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士浩

康士浩

康士浩(1939年5月15日- ),字青山,甘肅鎮原人。國小高級教師,甘肅省書畫家協會會員,原飛天書畫學會會員,隴東書畫研究院院士,慶陽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鎮原縣美術家協會顧問,鎮原縣老年書畫協會、鎮原縣老年書畫院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教育成果顯著,藝術成就卓越。喜好書畫,尤以寫梅見長。師從韓天眷、洪毅然、關山月,有“畫梅名家”、“牡丹大師”之稱。其作品多次入選各類大展,屢獲大獎,曾入編《甘肅當代書畫藝術典庫》。

人物簡介

康士浩康士浩

康士浩老先生於1939年農曆3月26日出生在中國書法之鄉——甘肅省鎮原縣的南川鄉上莊村后庄組,明代狀元、文學家康海第二十代孫。少時學畫,筆耕不輟。1962年7月於原蘭州藝術學院美術系(現西北師範學院)預科畢業,因家境貧困,未能完成大學學業,即回鄉參加勞動,後做教師30餘年,任教於3所學校,高級教師職稱,曾任校長。康士浩熱愛教育,師德高尚,愛生如子,治教有方,治校有道,教育成果顯著,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模範教師。教書之餘,康士浩繼續潛心習畫,深受梅花高潔堅貞、不畏寒霜精神之感染,因而最喜畫梅。其梅形神兼備,生氣盎然,自成一派,有“畫梅名家”、“牡丹大師”之美譽。康士浩先生的其它花鳥畫也技高非凡,堪稱佳作。 其書法體勢灑闊、蒼疏奔放。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大展並獲獎。康士浩是原飛天書畫學會會員,現為甘肅省書畫家協會會員,隴東書畫研究院院士,慶陽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鎮原縣美術家協會顧問,鎮原縣老年書畫協會、鎮原縣老年書畫院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人物春秋

求學生涯

1939年5月15日——出生於甘肅省鎮原縣南川鄉上莊村后庄組。
牡丹四屏牡丹四條屏 康士浩 作

1960年9月——考入原蘭州藝術學院美術系預科班,師從常師紅、韓天著、洪毅然學畫。
1962年7月——畢業於原蘭州藝術學院美術系預科。

職業生涯

1962年8月——回鄉參加勞動。
1969年9月——1979年11月在鎮原縣南川鄉上莊村任民辦教師。
1979年12月——轉為正公辦教師。
1979年12月——1980年2月在鎮原縣南川鄉上莊村任教。
1980年3月——1989年8月任鎮原縣南川鄉成趙國小校長。
1988年4月——榮獲國小高級教師職稱。
梅花冰魂皓態 康士浩 作

1989年9月——1990年7月在鎮原縣南川鄉原蘆國小任教。
1990年8月——1999年6月在鎮原縣南川鄉上莊國小任教。
1999年7月6日——從教育戰線上光榮退休。

藝術生涯

1960年9月——1962年7月師從常師紅、韓天著、洪毅然學畫。
1962年7月——1999年7月,在勞動、工作之餘,潛心研習、創作書畫。
1988年12月——加入飛天書畫學會。
1999年9月——參加陝甘寧三省(區)涇河流域政協聯誼會第十二次會議。
2000年4月——參加千喜龍年“五·一”鎮原縣書畫名人聯誼會。
2002年1月——在鎮原縣城舉辦個人書畫展,深得同行及參觀者好評。
2004年10——被聘為鎮原縣老年書畫協會、鎮原縣老年書畫院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2005年5月——被聘為隴東書畫研究院院士。
紫氣東來紫氣東來 康士浩 作

2006年3月——被聘為鎮原縣美術家協會顧問。
2007年7月——加入慶陽市老年書畫協會。
2007年9月——應邀赴甘肅潛夫書畫院進行書畫交流。
2009年7月——加入甘肅省書畫家協會。
2010年5月——參加慶陽市2010年度文化產業從業人員民俗演藝書畫展等創意能手培訓。

