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衾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布衾 唐朝的老百姓用的布一般是用麻、葛等製成,衾為被子。

詳細釋義

因為宋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原來的綿是木綿,多用來填充枕頭。
而唐以前的老百姓家中常用的布就是葛布與麻布。漢許慎《說文解字·巾部》解釋布時說:“布,枲織也。所謂枲,本指大麻的雄株,開雄花,不結實,後泛指一切麻類植物。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古者無、無今之木綿布。但有麻布及葛布而巳,引伸之凡散之曰布”。

示例

《漢書·敘傳下》:“布衾疎食,用儉飭身。” 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清 錢澄之 《田園雜詩》:“三冬布衾單,暖氣無一絲。”

辨析

錦衾
錦緞的被子,這是富貴人家才會用的被,用絲織成。
《詩·唐風·葛生》:“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南朝 梁 江淹 《學梁王兔園賦》:“美人不見紫錦衾,黃泉應至何所禁。” 唐 溫庭筠 《更漏子》詞:“山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明 劉基 《楚妃嘆》詩:“錦衾一夕夢行雲,萬戶千門冷如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