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篦箕巷

常州篦箕巷位於常州城西,緊臨運河,是古毗陵驛所在地,舊稱“花市街”。常州自古以來就一直以製作篦箕和木梳而聞名,素有“宮梳名篦”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譽,而這裡整條街巷,家家戶戶都以製作梳篦為生。乾隆南巡時在此附近的毗陵驛登岸進城, 見沿街儘是生產和銷售梳篦的作坊和店鋪, 便將此地賜為“篦梳巷”。 近代,常州的篦箕和木梳還在美國舊金山和費城的二次國際博覽會上分別獲得銀質和金質獎;美國電影《星辰嬌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篦作為胸飾、印尼前總統蘇加諾訪華回國也將兩張常州篦箕作紀念品帶走。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曾經這樣說:\"梳頭百餘梳,散頭臥熟寢至明\"。

常州篦箕巷

常州篦箕巷口有一個高大牌坊,上書三個紅色大字“大碼頭”,顧名思義,這裡就是大碼頭所在地。明代毗陵驛即設於此巷,專供傳遞公文的差役和官員途徑本地時停船休息或換馬住宿的。到了清代,毗陵驛被稱為皇華館,在當時是僅次於金陵驛的江南大驛。大碼頭旁有皇華亭,是古時常州城區大運河畔三個接官亭中級別最高的一處。
現在依然可在此地買到古色古香的篦梳

簡介

常州篦箕巷(1張) 從明朝正德十四年起(1519年),毗陵驛即設於此。毗陵驛是古時供傳遞公文的差役和官員途徑本地時歇宿、換馬的住所。清乾隆年間,毗陵驛也被稱為皇華館。接官亭叫做皇華亭,亭前的碼頭叫做大碼頭,現在可看到大碼頭牌坊、皇華亭,亭內的毗陵驛石碑以及古運河畔的大碼頭。據史料記載,乾隆南巡經常州時,有三次就是從這個大碼頭登岸進城的。古時巷內鱗次櫛比的梳篦店兼售宮花。常州自古以來就一直以製作篦箕和木梳而聞名,素有“宮梳名篦”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譽,而這裡整條街巷,家家戶戶都以製作梳篦為生。乾隆南巡時在此附近的毗陵驛登岸進城,見沿街儘是生產和銷售梳篦的作坊和店鋪,便將此地賜為“篦梳巷”。近代,常州的篦箕和木梳還在美國舊金山和費城的二次國際博覽會上分別獲得銀質和金質獎;美國電影《星辰嬌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篦作為胸飾、印尼前總統蘇加諾訪華回國也將兩張常州篦箕作紀念品帶走。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曾經這樣說:"梳頭百餘梳,散頭臥熟寢至明"。由於篦箕巷古時候一到晚上家家店裡掛著宮燈,個個工場懸著照燈,常常徹夜不滅。晶瑩閃閃的燈彩映在運河水裡,與岸邊船上燈火相映交輝,站在文亨橋上遠遠看去,宛如金色游龍,一片錦繡迷人的景象,這被稱為常州西郊八景之一--"篦梁燈火"。
編輯本段篦箕
常州自古以來就一直以製作篦箕和木梳而聞名,常州梳篦選材精良,工藝講究,深得人們喜愛,贏得了"常州梳篦甲天下"和"宮梳名篦"之盛譽,史書中就有"梳篦世家延陵地"的記載。湖北江陵拍馬山古墓中出土的戰國時期木梳就刻有"延陵西門"字樣,說明常州梳篦至少有2000年的歷史。特別是近代,先後十二次獲得國內外金銀質獎。在美國舊金山和費城的二次國際博覽會上分別獲得銀質和金質獎;美國電影〈星辰嬌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篦作為胸飾、印尼總統蘇加諾訪華回國也將兩張常州篦箕作紀念品帶走。1979年獲輕工業部頒發的優質產品證。1981年白象牌篦箕,又獲得國家銀質獎。黃楊木是一種中藥材,用黃楊梳梳頭能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曾經這樣說:"梳頭百餘梳,散頭臥熟寢至明"。

大碼頭

篦箕巷口有一個高大牌坊,上書三個紅色大字"大碼頭",顧名思義,這裡就是大碼頭所在地。從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起,毗陵驛即設於此巷,此驛站是專供傳遞公文的差役和官員途徑本地時停船休息或換馬住宿的。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毗陵驛也被稱為皇華館,因此大碼頭旁也就有了皇華亭。據史料記載,乾隆南巡途常州時,有三次就是從這個大碼頭登岸進城的。皇華亭,背靠大運河,西倚懷德橋,東接篦箕巷,是古時常州城區大運河畔三個接官亭中級別最高的一處。皇華亭內有一碑刻毗陵驛,由現代大書法家武中奇先生所寫,常州天漢代稱為毗陵,因此這裡的驛站叫做毗陵驛,它在當時是僅次於金陵驛的江南大驛。《紅樓夢》中賈寶玉與賈政最後一別便是被安排在毗陵驛處的文亨橋頂,可見毗陵驛在當時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了。

