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縣老爺山旅遊風景區

屯留縣老爺山旅遊風景區

位於上黨盆地西北的屯留縣老爺山旅遊風景區,是屯留縣委、縣政府為了恢復老爺山古人文景觀,發展旅遊事業,於二00二年啟動重建工程,由山西潞安郭莊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投重資、傾力開發建設的旅遊風景區。老爺山距上黨首府長治市55擁公里,距屯留縣城27公里,遠離城市、工業的大氣和水源污染,地勢高峻,森林茂密,景色秀美,交通便利,有著與其他風景區不同的“四大特色”、“三色遊覽”和“一流服務設施”,還有著洋溢濃厚民俗風情的鄉村拱衛,在都幣化生活日趨突出的現代社會。

基本信息

名稱來歷

老爺山,又稱三嵕山。舊時因山上廟宇眾多,又因當地居民對所有神靈一概稱之為“老爺”,故俗稱為“老爺山”。“三嵕山”之稱出於古語(“嵕”字是古人專指三座以上山峰聚集一處的山,如陝西醴泉縣就有九嵕山),古人把數峰並峙的山稱為嵕。因老爺山有東峰麟山、西峰靈山、南峰徐陵山,三峰鼎足而立,故而又有“三嵕山”之稱。《唐書.地理志》載:“屯留有三嵕山”。又,明《潞洲志》卷七<屯留縣.山川志>載:“三嵕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總之,老爺山是三嵕山的俗稱,為麟山、靈山、徐陵山的統稱。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位置

老爺山位於上黨盆地西北,最高處海拔1266米,為太岳山脈中段。距上黨首府長治市60公里,距屯留縣城25公里。屬屯留縣上蓮經濟開發區所轄,景區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其正北和西北分別與襄垣縣、沁縣接壤,自古就有“老爺山雄雞一啼聞三縣”的說法。

歷史地理位置

自民國時期白晉公路出現之前,從老爺山北上,經襄垣縣榆林、虒亭,過祁縣至太原,出大同,與塞外古絲綢之路相接;從老爺山南下,經屯留縣古鎮余吾、長子縣鮑店,過高平、晉城、越太行山,與河南中原地區相通。是“三晉通衢”的官道。老爺山下的余吾,就是這條官道上的一座四方輻輳、八面音韻,街巷喧囂、商賈雲集的古邑名鎮。在余吾舊街的南街和北街,有供過往販殖商貨駝隊住宿的駱駝店,在北街還有供過往官員休息的驛館,而老爺山腳的交川村還設有這條官道上傳遞公文的一處重要鋪舍。

當前旅遊市場的區位優勢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現代化交通路網和交通工具的飛速發展,老爺山的自然地理位置,已在新的時空概念下發生了新的變化。

今天的老爺山,向東,走數十里柏油路即是太焦鐵路、太長高速:向西,驅二百公里三O九國道即是臨汾市和同蒲鐵路;向北,數小時即達晉陽並洲;向南,半日內可抵中原豫洛。以老爺山為半徑,一百五十公里範圍內,東有長治老頂山森林公園比肩峙立;西與沁源靈空山、洪洞大槐樹、臨汾堯都逶迤相連;南指太行山大峽谷、陽城相府;北望祁縣喬家大院、平遙古城。旅遊市場的區位優勢非常突出。

自然資源

山水資源

老爺山呈東南至西北走向高陵,西北高而東南低,全長約8公里左右。其主峰在老爺山脈西北端之麟山,海拔1266米,次峰為靈山和徐陵山,均集中於老爺山脈西北高峻之處,是老爺山旅遊勝地的核心風景區。在其南坡下交川村溝谷,有清泉數注,匯為三嵕水,蜿蜒東去。由於老爺山是數十公里區域內唯一突兀而出的高陵,在這裡極目遠望,雲煙橫起,群山皆小,四圍如畫,八極妖嬈,人間風物盡在眼底,自然情趣悉入懷抱,堪為登高攬勝的絕好去處。

森林資源

在歷史上老爺山曾經是原始森林地區,由於戰爭和其他原因,老爺山的林木曾遭嚴重破壞。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屯留縣在老爺山設林場,從事植樹育林,並且有全縣機關、學校、企業每年都在此進行植樹活動,特別是二OO五年以來,潞安郭莊煤業組成專業隊伍,投資一千餘萬元進行綠化造林工程,到目前,森林覆蓋率已達98%以上。看今天的老爺山,陰山盡松柏,溝坡滿桃杏,遍地碧綠,百鳥聲喧,是一個生態環境優美,氣候條件適宜的好地方。也是距離長治市最近、面積最大的森林生態區。在蔥翠森林覆蓋下的老爺山風景區,空氣中的氧含量和負離子含量極高,被人們譽稱為“天然氧吧”。而林木在不同季節里呈現的各種景象和情調,更令人陶醉。在這裡,春雨染出桃杏花海;夏日林間鳥啼翠蔭;秋風扮靚紅葉如霞;冬雪映襯青松傲骨,誠所謂四季景色如畫,萬種風情怡人,並且山勢高峻,遠離城市和工礦的大氣、水源污染,非常適合長期在大城市嘈雜環境中生活的人群,前來觀光度假、修養身心。

