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餅病

病重時全葉變厚似餅狀。 嫩梢、葉柄發病腫脹、扭曲,病重時病斑以上部分折斷、枯死。 發病後期病部乾縮變褐。

病名

山茶餅病(葉腫病)

病因

該病為真菌病害,由壞損外擔菌(Exoba sidium vexans Massee)引起。

流行情況

病菌在病部越冬或越夏;由氣流及風雨傳播;潛育期5~15天左右。肥水不足、植株修剪不當生長弱、春秋季多小雨、霧大、露重均有利於該病發生。氣溫18℃~23℃,濕度在80%~95%之間發病重。大部分地區春秋兩季易發病。

症狀

該病引起葉乾枯或幼莖枯死,影響觀賞。主要為害葉片、嫩梢。葉發病先出現半透明斑點、淺黃或紅棕色,擴展後葉背呈皰狀斑,正面凹陷,直徑3~14毫米,或全葉呈“餅”狀,紅棕色或淺黃色,其上著生粉紅色、灰白色等粉狀物,發病後期消失。病重時全葉變厚似餅狀。嫩梢、葉柄發病腫脹、扭曲,病重時病斑以上部分折斷、枯死。花受侵害局部腫脹呈皰狀斑。發病後期病部乾縮變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