文亨橋

文亨閣旁的這座古橋就是文亨橋,它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548年),在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時重新修建,因此俗稱新橋,舊時這裡舟船穿越,輪蹄交錯,為交通要道。《武陽志余》稱常州橋樑中"惟文亨雄傑為之冠"。每當皓月當空,清風徐來的夜晚,寶鏡高懸,清輝四溢,俯視橋下,微波蕩漾,河水湍行,象要把倒映在水中的月亮沖滌穿橋而去,因此"文亨穿月"就成了常州西郊八景之二。帝王南巡,此橋為必經之地。因此地方官司員不待橋圮,必謹加修葺,所以橋樑雖古,至今完好無損。1987年因古運河拓寬,此橋由南北橫跨古運河的位置移建成目前的狀態。

"篦梁燈火"

從"老卜恆順梳篦店"出來,大家看到的就是"篦梁燈火"雙檐牌樓。"篦梁燈火"是常州古時西郊八景之一。相傳在明代,常州西門和南門一帶幾乎家家戶戶世代從事梳篦生產,從業者成千上萬。清乾隆年間《常州賦》即有"削竹成篦,朝京門內比戶皆為"的記載。慕名前來常州城購買梳篦的人絡繹不絕,就連反映明朝斷案的著名崑劇〈十五貫〉也是以熊友蘭從蘇州攜帶十五貫錢來常州買梳篦為主經線索來展開的。特別是毗陵驛一帶,生意特別興隆,而且夜晚人流不息買賣不斷。當時古巷的店面都是騎樓式建築,挑梁伸出巷道,梁下掛著一盞宮燈,落日西斜時,家家戶戶燈光閃耀。燈火常常徹夜不滅。當晶瑩閃閃的燈影倒映在運河水裡,與岸邊船上的燈火相映交輝,宛如金色游龍,形成一片迷人的景象。
編輯本段近水閣("文亨閣")
巷尾那臨水樓閣稱為近水閣,因其東有文亨橋,所以以前也曾叫做"文亨閣",古時閣內設有魁星像,因此也有人將此閣叫做魁星閣的。由於常州文氣很盛,因此客船一到這時就似乎進入文人之都。當年上京趕考的船隻到此必停,文人都要上閣朝拜,據說乾隆皇帝也曾經登上此閣,後來隨著科舉制度的廢止,文亨閣便成了市民們消遣休息的臨水茶樓,樓內不僅可以品飲各種香茗,更可欣賞娓娓動聽的蘇州評彈和常州灘簧,還可吃到各種地方名點小吃,隔窗可見枕河古屋和往來船帆,這真是仙境一般!

