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道[詞語]

崑崙道是漢語辭彙,拼音kūn lún dào,指漢時汶上明堂的通道。

【詞目】崑崙道

【拼音】kūn lún dào

【詞語解釋】指漢時汶上明堂的通道。

《史記·孝武本紀》:“初,天子封泰山,泰山東北阯古時有明堂處,處險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曉其制度。濟南人公玊帶上黃帝時明堂圖。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崑崙,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焉。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帶圖。及五年修封,則祠泰一、五帝於明堂上坐,令高皇帝祠坐對之。祠后土於下房,以二十太牢。天子從崑崙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禮。”司馬貞索隱:“玊(指公玊帶)帶明堂圖中為復道,有樓從西南入,名其道曰崑崙。言其似崑崙山之五城十二樓,故名之也。”參見“崑崙”。

《史記·封禪書》:“初,天子封太山,太山東北趾古時有明堂處,處險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曉其制度。濟南人公玊帶上黃帝時明堂圖。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崑崙,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焉。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帶圖。及五年脩封,則祠太一、五帝於明堂上坐,令高皇帝祠坐對之。祠后土於下房,以二十太牢。天子從崑崙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