文化資源

古色資源

老爺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自唐代以來,就有官方在山上建造廟宇,並逐漸形成了佛、道、儒,“三教”和諧共存的格局。山上的三座山峰分別是:東峰麟山為道教所在,有三嵕山神廟,祭祀著我國的神話人物羿神與嫦娥;西峰靈山為佛教所在,有金禪寺尊奉著佛祖釋伽牟尼;南峰為儒教所在,有先師廟供奉著至聖先師孔子。

1. 山神廟。我國遠古時期“羿射九烏”和“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即發端於此。據西漢時期的思想家劉安所著的《淮南子.本經訓》載,“堯時十日並出,焦稼禾,殺草木... ...九嬰,大風、修蛇皆為民害... ...堯乃使羿射九烏於三嵕之山,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邱之澤... ...。”這裡的“三嵕之山”指的就是現在的屯留縣老爺山。有關羿和嫦娥的神話故事流傳已久,其中以“羿射九烏”的故事最深入人心。因其“射九烏拯萬民”有功於天下,故得到了人們的尊崇和愛戴。自宋代皇家敇建神廟始,歷朝歷代先後得到過多位帝王敇封的“靈貺”、“護國靈貺王”、“顯應侯”、“三嵕山之神”等封號。而嫦娥作為羿的妻子(關於嫦娥屬羿妻之說,在《淮南子.覽冥訓》中有載),也一同被人們供奉一廟。

2. 金禪寺及古舍利塔。相傳金禪寺創建於唐代,根據北宋時期重修金禪寺的磚刻題記,可證金禪寺為屯留古剎。清乾隆年間,由地方官府出資,曾在金禪寺東、西建鐘樓和鼓樓各一間,三面花牆一帶,石梯一架。由於歷史演變,災凌兵踐,原寺早已傾圮,惟有古舍利塔留存依舊。塔身上有百餘個彈洞,是上個世紀一九四五年上黨戰役老爺山打援殲滅戰留下的歷史見證。二OO二年,屯留縣政府撥款重建了金禪寺,雖然規模較小,但位置優越,松柏蔥翠,恬靜幽雅。

為了擴大旅遊資源,完善佛教寺院的建築規制,二OO六年,老爺山旅遊開發公司決定,在原金禪寺南擴建了金禪寺大雄寶殿和佛寺山門天王殿。

3. 先師廟。始建年代不詳。據傳,該廟原稱“孔廟”,因明代任山西、河南兩省巡撫的于謙在往來於山西與河南途經老爺山時,常常登臨謁拜,見“廟貌窘陋不堪斯文”遂捐資重建,並且親題了“至聖先師廟”之匾額,由此,孔廟被改稱“先師廟”。據史料載,清代乾隆年間曾重修先師廟,建三面花牆一帶,周圍道路一條,一進廟院,座北向南,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原廟早已圮毀,惟有舊基可循。

4. 老爺山八景。由於老爺山是古時名山,歷代多有文人騷客來這裡縱情山水,吟詠辭賦,造就了著名的“老爺山八景”,它們分別是:寶塔凌雲;松林舞鶴;石壁晴嵐;東林曉鍾;西崖晚照;古院槐蔭;靈泉水鏡;山樓煙雨。在這些儒雅喻謂的引導下,遊人的腳步不僅是踏在只有山林殿宇的地方,而是在遊覽閃耀詩情畫意的人文勝境。

紅色資源

上個世紀抗日戰爭期間,老爺山曾經是中共襄漳縣委、縣政府所在地(1942年成立,1946年1月撤消),由襄漳縣委、縣政府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依託老爺山的崇山峻岭,與屯留縣抗日武裝密切配合,積極開展游擊戰,拔除敵人據點、破襲敵人交通,不斷打擊襲擾敵人,是一支抗日的有生力量,而他們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不畏艱苦、不怕犧牲、奮勇殺敵的故事,至今在民間被傳為佳話。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5年8月,國民黨蔣介石反動派,為實現其反共、獨裁目的,一面玩弄和談伎倆,再三電邀中共黨主席毛澤東赴重慶進行所謂和平談判,一面密令國民黨軍隊向我各解放區大舉進犯,為了保衛抗日軍民用鮮血換來的勝利果實,反擊進犯我上黨解放區的閻錫山軍隊,也為了以實際戰果聲援在重慶談判的毛澤東主席,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人民軍隊,發起了震驚中外的上黨戰役。戰役從9月上旬打響,到11月上旬勝利結束,歷時四十多天。戰役中,劉鄧以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和靈活機動的用兵謀略,將閻錫山企圖馳援長治的兩萬三千餘援軍,一舉全殲在老爺山地區,是著名的“圍城打援殲滅戰”主戰場。進犯上黨地區的閻錫山軍隊,其三分之二在這裡被殲,為上黨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並有力地聲援了在重慶的毛澤東主席,從而,揭開了三年解放戰爭的序幕。

