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下坎上

《巽下坎上》是春秋時期儒學家卜商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巽下坎上

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水人之資也,徳人之保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故從於水,而下入得水,上汲而施物,井之道也。好於徳而巽志修徳,充其徳而位於民,上鹹賴其澤徳之施也。故井曰徳,巽志修徳,曰徳之地不可改而非其道也。酌之不竭,不資於外,無喪無得也。君子之徳,其虛中無改,施之不竭,於何而喪其厚徳也。必備莫究其極,又何能得井冽可食之。往來者,皆井,其井之用焉,則君子徳博而施,故往來者徳其徳焉。非剛中之徳不能至也,井可食矣。人近至之而未繘,無功不能汲。下君子雖至於徳,無其位不受其器,未伸其功也。羸其缾,凶繘之失道,用之非器,棄先之功而及其凶也。君子於器而立度,行權而合物,然後道可終也。夫道者,及物而成徳也。修其徳而不利濟,非其道也。有徳無其位,不建其功,其徳未行也。有其法當於權,然後能終之,故君子不可以不備徳,觀其井而古今之道可知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木上有水,上木而出,以潤於木,井徳之施也。勞也者,勉民之勞也。治之得冝,樂其勞而生財也。上讓下,敬父慈子,孝人之性也。君子明之善,而勸也。非抑之制之,善為事者如之也。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無禽。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無禽,時舎也。

居於井下,井泥者也。舊井而無水者也,禽何食哉。窮下而質弱者矣,時何用哉,故舎也。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象曰:井谷射鮒,無與也。

井而與下谷之流也。初微陰也,而注志焉。中之才無施,及以應不能上行,而集其下事也。有質而不得,務徳也。器自矣,誰不棄之。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象曰: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明受福也。

剛治其位,修已而謀治也。在下之上,有徳者也。井以上為井也。未至上出不見食也。憂其行而心惻矣。上應也,可用汲矣。阻於王之疑也。若主明道通矣。得其賢人,王亦賴其治也。並受其福。

六四,井甃無咎。象曰:井甃無咎,修井也。

體上而下柔,以自處無外以他其徳,不弘學而已矣。修井之道,質弱止於無咎,不足以大濟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井之治者,寒泉也。冽其寒又甚焉。居於中正,為井之主,保井之徳,養而不窮者也。道之上行,人受其施,皆得食其井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井至上,收井之功也。應於下,引於五,博濟而不施,無幕覆之。為眾之信,大成而元吉。

作者簡介

卜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稱“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晉國溫地(今河南溫縣)人,一說衛國人,“孔門十哲”之一,七十二賢之一。性格陰鬱,勇武,為人“好與賢己者處”。以“文學”著稱,曾為莒父宰。提出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還主張做官要先取信於民,然後才能使其效勞。後來孔子喪,孔門亂,子夏到魏國西河教學。李悝、吳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為師。宋人疑之,《詩》《春秋》等書,均是由他所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