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曠勸學

師曠勸學

出處選自《說苑》。《說苑》收錄了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說,帶有一定的哲理性。由於取材廣泛,保存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所以給後人探討歷史提供了許多便利之處。《說苑》同時也是一部富有文學意味的重要文獻,內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故事性頗強,文字簡潔生動,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欣賞,對魏晉乃至明清的筆記小說也有一定的影響。作者簡介劉向是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鏇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尉。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榖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戰國策》等書。

作者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今屬江蘇)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原文

晉平公問於(1)師曠(2)曰:“吾年七十,欲(3)學,恐已暮(4)矣!”師曠曰:“何不(5)炳燭(6)乎?”平公曰:“安(7)有為人臣而戲(8)其君乎?”師曠曰:“盲臣(9)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10)。’炳燭之明,孰與昧行(11)乎?”平公曰:“善哉!”

注釋

1.於:向。

師曠勸學師曠勸學

2.師曠:字子野,春秋晉國人,著名樂師,目盲。

3.欲:想。

4.暮:晚,遲。

5.何不:為什麼不。何,為什麼。

6.炳燭:點燃火把、火炬。先秦時期有無蠟燭,尚有爭論,但本文中應理解為照明工具,當時稱燭,即是火炬。

7.安:怎么。

8.戲:戲弄。

9.盲臣:師曠是個盲人,故自稱盲臣。

10.炳燭之明:像點燃火燭的光亮。

11.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翻譯

師曠勸學師曠勸學

晉國的晉平公(皇上)問樂師師曠(字子野,人名)說:“我七十歲了,想學習,恐怕已經晚了吧!”師曠說:“幹嘛不點燃火炬呢?”平公說:“做臣子怎么能戲弄他的君王呢?”師曠說:“我這個瞎眼的臣子怎么敢戲弄我的君王啊!我聽說:‘少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日出時的陽光;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太陽在中午時的光明;老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點亮火炬的光亮。’點亮了火炬照明,和黑暗中摸索著行走哪個更好呢?”平公說:“對啊!”

啟示

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有目標,有恆心,有信心,有決心,並要對學習抱有熱愛之心,就一定能成功。年紀的高低與成功是無關的。所以才有了這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比喻句

句子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道理

學習與年紀無關,重要的是態度要肯學,勤學。

感想

活到老學到老。但是想到一種偏激的情形:人們沒文化的時候,憑本能而活著,生活樸實。可一些人因為學了點知識,就窮究:我為什麼活著?以至因思慮而茫然,因茫然而輕生,因輕生而害群。這豈不是不學更好嗎!看來,學,也得學那精神向上的文化、知識。極端、頹廢、厭世的東西,學來只會是為禍人群的。可這何為向上?何為頹廢?......其判斷能力也需在學習中獲得,唉!人生沒有絕對的真理啊!

《說苑》簡介

《說苑》,西漢劉向撰。劉向曾領校秘書,本書就是他校書時根據皇家藏書和民間圖籍,按類編輯的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說,並夾有作者的議論,借題發揮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帶有一定的哲理性。原二十卷,後僅存五卷,大部分已經散佚,後經宋曾鞏搜輯,復為二十卷,每卷各有標目。二十卷的標目依次為:君道、臣術、建本、立節、貴德、復恩、政理、尊賢、正諫、敬慎、善說、奉使、權謀、至公、指武、談叢、雜言、辨物、修文、反質。分類纂輯先秦至漢代史事傳說,雜以議論,藉以闡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倫理觀念。一般以第—則或前數則為一卷的大綱,雜引前人言論陳說本卷主旨,以下便用大量歷史上的實例加以證明。向又編有《新序》一書,性質與此類似。

由於書中取材廣泛,採獲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所以,給人們探討歷史提供了許多便利之處。書中記載的史事,有的可與現存典籍互相印證;有的記事與《史記》、《左傳》、《國語》、《戰國策》、《荀子》、《韓非子》、《管子》、《晏子春秋》、《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相出入,對考尋歷史者足資參考。有些古籍已經散佚,但《說苑》中卻保存一二,吉光片羽,尤為可貴。如《君道篇》載師曠言云:“人君之道,清淨無為,務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於流欲,不拘繫於左右,廓然遠見,踔然獨立,屢省考績,以臨臣下。此人君之操也。”《漢書·藝文志》小說家類有《師曠》六篇,早已散佚,師曠的這段議論,疑即出自《師曠》六篇。此類例子,還可找到不少。

《說苑》是一部富有文學意味的重要文獻,內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敘事意蘊諷喻,故事性頗強,又以對話體為主,《說苑》除卷十六《談叢》外,各卷的多數篇目都是獨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節,有人物對話,文字簡潔生動,清新雋永,有較高的文學欣賞價值,對魏晉乃至明清的筆記小說也有一定的影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