這是在決定中國走向民主、獨立;還是走向封建、獨裁兩種命運決戰前夜打響的戰役,也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抗日戰爭之後,第一次大規模殲滅國民黨軍隊的光輝戰例,老爺山也因之被載入人民解放軍的軍事史冊。而當地廣大民眾與人民軍隊並肩戰鬥,用鮮血凝結的軍民情誼,在戰鬥中那種團結一致、捨生忘死、不計得失、同仇敵愾的勇敢、無畏精神,則成為今天我們進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英雄主義和艱苦奮鬥傳統精神教育寶貴的精神財富。

風情資源

綠色民俗

老爺山周邊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山鄉村莊。由於地處偏遠,在社會變革中,得以較少地遭受商品社會、都市化現象的衝擊,從而保留了厚實、淳樸的鄉村生活原貌。

在這裡,人們可以從春天花滿枝頭,秋天金堆囤垛的農家院落里,可以從冬暖夏涼的窯洞裡、整潔簡樸的土炕上,從釅稠的大葉茶、噴香的莊戶飯菜中,從雄雞啼晨、耕牛唱晚的氣息中,體驗醇厚的鄉村情趣,品嘗原汁原味的農家生活。

綠色購物

老爺山風景區除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紀念品可供遊客選購外,在購物方面最值得推介的,當屬本地的純天然、無公害農產品和土特產品。主要的農產品有:小米、黃豆、粟米、玉米面等;主要的土特產有:薄皮大核桃、紅棗、桃、杏、農家土雞蛋,以及農家釀製的陳醋等;主要野產品有:松蘑菇、野木耳、野酸棗、山野菜、山杏、山桃等。當人們普遍地對那些被化學物催生的農產品,摻和各種添加劑的食品缺乏安全感的今天,老爺山地區以傳統方法生產的農家產品,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土、野產品,將會極大地滿足遊客對品質的要求。

景區開發

決 策

旅遊業是新興經濟,是環保經濟,是創新經濟,是流動經濟,是關聯度高、產業鏈條長、創造就業機會多的經濟,是綜合效益強的經濟,被當代經濟學家稱之為“朝陽產業”。

老爺山有著優良的森林生態環境、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抗日襄漳縣委縣政府舊址、上黨戰役主戰場遺址,以及醇樸的鄉村民俗,這些極具特色的旅遊資源,還有著距離太原、晉中、長治,以及河南鄭州、河北邯鄲等大中城市較近,並且有現代交通路網連線的區位優勢,具備了旅遊業開發潛力大、可進入性強、客源市場廣闊等良好的先決條件。

為了利用老爺山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紅色革命傳統資源,發展旅遊事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經有關部門專家實地考察、充分論證後,屯留縣委、縣政府作出了開發、建設老爺山旅遊風景區的決策。對老爺山旅遊業做出了“三色”(即綠色、古色、紅色)旅遊發展規劃,同時,決定由縣財政投資,並募集社會捐助,於二OO二年春,啟動了老爺山古人文景觀重建的第一期工程,到二OO五年七月,先後在金禪寺舊址重建了規模較小的金禪寺;在三嵕山神廟舊址完成了該廟的部分重建工程,並構築了通向老爺山景區的旅遊通道。為老爺山旅遊業的後續開發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OO五年,山西潞安郭莊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在董事長靳志尚倡導下,為了以實際行動回報屯留社會,帶動當地的區域經濟發展,真正體現一個大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同時,也著眼於企業內部產業結構的調整,走多元經濟綜合發展的路子,於當年的8月份,與屯留縣人民政府達成了“老爺山旅遊業開發建設經營管理權轉讓協定”,並成立了“屯留縣老爺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由此,掀開了老爺山旅遊業開發建設新的一頁。

建 設

從二OO五年八月到目前,潞安郭莊煤業老爺山旅遊開發公司,在老爺山旅遊風景區的開發建設中,先後進行的基礎設施工程和古人文景觀重建、擴建工程達12項,總投資達6000餘萬元,還準備於二OO九年春新開工“上黨戰役紀念館”工程,加緊進行“紅色旅遊”項目建設。

今天的老爺山,景區建設日新月異;基礎服務設施逐步完善;生態環境不斷最佳化,已形成了具備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的旅遊風景區,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觀光、遊覽。在遊客中,有的是來自太原、晉中、長治等地區的省內遊客,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外省遊客,甚至還有少量的外國遊客。

前 景

老爺山旅遊風景區的開發建設雖然起步較晚,但由於有屯留縣委、縣政府和山西潞安集團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有具備經濟實力的潞安郭莊煤業投資興建,使景區進行了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特別是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成員經濟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私家車逐步普及,休閒、旅遊成為時尚,“黃金周”“雙休日”制度的實行,人們愈來愈多地追求深入大自然,享受休閒的時代背景和消費需求下,老爺山旅遊業的開發建設盡占“天時”、“地利”、“人和”之條件,因而,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