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記

《山水記》是清代詩人王之棟坐船游白洋河做的遊記,目前被中國語文課本收錄,是考試經常出現的分析題目。

山水記 王之棟(清)

原文(節選)

去城十五里為白洋,面俯江流,峰巒四列,有商英墓、傳磬寺。掩映村落,可供吟賞。四十里,入滄茫溪,一帶澄然如秋水。……從滄茫溪而進,別是一洞天。仲春時,桃花盛開。春暮,落花片片,點衣沾履。高岩遠壑,蒼松郁然;平疇廣野,飛樓跨之。而尖山飄遙在望。折之而西,虎牙、荊門兩峰相對,何其雄也。……

翻譯

離城十五里是百洋河,從上向下看江水奔流,四周都是山巒,這裡有商英墓、傳磐寺。村莊掩映,可供遊人吟詩觀賞。水流四十里以後,注入滄茫溪,一條澄清的水帶就如秋水一般。……沿著滄茫溪前進,有時一片天地。仲春時節,桃花盛開。晚春時節,片片落花,落在遊人的衣服上,沾在鞋上。高高的岩石,長長的深谷,蒼翠的松樹鬱鬱蔥蔥;廣闊平坦的田野,大山就像一座飛樓跨在上面。尖尖的山峰遠遠的就能看得見了。從這裡往西拐,虎牙峰和荊門峰相對聳立,多么雄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