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村[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楊村鄉下轄村]

山口村[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楊村鄉下轄村]

山口村地處楊村鄉東部,東靠洽舍鄉,南鄰篁村村,西倚楊村村,北與富溪鄉長塢村相鄰。山口村距徽州區岩寺城區40公里,距黃山風景區20公里。山口村以山地為主,土壤呈微酸性,海拔在200—862米之間,轄區內森林覆蓋率為90%,一年四季溫和,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型。

概況

一、地理位置

山口村地處楊村鄉東部,東靠洽舍鄉,南鄰篁村村,西倚楊村村,北與富溪鄉長塢村相鄰。山口村距徽州區岩寺城區40公里,距黃山風景區20公里。

山口村[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楊村鄉下轄村] 山口村[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楊村鄉下轄村]

二、自然條件

山口村以山地為主,土壤呈微酸性,海拔在200—862米之間,轄區內森林覆蓋率為90%,一年四季溫和,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型,全年降水量1552mm,主要降水集中於4—7月份,年平均氣溫15.2℃,主要經濟作物以林茶為主,特別適合發展菊花、中藥材、高山蔬菜、大棚蔬菜的生產。

三、社會經濟概況

1、人口:全村2007年底總戶數443戶,總人口1659人,農村勞動力1032人,其中外出務工407餘人。

2、產業:以林茶為主,兼發展生豬養殖等,大力發展勞務經濟。

3、產值:全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3元。

4、行政區劃:山口村由山口、石川、蔣村、桃源四個自然村,9個村民組組成。

5、建設現狀:

(1)國土資源:山口村面積15.8平方公里 ,其中全村山場面積1070餘畝,人均1.4畝;茶園1040畝,人均1.5畝;耕地180畝,人均0.26畝。

(2)產業基礎:山口村是傳統的農業村,種植業以油茶、茶葉為主。

(3)城鎮建設基礎:原有居住用地環境較差,居住質量不佳,住宅密度高,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居民生活不便。

(4)交通基礎:205國道貫穿於全村,山山公路貫穿蔣村、桃源兩個自然村。

經濟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與飲料消費正朝著天然無污染,無公害方向發展,“有機食品”、“生態農業”生產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我村已成立“楊村鄉桃源茶菊經濟專業合作社”、“楊村鄉有機茶基地”,積極打造特色農業,朝著“一村一品”方向發展。目前山口生態有機茶示範園和山口茶菊間種基地已經建立。

依託桃源茶菊專業合作社、浮溪人家茶業優勢,建設千畝無公害生態茶園展示區,採取統一施肥及統防統治管理模式,提高農戶加強科學管理的自覺性,有效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和品質。結合打造205國道生態線工程,擴大全鄉有機茶生產。在山口建設有機茶生產示範基地。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使茶農在生產、供應和銷售等環節有保障,並開展產前、產中、產後的服務,既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擴大了合作社成員的帶動效果,還增強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擴大了產品的銷路,最終帶動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的效果。

黃山安得機械有限公司一行在總經理俞明全的帶領下來我村開展共建交流活動,鄉黨委書記程朝勝、鄉紀委書記朱東升參加活動。在座談會上,雙方就結對共建工作進行了討論,為下一步共建活動指明了方向和明確了任務。座談會結束後,雙方表示今後繼續在勞務用工等各項工作上加深交流、合作與共建。黃山安得機械有限公司還捐贈1000元支持山口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並對在建的山口村村部提供了指導性的建議。

2008年9月3日,楊村鄉第一個農村經濟合作社黨支部——黃山市徽州區桃源茶菊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在楊村鄉高山有機茶基地山口村掛牌成立。黃山市徽州區桃源茶菊專業合作社於2008年3月17日成立,是徽州區第一個在工商部門註冊有關菊花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加入了區供銷社的“新網工程”。 該項目總投資人民幣1000萬元,帶動14000名農村勞動力從事菊花生產。為做到發揮地方產業優勢,幫助農民致富創造更的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黃山市徽州區桃源茶菊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成立後,將重點發揮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發揮引領作用,幫助合作社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二是發揮組織保證作用,推動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三是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社員和民眾將茶葉和菊花產業做大做強。

鄉黨委書記吳勝在支部成立大會上介紹說, 創建“黨組織+合作社+農戶”新黨建模式,就是要通過這種支部抓合作社、合作社帶農戶的運行模式,更好地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鞏固了黨在農村基層的執政基礎;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加快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了農村人才資源的有效整合,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民增產增收,達到讓農民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9月9日,楊村鄉在楊村村部召開全鄉黨員電教工作現場會,區組織部門電教辦主任金鑫、鄉黨委書記吳勝出席了會議,各村支部書記、電教管理員、播放員參加了會議。會上技術人員對黨員遠教(IPTV)常見簡單故障的排查處理進行了詳細講解,同時還對與會人員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通過專業技術人員的現場答疑解惑,各村負責人在站點的使用和管理上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紛紛表示下一步將做好遠教設備安全防範的指導工作,降低站點的故障發生率。

