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邊緣

峭壁邊緣

《峭壁邊緣》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亨利·保爾森。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對金融危機最為真實的回憶:保爾森最後的印象是,歐巴馬“一下子就理解了他的意思”,而佩林卻對經濟危機和救市計畫毫無概念。這或許能說明保爾森所在的共和黨為什麼會在大選中落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作為曾任職於高盛和美國財政部長的保爾森來說,每次金融危機的到來,他無疑都是處於金融震盪的“震中”,保爾森在歷次經濟危機中採取的措施無疑值得我們深入閱讀和思考。這本書如實地記錄了保爾森在金融動盪中的重大決策是如何做出的,不僅僅包括保爾森的個人回憶,也包括與美國前總統布希、美國現總統歐巴馬、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現任財政部長蓋特納的會談。保爾森在《崩潰邊緣》一書中認為自己是自由市場的堅定支持者,他為自己救助美國國際集團(AIG)及其他華爾街公司的決定進行了辯護。他認為,對於自由市場的支持者來說,在換作任何其他時候,他都會對政府採取的干預措施感到深惡痛絕,而這場史無前例的危機可能瓦解現代金融系統,作為回響危機的第一道屏障,美國別無選擇、必須出手救助銀行。此外,保爾森在《崩潰邊緣》一書中透露了金融危機爆發時,世界各國所持的態度。保爾森認為,當美國金融面臨崩潰,世界金融體系走向災難的時候,作為美國盟友的英國卻背叛了美國,而俄羅斯也在美國處於金融危機時幸災樂禍。唯有中國人,卻堅持不賣出美國債券,為美國金融體系的穩定做出了貢獻。而金融危機中美國政局的變化,保爾森也做了如實的記錄。在書中,保爾森真實記錄了自己和歐巴馬、麥凱恩以及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佩林的談話。

作者簡介

亨利•保爾森:美國前財政部長,入主財政部之前曾擔任高盛集團的總裁。1946年,保爾森生於美國中西部,在一個小鎮的農場長大。1964年就讀於達特茅斯大學,是美國常春藤名校最佳橄欖球手之一。大四時,保爾森認識了溫迪,溫迪後來成為保爾森的夫人。1968年,保爾森進入哈佛大學商學院,獲MBA學位。尼克森擔任美國總統期間,保爾森出任總統幕僚助理和白宮內務委員會成員。

保爾森的得意之作,是自1999年擔任高盛總裁所取得的業績。任職高盛期間,保爾森成為美國最有影響的金融高手之一,一度被美國媒體冠以“華爾街權力之王”的頭銜。

2006年,保爾森接替約翰•斯諾,擔任美國財政部部長。很快,保爾森就面臨著一大考驗:拯救峭壁邊緣的金融系統。

圖書目錄

作者序

主要人物一覽表

第一章接管“兩房”

第二章高盛歲月

第三章入主財政部

第四章一個時代的終結

第五章貝爾斯登的困境

第六章峭壁邊緣的金融世界

第七章國會山

第八章為雷曼尋找買家

第九章雷曼的末路

第十章下一家會是誰?

第十一章最後一道防線

第十二章玩金融還是玩政治

第十三章打破僵局

第十四章金融大鱷們

第十五章美國大選與救市

第十六章拯救花旗

致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