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尖艙艙壁

尾尖艙艙壁

尾尖艙艙壁(afterpeak bulkhead)是位於船尾的最後一道水密橫艙壁( watertight transverse bulkhead),用以保證當船體因海損事故造成尾尖艙破損進水時不會蔓延至其他相鄰艙室,使船舶仍有一定的浮力和穩性,從而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

相關概念

尾尖艙

尾尖艙 尾尖艙

艉尖艙是指位於艉部最後一道水密艙壁以後的艙。在散貨船上艉尖艙有時用於裝洗倉淡水。艉尖艙也可作為壓載水艙,調節前後吃水差,其對調整船舶的縱傾最有效 。如果遭遇特殊情況,艉尖艙還可用於臨時的避難場所。

艉尖艙因受螺旋槳引起的振動,且裝有舵機,故結構上通常也需作加強。艉尖艙的結構因艉部懸伸端的形式而異。以往艉部懸伸端多呈卵形或巡洋艦型船艉,不但線型複雜,而且內部構件需按扇形布置,製造和安裝均較困難。現在大都採用方形船艉,其尾封板為平板,簡化了內部結構的布置,施工也較簡便。

水密橫艙壁

水密橫艙壁(watertight transverse bulkhead)能保證船體因海損事故造成某艙破損進水時不會蔓延至其他相鄰艙室,使船舶仍有一定的浮力和穩性,從而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其設定數量依據船長和船型不同而異。萬噸級船按規定需設定6—7道,其中位於首尖艙(forepeaktank)與貨艙(cargohold)之間的首尖艙艙壁(forepeak tank bulkhead)即船舶最前的一道水密橫艙壁又稱防撞艙壁(collision bulkhead),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水密橫艙壁,其上不得開設任何門、人孔、通風管道或任何其他開口,位於船尾的最後一道水密橫艙壁即為尾尖艙艙壁。

設定

尾機型船舶 尾機型船舶

尾尖艙應設定艙壁將機器處所與前後起居、貨物處所隔開,該艙壁應水密延伸到艙壁甲板。客船還應設定一道尾尖艙艙壁,該艙壁應水密延伸到艙壁甲板。只要不降低艙壁分艙的安全程度,尾尖艙艙壁可在艙壁甲板下方作成階層。 尾尖艙壁不通至艙壁甲板。

尾尖艙內的全部結構,包括尾尖艙壁扶強材,除有關條文中要求更大的焊接係數外,焊接係數均為0.21。

對尾機型船舶,此種機座縱桁應儘可能地向尾延伸,且其端部應由強肋骨或實肋板支持。如由於尾部線型過於尖瘦導致在尾尖艙艙壁後無法設過渡肘板時,可不設過渡肘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