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詩集

席慕容詩集

《席慕蓉詩集》 是201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包含6冊 ,2017年9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再版新增1冊,共7冊,作者是席慕蓉。

基本信息

叢書介紹

席慕容詩集席慕容詩集

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全新席慕蓉詩集,新版心慕容詩集包括《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邊緣光影》、《迷途詩冊》、《我摺疊著我的愛》、《以詩之名》共七冊,分為普通版 和禮享版。

《七里香》中的詩歌多作於作者十幾到三十幾歲,作者在詩中追憶青春往事,情感細膩,音韻輕柔,像溪水,也像牧歌,寬容、真摯、美麗。書中配插畫,均為席慕蓉本人所畫,也是她十幾歲時的作品,與十幾歲時的心情相得益彰。席慕蓉的詩歌代表作《一棵開花的樹》《送別》等,均選自此書。

《無怨的青春》所錄詩歌多寫於作者三十至四十歲之間,是她對青春、愛情的一次回望。文字淡雅剔透,傳達的感情卻濃烈深厚。與本叢書其他詩集不同的是,本書每一章節,作者都另外寫了引文。其中有代表作《樓蘭新娘》《山月》等。

《時光九篇》中,她所寫作的主題依然是時光、愛情,但目光側重點開始轉移,情感變得成熟磅礴,因此在此集中出現了長詩、沒有標點的長詩,以盡力表達澎湃的感情。她的愛憎情仇,並非一人一時一地一族一國所可範圍,而是宇宙龐偉的光影下永恆的母題和眩惑。

《邊緣光影》精選作者未發表的詩作,結集成冊,仿佛散落在時光里的生命碎片,終被拾起。在這些詩作中,可窺見作為詩人的席慕蓉,窺見她的生命畫像。詩集的章節,以靜物或動物為名,表達了作者對生命之眷戀,對生活之敏感。其中不乏對蒙古高原、蒙古族英雄的讚嘆。後附知名作家王鼎鈞的評論,以及新版後記。

《迷途詩冊》從這本開始,詩集中出現很多關於詩歌本身的思索、對於故鄉的回望。詩人在創作階段,多次往返於台灣與蒙古草原之間,作為遠離族群歷史和文化的蒙古人,詩人藉此次詩集的出版重溫了自己的精神回鄉之旅,並終於在心中、在詩里找到屬於自己的故鄉。從亞洲到歐洲,從四川到蒙古,歲月的河流洗去綿長的喜悅與哀愁,也卷進了無盡的懷想與堅貞。

《我摺疊著我的愛》是席慕蓉詩集中的一本集大成之作,在之前幾本書中所出現的母題,如時光、愛情、原鄉,在這本詩集中均有表達。其中代表詩篇《我摺疊著我的愛》,靈感來源於蒙古長調,音韻纏綿、循環往復,感情充沛。她在書中對過往做了整體的回顧,對詩歌本身、詩人本身、故鄉本身做了深切的探索。書中插畫,有她臨摹的蒙古族文物,極為難能可貴。

《以詩之名》是席慕蓉的第七本詩集,收錄了其最新的詩歌創作。詩集中收錄的大部分作品寫成於2005年之後。詩人也在其中特意放進了精心挑選的一些舊作,有些是從來沒有發表過的,有些是雖然發表了卻從沒有收入到以往詩集裡的,因此這就成為一本以詩之名將時光層疊交錯的集子。這本書中有較多關於蒙古、原鄉的書寫,將草原引入詩行。

作者簡介

席慕容席慕容

席慕容,蒙古族女詩人。原籍內蒙古查哈爾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稱穆倫席連勃,意為浩蕩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親的軍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於四川。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台北師範藝術科,後又入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畢業後任台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詩集 《七里香》,一年之內再版七次。其他詩集也是一版再版。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曆程 。

席慕容,一個讓人傾醉的名字,她的詩也能在第一時間陷入一種迷亂。當有一天,讀到她的<盼望>,我知道我就是在尋找這樣的感覺,那錯過的一瞬也許正是今生無法追悔的宿命。如果張愛玲是一座傷城,也許席慕容就是記憶中的水鄉,青磚舊瓦,故人不在,任時光流轉,只掬得一缽零落月痕,蒼白如昔...... 正如她的《盼望》。

主要作品

席慕容席慕容

著有詩集《貝殼》、《無怨的青春》 、《七里香》、《請柬》 、《時光九篇》、 《在那遙遠的地方》 、《河流之歌》、 《有一首歌》、 《三弦》 、《寫給幸福》 、《我的家在高原上》 、《山月》、 《禪意》 、《如歌的行板》 、《如果》、 《一個春日的下午》 、《歷史博物館》,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詩》,美術論著《心靈的探索》、《雷色藝術異論》等。她的作品浸潤東方古老哲學,帶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種人生無常的蒼涼韻味。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曆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