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佛學入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湘潭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4月1日)
平裝: 32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811282518, 9787811282511
條形碼: 9787811282511
尺寸: 20.6 x 14.2 x 2.4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太虛大師 名淦森,法名唯心,號太虛。俗姓呂。浙江崇德(今併入桐鄉)人。生於1889年,16歲時入蘇州小九華寺剃度為僧。先後主編《佛學月刊》、《潮海音》等佛學刊物。1912年提出進行“教理革命,教製革命,教產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口號,提倡“佛教復興運動”和改革舊的僧團制度。由於其主張受到守舊派的反對,遂歸隱潛心佛學研究。抗戰爆發後,太虛大師積極為抗戰奔走,呼籲全國佛教徒行動起來,投入抗日救國運動。抗戰勝利後,太虛大師曾任中國佛教整理委員會主任、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設計委員等職。1947年3月17日太虛大師圓寂於上海。其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論》、《釋新僧》、《新的唯識論》、《法理唯識學》和《真現實論》等。後由其門下弟子編輯《太虛大師全書》行世。

內容簡介

《常識-佛學入門》,在無邊的佛法中,太虛法師皈依了人間佛教。他說“佛陀出世間,不離世間覺”,以為佛在人間,佛說法亦在人間。他懷菩薩心,行菩薩行,以教化世間,解除眾生苦難、為人求安樂為旨歸。這個被魯迅稱為“平易近人,思想通泰”的和尚,不顧旁人的誤解,循著自己的信仰,堅定地走了下去……

目錄

佛學概論
緒言
學理
第一章 因緣所生法(五乘共學)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無始流轉
第三節 業與界趣
第四節 異生與聖
第五節 成聖之道
第六節 再論業與界趣之流轉
第二章 三法印(出世三乘共學)
第一節 諸行無常
第二節 諸法無我
第三節 涅槧寂靜
第三章 一實相印(大乘不共學)
第一節 諸法畢竟空
第二節 五法三自性
第三節 八識二無我
第四節 法界無障礙
第四章 約略指廣
佛學講要
一、佛學之特質
二、佛學之全景
三、佛學之較量
佛陀學綱
一、原理——現實主義(即法爾如是)
二、動機——平等主義(即大慈悲性)
三、辦法——進化主義(由人生而佛)
四、效果——自由主義(即無障礙義)
中國佛學
第一章 佛學大綱
第二章 中國佛學特質在禪
第一節 略敘因緣
第二節 依教修心禪
第三節 悟心成佛禪
第四節 超佛祖師禪
第五節 越祖分燈禪
第六節 宋元明清禪
第三章 禪觀行演為台賢教
第一節 緒言
第二節 實相禪布為天台教
第三節 如來禪演出賢首教
第四節 賢首學與天台學之比較
第五節 結論
第四章 禪台賢流歸淨土行
第一節 依教律修禪之淨
第二節 尊教律別禪之淨
第三節 透禪融教律之淨
第四節 奪禪超教律之淨
第五章 中國佛學之重建
第一節 略指所依
第二節 教史概觀
第三節 博究融匯
第四節 綜攝重建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