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城大學生郵局

作為廣東高校集郵界的核心,廣州大學城大學生郵局成立於2005年11月27日。由廣州市南區郵政局領導,是廣東省集郵協會、廣州市集郵協會具體指導下的一個郵政服務機構。現今,郵局成員包括廣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七所高校集郵協會。郵局每年換屆一次,由各校集郵協會代表進行民主選舉,選出局長一名、副局長兩名。
廣州大學城大學生郵局以服務民眾,開展形式多樣集郵活動;服務郵政,宣傳郵政為宗旨;以弘揚集郵文化,普及集郵知識,加強廣州大學城各高校集郵協會的交流與協作,以促進高校集郵的共同發展為己任。同時,我局以“創建全國一流大學生郵局”為目標,進一步發揮郵局的橋樑紐帶作用和郵局成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促進廣州大學城地區集郵文化的蓬勃發展。
多年來,我局的工作核心是強化成員高校郵協建設,盡最大努力為成員提供資源共享,配合成員開展工作。當成員高校開展活動遇到困難,我局都盡力為其提供幫助。同時,我局還建立了“表彰先進”的評比激勵機制,努力輔助成員高校向“集郵先進”靠攏。先進的激勵機制,使郵局各郵協成員的整體素質發生質的飛躍。如廣州大學集郵協會勇奪全國高校百優學生社團,並與廣東工業大學集郵協會攜手共獲“廣東省先進高校集郵組織”等等。並且,在數次的省市集郵活動中,我局成員屢奪先進集體、組織獎等團體榮譽。各種團體榮譽的獲得,表明了我局的工作核心方向的正確性及合理性。
在堅持我局工作核心的同時,我局還強力打造大學城集郵活動品牌。根據廣州大學城優越的校園環境,我們建立了“廣州大學城書信節”、“廣州大學城高校集郵巡迴郵展”、“愛心助學”賀年明信片推廣活動等品牌活動,積極推進校園集郵文化建設。如校園“愛心助學賀年明信片推廣計畫”,為貧困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學機會,進一步發揮郵政企業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功能。同時,我局還積極承辦各種省市級集郵活動,為青少年集郵建設添磚添瓦。如積極承辦廣東高校集郵辯論賽、廣東高校我與集郵辯論賽等大型活動,協助舉辦廣州捷運四號線大學城專線開通儀式;參與首屆中國賞石集郵文化博覽會、廣州羊城集郵文化節等頗具影響的集郵活動。積極的宣傳方式、獨立的活動品牌,為我局樹立了宣傳集郵文化,構建和諧校園的良好形象。
在樹立自身活動品牌的同時,我局還致力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堅持走集郵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路線。如為宣傳廣州大學城校園風景,我們連續三年自行開發廣州大學城校園風光賀年明信片,為宣傳大學城高校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還積極開展“飛一般”校園明信片設計大賽,為廣大學子提供展示藝術才華的機會。而且我局還順應時代要求,啟用一系列主題明顯的郵戳,如植樹節、教師節、世界環境日、抗震救災等宣傳戳。
作為一個集郵組織,其首要任務就是傳播集郵文化。自郵局成立以來,郵局的活動任務就是在大學城內傳播集郵文化,提高成員郵協的集郵學術水平。為實現這一艱巨任務,我局每學期舉辦一次廣州大學城高校集郵巡迴郵展,郵展作品均要求成員協會自行創作。郵局不但倡導各成員高校積極參與,同時採取以點帶面的方式,大力輔導各校進行集郵學術研究、創作。經不懈努力,我們取得了豐厚的成果,郵集作品的數量、水平大幅提高,成為廣東地區最有影響的高校集郵展覽;在更高級別的競賽中更是屢屢摘金奪銀。如2006、2007年的廣州青少年郵展C組競賽中,我局成員作品均占該組別數量的85%以上。據統計,自我局成立兩年半以來,我局的集郵學術成果便在廣東青少年集郵界獨領風騷。我局郵集共獲得大小獎項149個,其中國家級獎項4個,省級49個,市級96個。其中陳智康的《普23民居》、柯文超的《清代乾支戳》、徐睿傑的《手》等高水平作品均為當前高校郵壇的頂尖之作。數據表明,我局的集郵學術建設不但取的了豐碩成果,還為高校郵壇培育了眾多優秀的集郵苗子。
一直以來,廣州大學城大學生郵局以傳播集郵文化,促高校集郵發展為自任;同時努力爭創集郵示範,為高校郵壇培育集郵骨幹。作為廣東高校郵壇的核心組織,我局盡顯橋樑紐帶作用,為推動青少年集郵事業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曾多次獲得省市表揚。而我郵局的領導骨幹也因出色表現,屢屢受到優秀表彰。如陳智康、徐睿傑同學榮獲“廣東省高校集郵先進個人”。而我局成員團結互助、攜手共進的精神,促進了郵局的和諧穩定,更促進了廣州大學城集郵文化的繁榮,極大推動了青少年集郵事業的發展。為建設集郵強國,為廣東發展文化大省,做出應有的貢獻。
(2008年版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