人物成就

教育成就

梅竹為吾師梅竹為吾師 康士浩 作
康士浩先生1962年7月蘭州畢業後,因家境經濟困難,未能完成大學學業,即回鄉參加勞動,後做民辦教師10餘年,1979年12月轉正為公辦教師。任教於3所學校,因其師德高尚,治教有道,成績卓越,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模範教師,曾獲園丁獎。1988年4月27日被甘肅省人事局、甘肅省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評為國小高級教師職稱。在任鎮原縣南川鄉成趙國小校長期間,由於他治校有方,教育成果顯著,學校多次被樹為先進單位。康士浩愛生如子,在他任教期間,多次助資貧困學生,圓了好多山區學生的讀書夢,同村崾峴組的康愛芳曾因家庭經濟困難,幾乎輟學,康士浩慷慨捐資,鼓勵她完成了國小、國中、職校學業。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康士浩苦口婆心,嘔心瀝血,辛勤奉獻,給鄉村孩子擦亮眼睛,教授文化,為家鄉培養了幾代人才。他的教育事跡受到了師生、家長、政府的一致好評。

藝術成就

從進入原蘭州藝術學院學習美術,到回鄉參加勞動、教書育人,再到後來從教育戰線上光榮退休,直至今天,康士浩愛好書畫藝術的熱情一直那么高漲。他一生中孜孜以求,筆耕不輟,書法、國畫功力俱佳,創作出一幅又一幅曠世傑作,尤其他以梅花為題材的國畫,畫風獨特,深受讚譽,康士浩被譽為“畫梅名家”。他的其它花鳥畫、人物畫、書法作品也技高不凡、自成一派。
下面是康士浩老先生書畫藝術作品部分入展及獲獎情況。
1994年10月——作品《梅花圖》評定入選“中國浙江神農獎”國畫大賽;
1995年8月——作品《俏不爭春》在首屆“三龍杯”全國書畫大獎賽暨段位評定中獲三段藝術段位;
1995年9月——國畫作品在慶祝西峰建市十周年“慶陽杯”全國書畫藝術展中獲優秀獎;
1997年6月——國畫作品入選“迎香港回歸”全縣書畫、工藝品展覽;
1999年9月——作品《春滿人間》在陝甘寧三省(區)涇河流域政協聯誼會第十二次會議書畫展中獲紀念獎;
2002年10月——作品《雪梅》在慶陽市首屆“夕陽紅”書畫展中獲繪畫類一等獎;
2004年9月——作品《金秋》在二○○四年“重陽節”老年書畫展中獲三等獎;
2005年8月——作品《已是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夕陽紅”全國老年書畫大賽(由《書法導報》社、山西省書協等單位主辦)中獲二等獎;
2005年10月——作品《雪梅》入編《慶陽市首屆夕陽紅書畫展作品集》;
2007年7月——國畫作品在隴東書畫研究院成立五周年、平涼市老年書畫家協會成立十周年慶典書畫聯展中獲優秀獎;
梅花冰魂皓態 康士浩 作

2007年10月——國畫牡丹入編《翰墨情韻》慶陽市老年書畫協會成立二十周年書畫作品集;
2008年12月——寫意花鳥畫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鎮原籍書畫展中獲三等獎;
2009年9月——國畫作品在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鎮原籍書畫作品展中繪畫類三等獎;
2009年10月——國畫梅花入編慶陽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慶陽市老年書畫作品集》;
2010年10月——作品《花得萬世界》在首屆全國“眾益杯”老年書畫大賽(由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主辦)中獲優秀獎;
2011年2月——河南《快樂生活》雜誌2011年第2期對康士浩作了專題報導;
2011年4月——入編《甘肅當代書畫家藝術典庫》;
2011年6月——國畫作品入選“慶陽市離退休幹部慶祝建黨90周年書畫展”。

藝術風格

三友同春三友同春 康士浩 作

康士浩一生植根於求索,得益諸家,感悟眾長,成自己之風貌:其寫梅貫關山月構思、技法和氣勢,以形寫神,形神兼備,存意筆先,畫盡意在,趣味盎然;其人物通劉旦宅、姚有多造互、描法和氣韻,工寫勾線,淡彩襯映,吳帶當風,曹衣出水,栩栩如生;其花鳥藏明麗熱烈,灑脫大氣,虛實疏密和濃淡乾濕之法,令人折服;其書法從《石門頌》起手,承於唐楷,結字型勢灑闊,筆法蒼疏奔放。

