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保護大熊貓教育研究中心

川西北保護大熊貓教育研究中心

川西北保護大熊貓教育研究中心,建於1996年10月,是一家大熊貓科研機構,曾獲多次獎勵,其中國家級10多項,省級數十項,市級300多項。

研究中心簡介

基本信息
川西北保護大熊貓教育研究中心,是在國家林業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關心指導下,經四川省教育廳批准於1996年10月建立的科研機構。中心團隊現有科研人員9人,其中教授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科研人員3人,碩士學位以上5人,並聘請著名大熊貓專家胡錦矗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爾宓擔任中心科學顧問。中心成立以來,在科研、教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後主持教育部、林業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FFI)等省部級、國際合作的大熊貓、海南黑冠長臂猿等科研項目10多項,累計經費近100萬元,並於2006年成功申報了《保護生物學》省級精品課。中心與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以及相關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積極開展國際國內的學術交流,中心主任傅之屏教授三次到英國、法國、印度等國參加國際學術交流;開創性地建立了保護大熊貓三級輻射教育系統,該理論受到了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和國內外專家的認可和高度評價;編寫了《保護生物學》教材以及《人與自然》科普讀物;經過幾年的實踐,2002年提出“教育、發展、監測”(EDMP)綜合保護方案,尋求替代經濟,實現大熊貓棲息地社區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所指導的環境教育項目連續獲得市、省、國家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勵。其中國家級10多項,省級數十項,市級300多項。

由於出色的工作,2005年,經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英國石油公司(BP)聯合授權成立“中國中國小綠色教育行動”綿陽師範學院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

新聞快報

為了大熊貓棲息地長治久安

現代社會高速發展所帶來的人為脅迫,使得大熊貓棲息地不斷縮小,並被分割成多個孤島,使大熊貓處境艱難。因此,保護大熊貓,必須從人入手。1996年成立的“川西北保護大熊貓教育研究中心”對此進行了多年研究,提出並完善了“高等師範院校——中國小教師——棲息地青少年”三級輻射生態環境教育系統。 一 “從未成年人入手,在生態敏感地區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同時傳播到千家萬戶,不斷提高棲息地公眾保護意識,逐步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社區,是保護珍稀瀕危物種長治久安的有效途徑。”川西北保護大熊貓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綿陽師範學院生物系教授傅之屏如是說。 10年前,傅之屏首次在國內提出了“高等師範院校——中國小教師——棲息地青少年”三級輻射生態環境教育系統方案。旨在將生態道德教育通過高等師範院校輻射到中國小教師,再通過中國小教師輻射到棲息地的青少年。並嘗試以社區學校為生態教育的基地、橋樑和輻射點,從最主要的目標群體——棲息地青少年入手,通過孩子影響家長,影響社區每一個家庭。 二 與學校課堂教育不同的是,三級輻射教育系統在青少年中開展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科技活動和社區環境教育項目,分為知識類、技能類、法規類。 三級輻射教育系統為中國小教師提供相關培訓課程。教師的生態意識可以在校內外長期持續產生影響。川西北保護大熊貓教育研究中心通過舉辦高級、中級、基礎培訓班和成人函授班,對大批中國小教師進行了生態保護教育培訓。 在傅之屏的推動下,四川綿陽市師範學院還將生態保護教育內容納入素質教育體系,在生物系開設包含相關內容的必修課,在全校開設相關的公共選修課。 10年來,川西北保護大熊貓教育研究中心在綿陽、平武北川江油三台甘孜阿壩等地的數十所中國小校,為青少年學生作生態道德教育科普報告78場,學生及教師聽眾多達6萬多人次。 三 三級輻射系統實施以來,通過生態知識的傳播,社區民眾的生態意識明顯提高,並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 四川木皮藏族鄉中心國小的學生曾發現一隻大熊貓神態異常,便撥打林業局電話請求救助。原來這隻大熊貓有蛔蟲病。因救治及時,大熊貓很快康復。 為保護大熊貓水源地和棲息環境,四川平武縣有140多戶村民自掏腰包購買樹苗,種植杉樹10多萬株。有25所學校開展了300多項以保護水源、保護熊貓為主題的活動。 目前,三級輻射教育系統在當地產生廣泛影響,並正在向城市延伸。 四 近日,在印度落下帷幕的第七屆全球環境教育與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上,傅之屏將“三級輻射生態環境教育系統”方案及成果展示國際舞台,引起與會人員的關注。早在1998年,研究方案初具雛形時,野生動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建章等專家就曾予以高度評價。此項研究曾獲得高等師範教育改革一等獎,傅之屏因此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去年他還獲得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殊榮。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組織結構和科研成果科研隊伍

蘇智先
趙爾宓
胡錦矗
Pro. Primack
歐陽志雲

學術交流

2007年5月21日至26日 大熊貓中心傅之屏教授和張晉東老師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國際生態高峰會議並在大會上做了《application of EDMP system on pandas, habitat》的報告;
2007年6月2日 受大熊貓中心主任傅之屏教授的邀請,美國《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雜誌總編Dr.Sue Silver博士來我校講學並對大熊貓棲息地進行實地考察;
2007年6月7日 受大熊貓中心主任傅之屏教授的邀請,國際著名生態學家、哈佛大學博士後繆世利女士及助手蘇珊博士來我校講學,並對我中心研究基地進行考察;

2007年8月24日至26日 大熊貓中心傅之屏教授和張晉東老師參加了在成都舉行了生命之河-長江水學校項目的策劃;科研成果

● 網站管理系統測試.. ( 2007-5-13 19:08:15)
● 系統完全測試成功.. ( 2007-5-13 19:04:29)

該校相關研究中心

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四川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三農”問題研究中心、生態(基因)研究中心等四個文科基地,設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川西北保護大熊貓教育研究中心旅遊研究中心、陶行知研究所、生態環境研究所、李白研究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