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剪百虎

巧剪百虎是由秦石蛟編著的民間剪紙作品中關於表現虎的圖案的書。

圖書信息

作 者:秦石蛟 著 叢 書 名:

金剪刀叢書 出 版 社:福建美術出版社ISBN:9787539322803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 次:1 頁 數:54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藝術 > 民間藝術

內容簡介

《巧剪百虎》自然界中的虎,矯健兇猛,被譽為“善中之王”,人們對它有“談虎色變”的恐懼感。在人類尚處於生存條件十分惡劣的遠古時代,一方面畏虎、打虎,盡力去消除虎患:另一方面通過紋身,把自身裝扮成虎的形狀,希望藉助虎的威猛震懾自然界中一切強大的對手,保護自身的安全。某些部落還把虎作為圖騰崇拜,以護佑其族群的興旺發達。在幾千年的農耕社會裡,虎是代表西方和秋天的“神獸”。漢代《風俗通義》記載:上古時,有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在度朔山桃樹下把守鬼門,監視百鬼行蹤,捉拿惡鬼,以葦索捆綁起來送去餵虎。以後“畫虎於門,皆追效
前事”。民間剪紙作品中有大量表現虎的圖案,作為中堂掛在堂屋的正面牆上、門扉或照壁上。在民間的觀念里虎可以鎮宅驅邪,哪裡貼上了虎,鬼就不敢靠近,哪裡就有平安。特別是虎被列入十二屬相(圖1)和定為生肖紀年之後,它更具有非常豐富的吉祥含義。
在人類還沒有從生態平衡的角度去認識自然,去看待這種猛獸的時候,虎就早已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小孩從一出生,就被“虎”包圍:穿繡有虎圖案的衣服,戴虎頭帽,著虎頭鞋,枕布虎枕,玩虎形玩具。端午節時“剪採為小虎,粘艾葉以載之”其俗信可以辟邪除穢,甚至還用雄黃直接在小孩額頭上畫虎的符號——寫一個“王”字,希望自己就是一隻健壯勇猛的虎。人們喜歡虎,不斷地將其人格化,以至在心理上完全排除了對虎的恐懼,與虎共生共樂。於是玩具中的虎都像孩子一樣憨態可掬,幼稚可愛。剪紙中的虎,便與猴子、雀兒、蝴蝶兒相戲。進而發展到小孩騎虎(作為生肖虎的背上往往坐著一個孩子)(圖2)、後生戲虎、美女戲虎(這種圖形可能萌生於馬戲團的訓虎表演),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