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猿

山猿

山猿最初發現於義大利晚中新世的褐煤層中,材料為一副完整的骨架。山猿山猿有許多與人類相似的特徵,如門齒、犬齒小;下第二前臼齒臼齒化;下頜聯合較直;缺乏猴類的齒隙;尺骨的鷹嘴長度減小;與驅乾相比,前後肢較長等等。骨粗壯,表明營地面生活和具有試用前肢來支持的能力。

山猿

正文

1871年科基在義大利北部格羅塞托省蒙特班博利煤礦上新統底部或中新統上部的褐煤層中(距今約1000~1200萬年前)發現一件不完整的少年下頜,翌年由格維命名為山猿(Oreopithecus bambolii,見圖)。山猿20世紀50年代(1954、1958)J.許爾策勒又陸續在巴采內洛發現至少代表50個個體的同類化石,最重要的是1958年發現的一具年輕個體較為完整的骨骼。山猿形體大小如同現代長臂猿。其肢骨相對於軀幹較長;手骨長而纖細;尺骨與現代人相似,短而粗壯,善於用臂懸盪。足骨呈陸棲性,善於四肢爬行。它的分類位置至今尚無定論。格維和許爾策勒等認為山猿是猴科(Cercopithecidae)的祖先。以後又有人將它歸為猴亞科(Cercopithecinae)及疣猴亞科(Colobinae)的共同祖先。格雷戈里及E.L.西蒙斯等認為它與亞辟猴有關。此外,米爾斯與許爾策勒又認為其齒系與人科很相似。人們對其人科特徵的解釋是:山猿為平行且靠近人類的支系,但沒有與森林古猿類發生過聯繫,很早(至少在中新世前)就從某種人猿共同祖先中分離出來了。因此一般學者主張將它單獨列為人猿超科中的一個科,即山猿科(Oreopithecidae),更有人認為可列為單獨的次目(迪爾森,1977)。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