鄉黨委員書記吳勝在會上總結了全鄉在遠程教育站點的“建學管用”方面取的成績,同時也深刻剖析了各村在電教工作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還重點對下一步工作作出了安排和部署,並對以後工作的開展提了以下三點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規範管理,提升站點利用率;二是強化黨員電教幹部隊伍建設。以後要多開展這中形式的活動,更進一步提高黨員電教管理幹部隊伍的業務水平;三是緊緊抓住“創新”這一主題,體現“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黨員電化教育發展的不竭動力。在新的歷史時期,黨員電化教育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迫切需要觀念的創新、領域的創新、機制和手段的創新,真正做到形式不新內容新、內容不新形式新。

會議結束後,各村還組隊參加了現場操作競賽,經過激勵緊張的比拼後,我村拿到了團體第二名、村委會主任鮑國財拿到個人第一名。

本次會議的召開,對切實發揮好全鄉黨員電教網路服務功能,提高村級黨員電教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加強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經驗交流,做好遠程教育終端站點運行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提高鄉黨員電教工作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9月23日,市組織部黨員電教中心黃平平主任採取聽匯報、實地查驗、現場詢問、查閱文檔資料的方式,檢查了我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建設、管理、使用情況。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范茂彬、區電教辦主任金鑫等有關負責人陪同檢查。

檢查組檢查時,首先聽取村有關終端站點“建、管、學、用”方面的做法和經驗以及對終端站點管理、使用的意見和建議後,還進行了實地查驗和現場詢問,並翻閱有關檔案資料。

檢查結束後,檢查組在充分肯定我村終端站點建設、管理、使用方面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的同時,現場反饋了屬於組織部門和電信部門要整改的問題,要求村黨組織和區電信公司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008年12月17日,楊村鄉山口村召開2009年度農村黨員、幹部主題教育活動動員暨培訓會議,全村3個黨支部共50餘名黨員幹部參加了會議,區幫扶單位林業局副局長方利榮同志、防火辦主任吳希超同志到會指導。

為確保困難民眾特別是五保戶的正常生活,楊村鄉山口村黨總支結合正在開展的農村黨員幹部主題教育活動及時組織全村黨員幹部深入農戶家中,了解五保戶、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相對貧困戶的生活情況,重點對缺糧、缺衣被等情況進行摸排,並推行黨員幹部“一幫一”幫扶制度,特別是對每一位五保人員,安排1名以上黨員幹部具體幫扶,並簽訂包保責任書,要求包保人每周必須上門走訪一次以上,及時了解和掌握五保人員的生活情況,並負責隨時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問題,把黨的溫暖送到他們身邊,確保困難民眾能過上歡樂祥和的“暖冬”。一位困難民眾就深有感觸地說:“一幫一活動的開展使我們深切感受到了黨員幹部對貧困群體的親切關懷。”

2009年1月4日, 在09年農村黨員幹部主題教育活動實踐階段,楊村鄉山口村“兩委”幹部在鄉黨委書記吳勝同志帶領下赴結對聯誼企業—黃山雲谷索道公司開展文明共建、結對幫扶互訪交流活動。在座談會上,雙方互相介紹了2008年村、企工作,總結了一年來的結對共建成果並討論了09年的共建方案。雙方一致表示:在新的一年,雙方將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加大共建力度、創新共建模式,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村、企結對共建活動,並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促進村、企各項工作和諧發展,達到互訪互助的目的。

位於楊村鄉山口村的桃源河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2月14日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獲國家新增項目投資5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50萬元,整個工程於2009年3月底完工。項目區通過實施坡改梯、坡面水系、封育治理等工程措施治理後能有效的涵養水源、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增加當地人口環境容量,進一步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村規民約

為打造平安、和諧、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強民主政治建設,調動廣大村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全體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促進全村的安定團結和三個文明建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村實際,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社會治安

第一條 每一個村民都要學法、知法、守法、自覺維護法律尊嚴,積極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做鬥爭。

第二條 村民之間應團結友愛,和睦相處,不打架、不酗酒滋事,嚴禁侮辱、誹謗他人,嚴禁造謠惑眾、撥弄是非。

第三條 自覺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不擾亂公共秩序,不阻礙公務人員執行公務。

第四條 嚴禁偷盜、敲詐、哄搶國家、集體、個人財物、嚴禁賭博、嚴禁替罪犯藏匿贓物。

第五條 嚴禁非法生產、運輸、儲存和買賣爆炸藥品;經銷煙火、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須經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批准。不得私藏槍枝彈藥,拾得槍枝彈藥、爆炸物品,要及時上繳公安機關。

