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新民

席新民

新民跟著許先生學畫,狠是用功,勤學不輟,學有所成。 潛心書畫席新民隱居北京西山三間小土屋,潛心研究畫藝,細看歷代名家畫論,仔細分析琢磨中國畫的長處和不足。 席新民發明的花卉畫法,融合了西方油畫的光感和立體感,能夠突顯出畫面的遠近層次,使整幅作品達到生動別致的效果。

人物經歷

拜師許老

他自幼喜歡繪畫,爺爺說他將來是藝人,非常疼愛他。遵化有位畫家叫秦仲文,畫竹不亞於鄭板橋,新民從小就羨慕他。到了寧夏,看到黃河岸邊的美麗景色,他就像用筆把它畫出來。可是當時家長反對他痴心學畫,只好躲在牲口棚里,找張破席鋪在地上繪畫,當地天氣寒冷,長時間的磨蹭,膝蓋上的皮肉都磨破了,鉆心的疼,也不敢對父親說。父親因在農場勞累過度,在北戴河療養,1958年全家回京,母親身體也不好,年幼的他還有年小的兩弟兩妹,全家靠政府救濟款度日,根本沒錢買紙筆染料學畫畫,只好平時撿煤核、破爛廢品賣錢積攢起來買畫筆墨顏料、撿的廢舊報紙在河邊漂洗乾淨、收集到半尺厚當畫紙,還要想辦法矇混母親另找地方,忍飢挨餓學畫畫。後來當上臨時工,不管多遠都走著上班,酷暑寒冬都光著腳丫走路,克勤克儉節省每一分錢用於學畫。每周都要去一次琉璃廠挨個店兒看畫學畫,每月到遠郊二、三次,去西山、齋堂、雁翅等地寫生,揣著兩個窩窩頭走一天,一心學畫忘記累和餓。1969年,畫友給他介紹著名畫家許林邨為師,那時許老師60多歲,忙得狠,劉炳森、王成喜都是他的學生。新民積攢工資,買了拜師禮物,追到老師家中,第一次,老師是不肯收禮;第二次。老師也不肯收禮;第三次,老師還是不肯收禮;第四次新民還要送,許老師看他誠心誠意便答應收他為徒(入室弟子)。新民跟著許先生學畫,狠是用功,勤學不輟,學有所成。

潛心書畫

席新民隱居北京西山三間小土屋,潛心研究畫藝,細看歷代名家畫論,仔細分析琢磨中國畫的長處和不足。還到國外考察,研究世界名畫家梵谷、莫奈等人代表的西方繪畫藝術,與中國的繪畫藝術有什麼不同?西方畫家往往眼前看到的是什麼畫什麼,只照搬,不增加。西方繪畫藝術缺少中國繪畫中的味道——精氣神。他認為中國畫的畫法遠遠超出西方,在世界領先。而中西畫家畫巨幅畫卻都是一筆一筆畫,費時費力。於是,潛心鑽研,精心研究《芥子園畫傳》,古人說畫有三品。“夏文彥曰:氣韻生動,出於天成,人莫窺其巧者,謂之神品;筆墨超絕,傅梁得宜,意氣有餘者,謂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規矩者,謂之能品”。席新民含辛茹苦、廢寢忘食、不斷地探索試驗創新,他放下原來熟悉的傳統筆道畫法,努力追求張張畫成神品。他一如鐵的意志,克服為了研究畫傾其所有資產“債台高築”、先後有三個妻子也因嫌他貧窮鬧離婚而去的困境,勇闖難關,攀登畫法高峰。苦心終修成正果,現在,只要二十四小時就可以同時完成兩幅風狂淋漓盡致的神品。

創新研究

席新民認真琢磨:古人有“李鹹惜墨如金,王洽潑墨成畫,夫學者必須念惜墨潑墨四字,於六法三品,思過半矣”。許林頓老師就有印章,自稱“潑墨老人”。新民就從潑墨上下功夫,創造了以杯盞容器潑墨代筆的畫法,就是將墨或顏色調出和所需顏色,放在大小不等的杯、碗、盆、盤等容器里,在潑有水跡的巨幅生宣紙上,潑出了內心構思好的圖畫,呈現出一幅痛快淋漓、奇妙獨絕的曠世之作。他創作的山石、樹木、雲彩、流水、均無筆痕,似是非是,巧奪天工,煥然一新。
席新民發明的靈芝畫法是:一般在宣紙上先蘸水,然後,把內心構想好的構圖畫意初描在紙上,繼之,再用筆蘸墨,在水跡上進一步創作,與奇異的靈感相融合,使整幅作品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達到美感和靈氣的和諧統一。
席新民發明的花卉畫法,融合了西方油畫的光感和立體感,能夠突顯出畫面的遠近層次,使整幅作品達到生動別致的效果。
席新民發明的新畫法,獨樹一幟、師法自然,從廣義天地間獲取無限靈感,並將自己學習祖國優秀傳統文化、頓悟佛道智慧、通達人生感悟,融合畫中席新民的專利畫法賦予了墨彩山水與眾不同的特色,於抽象之中揮寫意山水,于山水之中品自在人生。。看他的畫,每個欣賞者都有不同的角度,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收穫!席新民將中國墨彩國畫融合西方抽象畫派精髓的畫法推向一個頂峰!

三項專利

五十多年來在繪畫領域裡艱辛取得的成果,發明了三項繪畫畫法(靈芝畫法、容器代筆畫法、花卉畫法),被列為全國科技成果,國際交流選項推薦項目。

享譽中外

作品經常見諸報端,曾在《解放軍報》、《中國鄉鎮企業報》、《北京晚報》、《科技日報》、《新聞與成才》等報刊雜誌發表,他的作品被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匈牙利、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國外朋友,及聯合國高級官員與國家領導人與美術愛好者收藏。《人民日報》招商頻道、收藏頻道均有報導。
席新民的專利畫法賦予了墨彩山水與眾不同的特色,於抽象之中揮寫意山水,於山水之中品自在人生,正是這種獨特的風格,讓席新民的畫不僅得到了國內知名人士的認可,同時也得到了國外友人的盛讚與追捧!

作品欣賞:

萬里江山旭日圖

硃砂山水畫
三項畫法合一山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