人物評價

康士浩先生為人,非惟作畫,亦極聚其師德畫風。他雖沒有炫眼花環的加身和流行喧囂的贊語,而確有不逐時尚和不圖名利的執著求知精神。淡淡定定遊藝,明明清清做人;不滯於手,不礙於心:真宰在胸,生氣滿紙;談吐有度,縱筆奇瑰。其作品深得喜愛,購之藏者甚眾,口碑極佳。河南《快樂生活》雜誌曾對其作專題報導,報導全文如下:
梅花香自苦寒來― 書畫名家康士浩印象
寒風呼嘯,梅花傲骨。走進康士浩先生的畫室,牆上掛著各種各樣的國畫梅花,畫桌上擺著一幅幅墨跡未乾的梅花,交談中,他的話題總也繞不開梅花。恩梅、畫梅,是這位71 歲老人的精神世界和現實生活。
老人1962 年畢業於蘭州藝術學院美術系,師從韓天眷、洪毅然等著名教授,有名師指點,又勤學苦練、不懈努力,畫技不斷長

康士浩富貴到白頭康士浩作

進,漸漸自成一派。尤其畫梅,往往達到忘我境界,經常不吃不睡不出門,興致之至,潑墨相向,妙自天成,嘆為觀注,讓人看不出那風骨高傲的梅花圖,出自這位沉默寡言老人之手。老人的每一幅梅都會畫上十天半月甚至半年,都是一點一點思考,一筆一筆琢磨,直至畫到動情完美之時。
老人痴迷於書畫藝術,痴迷於他拿手的梅花,但老人不痴迷錢。與一些藝術家不同的是,老人畫畫不為錢,對畫技不渲染,一生淡泊名利、寧靜悠然。始終默默無聞、悄然無聲,以超然物外的心態,沉浸於他的藝術世界,潛心研究書畫技藝。教了一輩子書桃李滿天下,畫了一輩子畫,至今還住在隴東高原的鄉村小院。
看著他那一幅幅水平高、藝術價值高的書畫,看看他艱苦樸素的生活,在為他報不平時,老人說,經歷過大災大難,經歷過把畫家當“黑五類”的時代,如今能潛心藝術、安然作畫,應該用感恩的心傳承藝術,不可報屈。也許,這就是他們那一代藝術家的追求吧!
——《快樂生活》2011年第2期

藝術感悟

雪梅 康士浩 作雪梅 康士浩 作

我1962 年7 月於原蘭州藝術學院美術預科畢業,當時由於家庭經濟困難,未完成大學畢業,成為了一名教師,但在此過程中,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閒時間,繼續練習繪畫,現已退去高級國小教師這一職務,因此,有了更充足的時間進行國畫的研究。
因為國畫在藝術寶庫中獨樹一枝,也因為在所有的花鳥畫中,只有梅花的高潔堅貞,不畏寒霜的精神氣節深深地感染了我,所以,我也最喜歡描繪它。在老師韓天眷先生的指導下,我學了一些畫梅的技法,在實踐中我也領悟到了其中的真諦,同時還向關山月先生領教。畫前認真思考,考慮怎樣表現,如何達到新的境界,也就是說這幅畫的立意是什麼。想好了,再下筆。在運筆的過程中,注意水墨變化,使梅花枝幹花朵呈現出真實自然的質感。為使作品聯繫生活,我多次進行寫生,掌握其生長規律和特徵。在實際作畫中,注重筆法:如畫蒼老的梅花,用枯墨側鋒,運筆中有窄有寬,變化多樣,顯現梅花耐寒堅貞的品質;畫新枝時多用濃墨中鋒,表現其生長旺盛。
總之,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我的梅花作品數次參加國內大展,並獲獎,畫其他花鳥畫也是一樣。藝無止境,在我有生之年,我會不斷超越自己,爭取創作更多的優秀作品。
——康士浩《畫梅點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