改名原因

朝辰光,大運河由西向東,從常州城的西門、南門到東門,繞城而過。近城的沿河兩岸,自然而然便形成了熱鬧的街市。老西門旁邊有個大水關,大水關裡面是城裡的內河,大水關外面便是大運河,這裡有一座高大的石拱橋--新橋,再往西就是懷德橋。新橋到懷德橋這一段大運河的北岸沿河灘,那時已經是非常鬧熱的花市街了。花市街在乾隆年間改名為篦箕巷。為啥要改呢?這裡還有一個故事哩!要說篦箕巷的來歷,就得先講乾隆皇帝下江南。乾隆皇帝下江南,先後六次來到常州。有一次,他一路微服私訪、打扮成一個珠寶商,悄悄地進了常州城,第三天才摸到博學鴻詞劉綸家裡,把個劉綸嚇了一跳。乾隆連忙叫劉綸勿要聲張,也同他一樣換了便衣、手搖摺扇,無拘無束地一同上街白相。他倆走到武進縣和陽小朋友縣交界的甘棠橋上,看到南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又見一群小佬手舞足蹈地高唱:“甘棠橋頭對鼓樓,木梳篦箕擺首頭;源源客船運河來,都在花市靠碼頭。……”乾隆皇帝聽勿清他們唱的是啥東西,便問劉綸:“這些小孩唱的是什麼?”劉綸說:“他們在唱山歌。意思是說常州的篦箕木梳很出名,運河中來往的客船,都慕名在花市街停靠,上岸購買梳篦吶!”“喔!”乾隆皇帝說:“花市街在什麼地方?一定也很熱鬧羅!”劉綸答道:“花市街在老西門外大運河旁,是西門的水陸交通要道、鬧熱透佬。如果皇上高興,我明天同你到那裡去白相好嗎?”乾隆皇帝笑咪咪地連連點頭說:“好!好!”乾隆皇帝明朝要去花市街,這個訊息勿曉得哪會當天夜頭就傳到了陽湖縣縣宮的耳朵里。這位縣官老爺認為拍馬屁的機會來了,第二天天勿亮,就點齊了縣裡大小官吏,帶了衙役、捕快、跟班和吹鼓手等等好幾百人,浩浩蕩蕩開到西門,在花市街上一大路擺開陣勢,準備大張旗鼓接駕。給他這么一來,把整個西門外頭的空氣都弄得緊張起來。吃過早飯,乾隆皇帝和劉綸倆個人仍和昨天一樣穿著便服,雇了一條小船,從城裡內河劃出大水關,來到了大運河之中,只見來往大小船信揚帆搖櫓、川流不息,果然非常熱鬧。船過新橋,一眼就看到了花市街上,許多衙役差人穿燈走馬、地保團丁吆五喝六,弄得行人熙熙嚷嚷、百姓誠惶誠恐……這是啥格原因啊?乾隆皇帝一看心裡就明白了,便對劉綸說:“唉!這肯定是陽湖縣搞的名堂,真討厭!我們還是尋個僻靜點的地方登岸吧,免得他們來羅唣。”劉綸連忙吩咐撐船佬在街頭上的一處不引人注意的小碼頭靠了岸,把乾隆皇帝攙到岸上。乾隆皇帝一眼望去,花市街的店鋪一家連一家,差不多都是梳篦店。走進店裡面看看,店中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宮梳名篦”,有圓背的、有直樣的,有彩繪的,有雕花的,有竹木的、也有象牙的。品種則更加繁多,有“麻姑獻壽”、“福祿壽三星”、“嫦娥奔月”,還有“四大美人”……正當看得高興,忽然聽到前面街上大吵大鬧,官腔夾雜著辱罵呵斥聲壓倒了噪雜的人聲。仔細一看,原來是公差和地保站在那裡不準行人走過去,以至許多挑夫挑著一擔擔木梳,擔子翹啊翹、跳啊跳的,被攔在那裡勿得走過去。乾隆皇帝問劉綸:“這些人是做什麼的?”劉綸說:“他們是南門木梳街上的做木梳佬,是替梳篦店送木梳來的。因為花市街上的梳篦店實則是篦箕店,一向只做篦箕,木梳都是從木梳街上批來的。”乾隆皇帝聽了覺得很有趣,一時高興、信口說道:“喔!南門木梳街上專做木梳,西門花市街上專做篦箕。好啊!那么,這裡就不應該叫花市街,應該叫做篦箕巷。”“對!對!”劉綸連忙附和說:“南門木梳街,西門篦箕巷。萬歲真正才學高超,出口成對啊!……”劉綸談得起勁,不覺已說漏了嘴,:“萬歲”二字一出口,就被旁邊的便衣捕快聽去了。捕快倒也吃了一驚,仔細一看:“這個說話的人不是大名鼎鼎的博學鴻詞劉綸嗎?那個留著鬍子的珠寶商人可一定是乾隆皇帝了。”於是,三步並作兩步,急急忙忙推開人群,往懷德橋方向的接官亭跑去。再說陽湖縣縣官老爺帶著隨從立在接官亭前,左等右等不見皇帝的影蹤,正等得有點心焦,聽了捕快的報告,猛吃一驚,這一嚇直嚇得屁滾尿流,連忙高喊:“快走!快去!”領著眾人吹吹打打齊奔小碼頭而來。可是,已經遲了。等到縣官老爺領著眾人打著旗號,敲鑼打鼓從西街頭趕到東街頭時,乾隆皇帝和劉綸早已登上小船開往城裡去了。縣官老爺眼巴巴直挺挺地站在岸上,眼看小船駛過新橋,進入了大水關,轉眼就不見了,懊惱地嘆了一口大氣。突然,他靈機一動,腦子裡想道:“勿要緊,還是有辦法討皇上的歡喜的。剛才捕快不是聽皇帝說花市街應該叫篦箕巷嗎?有了……”便立即下了一道命令,貼出一張告示:“奉聖諭,即日起花市街更名為篦箕巷。”這位縣官老爺後來怎樣?據說並沒有因此取行乾隆皇帝的歡心,更沒有得到啥格好結果。過了幾個月,吏部來了一道公文,也勿曾說明為啥格原因,就悄悄地把他的官職革了。從此以後,篦箕巷的名稱卻一直沿用了下來

其它

文化藝術,生活娛樂,人物百科,社會人文,中外歷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