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OP35,1862-1863)。和勃拉姆斯的其他變奏曲多半是在小範圍的沙龍里演奏不同,《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是完全作為音樂廳的音樂會之用,演奏效果輝煌。是一首炫技性作品。共28段變奏,此曲被視為挑戰李斯特的炫技之作,除了高難的炫技演奏外,依然有著勃拉姆斯式的傷感情懷。勃拉姆斯喜歡變奏曲,這也是他傾向於古典形式的證據。

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1934年,俄國作曲家、鋼琴家拉赫瑪尼諾夫,用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最後一首的主題,創作了鋼琴與樂隊的變奏曲。有關這部作品的創作經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佳話:有一次,拉赫瑪尼諾夫與他的好朋友、俄國著名鋼琴家莫伊賽維奇共進晚餐。兩人都是大名鼎鼎的鋼琴家,席間,他們談及《帕格尼尼狂想曲》中第二十四變奏曲的演奏方法。這段音樂以和弦跳音寫成,技巧極高並很難演奏。拉赫瑪尼諾夫正搔首躊躇如何表現音樂,侍者送上一盤飲料,不過他卻無心品嘗。莫伊賽維奇笑道:“欲使跳音得心應手,何不飲用薄荷奶油?”拉赫瑪尼諾夫停下思考,順手取了一杯,一飲而下。隨後坐到鋼琴前彈奏起來,剛才想不通的彈奏方式,仿佛一下子全部開竅,彈奏得完美無瑕。自此以後,拉赫瑪尼諾夫每次上台演奏此曲,必先飲薄荷奶油一杯。因此,這首曲子也叫《薄荷奶油變奏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