第六條 愛護公共財產,不得損壞水利、道路交通、供電、通訊、生產等公共設施。

第七條 嚴禁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非法侵犯他人住宅,不準隱匿、毀棄、私拆他人郵件。

第八條 嚴禁私自砍伐國家、集體或他人的林木,嚴禁損害他人莊稼、瓜果及其他農作物,加強牲畜看管,嚴禁散放豬、牛、羊等家禽家畜。

第九條 嚴禁種毒、吸毒、販毒等一切涉毒活動。

第十條 認真遵守戶口管理規定,出生、死亡要及時申報或註銷;外來人口需要在本村短期居住的,應向派出所或村治保會匯報,督促辦理臨時居住手續,做到流入人口的底細清楚,預防治安案件的發生。

第二章 計畫生育管理

第十一條 村民依法結婚申請初次生育的夫妻,在孕三個月內應到村委會辦理妊娠登記,免費領取生殖保健服務證,存入400元上環履約金,待生育第一個子女後,在規定的期限內自覺落實長效節育措施,撤消上環履約金取款制約手續。

第十二條 按照《省條例》,允許生育二孩的,在辦理申請時,需存入落實絕育措施履約金700元。生育二孩後在規定的期限內落實絕育措施的,撤消履約金取款制約手續。

第十三條 已婚育齡婦女一年自覺接受一次生殖健康檢查和2次環檢、4次孕檢以及月訪視的義務。

第十四條 外出人員在離開戶籍地之前,免費辦理《婚育證明》。是環孕檢對象的需和村簽定《流動人口計畫生育契約》,並每季度寄回當地計生部門出具的環、孕檢證明。

第十五條 對流入育齡人員的管理,本村民要積極配合鄉政府、派出所對流入本村外地人員的管理,已婚育齡婦女積極參加本村開展的環、孕檢和其他訪視。

第十六條 實行計畫生育有獎舉報制度,對政策外生育、懷孕等違法行為進行舉報的,一經查實按有關規定給予舉報人適當的獎勵並對其嚴格保密。

第三章 消防安全

第十七條 加強野外用火管理,嚴防山火發生。村民必須依照《森林法》辦事,不得亂砍濫伐、盜伐林木,每個公民都有護林防火義務。

第十八條 加強村內放火設施建設,家庭用火做到人離火滅,嚴禁在將易燃易爆物品堆放戶內、村內,要定期檢查、排除各種火災隱患。

第十九條 對村內、戶內電線要定期檢查,損壞的要請電工及時修理、更新,嚴禁亂拉接電線。各用戶應自覺按規定用電,並及時繳納電費,如有電錶損壞應自覺及時修復或更換,嚴禁偷電和拖欠電費。

第二十條 加強村民尤其是少年兒童安全用火用電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全體村民消防安全知識水平和意識。

第四章 交通安全

第二十一條 村民外出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躲避機動車輛,確保人身安全。

第二十二條 嚴禁機動車或人力三輪車等車輛在本村的路道上胡亂停放,影響交通安全。

第二十三條 村民要人人愛護水泥路,嚴禁向水泥路面及兩邊路肩拋撒雜物、垃圾,路肩上禁止種植農作物。

第五章 村風民俗

第二十四條 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及其他不文明行為,樹立良好的民風、村風。

第二十五條 不請神弄鬼或裝神弄鬼,不搞封建迷信活動,不聽、看、傳淫穢書刊、錄象,不參加邪教組織。

第二十六條 建立正常人際關係,不搞宗派活動,反對家族主義。

第二十七條 積極開展文明衛生村建設,搞好公共衛生,加強村容村貌整治,嚴禁隨地亂倒亂堆垃圾、穢物,各戶廁所、豬欄應講究衛生,不得在村內路邊堆放露天糞桶、糞缸等;修房蓋屋餘下的垃圾碎片應及時清理,柴草、糞土應定點堆放,形成人人講衛生的好風氣。

第二十八條 建房應服從村莊建設規劃,經村委會和上級有關部門批准,統一安排,不得擅自動工,不得違反規劃或損害四鄰利益;村內主要幹道旁建房等須離道路1米以上:舊房改建有礙道路交通的屋基應適當縮進,並不得在屋基外沿道澆築階梯影響道路交通。

第二十九條 村民要支持村裡的公益事業,不得無故缺席或阻止,影響村里工作的開展,要形成良好的村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