藥現代藥物和化學藥物的新劑型及新技術。 醫藥健康產業化技術開發:為醫藥企業提供中試、大生產技術服務及新項目的投資研究。 項目包括控緩釋製劑、中藥新藥、生物工程藥物、仿製藥等。

概況

廣東省藥物新劑型重點實驗室的前身為廣東省藥物控釋製劑重點實驗室,成立於1996年,依託於廣東藥學院,1998年通過驗收,2004年通過二期建設項目立項。下設藥物製劑實驗室、中心實驗室、藥理室、藥物分子設計實驗室、中藥實驗室、生物製藥實驗室等。先後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和廳局級研究項目多項,並有多個項目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先後開發、轉讓國家級新藥多個。部分新藥經轉讓後,給生產企業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

研究方向

  • 控/緩釋製劑的研究與開發
  • 中藥現代藥物和化學藥物的新劑型及新技術。
  • 醫藥健康產業化技術開發。
  • 研究內容

  • 控/緩釋製劑的研究與開發:全球採用新型給藥方式的重鎊炸彈藥物中,70%以上藥物採用控緩釋製劑的形式,全球口服控緩釋製劑市場規模為216億美元(2002年)。研究藥物新劑型旨在減少用藥次數、提高藥物的療效、減少副作用,擴大市場,開發新產品及相關技術,與我國知名的大公司緊密結合,進行工業化程度的開發,已形成了該實驗室的特色和優勢。近期重點發展的優勢劑型(緩控釋片、緩控釋小丸、緩控釋膠囊、透皮貼劑)上進行套用性研究,進一步開展液體緩控釋製劑(脂質體、微球、微囊),重點的研究領域在心血管類,抗衰老,呼吸道,抗感染等.提高我省醫藥新劑型的水平
  • 中藥現代藥物和化學藥物的新劑型及新技術:中藥現代化引入先進的製劑技術和藥物釋放技術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藥物釋放是中藥製劑現代化的瓶頸。近幾年開發的新劑型:滴丸、軟膠囊、小丸劑、緩釋製劑、注射劑、速崩片、凍乾片、分散片等多種新劑型。重點的研究領域在心血管類,抗腫瘤,抗衰老,呼吸道,抗感染,抗病毒等。
  • 醫藥健康產業化技術開發:為醫藥企業提供中試、大生產技術服務及新項目的投資研究。
  • 近期目標

  • 建成符合GMP、GLP條件的固體和液體新藥製劑實驗室和中試車間;
  • 三年取得6項以上新藥製劑臨床批件或生產批件;
  • 三年可獲專利授權或受理3-5項;
  • 三年可出論文集50-60篇;
  • 三年可出版專著3-5部;
  • 建設適應醫藥企業和科技人員創業發展需要的開放式技術支撐服務體系;
  • 藥物研發的高級人才的培養基地,三年可培養碩士生60-80名;
  • 經濟效益可達1000萬。
  • 中長期目標

  • 生物技術藥物和基因重組藥物的製劑基礎研究及套用:由於生物製品和基因工程產品多是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結構,其有效性依賴於脆弱的三維空間結構。因此,產品往往面臨著眾多的藥物釋放問題,如產品穩定性、體內酶系降解、消化道環境的破壞、極低的生物利用度等。現代藥劑學中的脂質體技術、油脂微囊技術、納米技術、緩釋靶向技術、以及口服、透皮、黏膜吸收和吸入劑等新技術與給藥途徑,能較好地解決生物製劑的不穩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並因此而日漸活躍在生物製品領域,取得多個突破。
  • 繼續發展控緩製劑的技術優勢:在現已開展的固體控緩製劑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新型的控緩製劑,如脈衝控緩製劑,磁性控緩製劑,滲透泵片,靶向性的控緩製劑(結腸定位,直接靶向,PH依賴,時間依賴等)。
  • 與醫藥公司加強進一步的技術合作。
  • 另建立3-5個碩士點,每年培養20-30名碩士生,為創建藥劑的博士點努力。
  • 實驗室主任簡介

    實驗室主任朱家勇教授,1988年畢業於蘇州醫學院,獲醫學碩士學位。1999~2000,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訪問學者。中國預防醫學會醫學寄生蟲學會理事、廣東省熱帶病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寄生蟲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顧問、香港中藥學會顧問、《中國藥學年鑑》副主編、《藥學教育》編委、《中國藥科大學學報》特約編委。發表論文70餘篇,參編學術著作3部,分別獲省(廳)、市級科技進步獎3項。承擔及參加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衛生部科研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教育廳、衛生廳科研項目、廣州市科技局科技攻關項目等15項(次)。

    開放課題簡介

    與國內多個高等院校、科研單位、製藥企業、開發公司開展了多項科研新藥項目。項目包括控緩釋製劑、中藥新藥、生物工程藥物、仿製藥等。合作單位有: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市醫藥工業研究所、默克-雅柏(中國)藥業有限公司、廣州光華藥業有限公司、廣東高盛醫藥開發公司、廣東省口腔醫院、廣東省中醫研究所、廣東一方藥業有限公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