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可杜羅

小熊可杜羅

Story,1976)。 ●入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教師們推薦的100本書” ●入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孩子們推薦的100本書”

圖書信息

作者:Don Freeman

出版社: puffin BOOKS (1976年9月30日)
外文書名:熊可杜羅
平裝: 32頁
正文語種: 英語
ISBN:條形碼: 9780140501735
產品尺寸及重量: 17.9 x 22.6 x 0.3 cm ; 95 g
ASIN: 0140501738

編輯推薦

corduroy》直譯過來就是燈芯絨的意思,如果不仔細推敲,根本和中文譯名《小熊可杜羅》對照不上。這也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小熊可杜羅住在百貨商店的玩具櫃檯里,他穿的綠色的燈芯背帶褲掉了一個扣子,因此沒有人要他。他期待著有人能把自己帶回家,他知道如果有了扣子就會有人愛他,於是就開始了尋找扣子的冒險。但是這次小小的冒險卻失敗了。黑人小女孩莉莎無意中看到了可杜羅,莉莎並沒有因為他有缺陷(缺了一粒扣子)而嫌棄小熊。她把小熊帶回家,一邊為他縫扣子,一邊對他說:“你就是這樣我也喜歡......”。
有人想不通為什麼這么一個簡單的小孩和布偶的故事可以上那么多推薦單?於是又想是不是該“蹲下來,去貼近孩子”才能理解這本書的魅力。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太精英了,以至於我們總是體會不到平淡的味道,我們總希望賦予一本書太多的中心思想,感悟出更深刻的哲學命題,覺得只有這樣灌輸給孩子才能不辱使命。
即使我們是成年人又怎樣?難道我們的內心不曾渴望被別人愛?難道我們不曾渴望有個家?難道我們不曾為自己的缺點而自卑過?我們不也希望如果能有一枚“扣子”讓我們更美好,那么對方是不是就會更愛我們一點?於是我們為了這枚扣子拚命努力打拚,以至我們忽略父母、愛人和孩子。
對於父母來說,或許常回家看看比謀得更高的權位、賺更多的金錢更能讓他們放心。對於愛人來說,或許不再兩地分居、每天按時回家更讓他(或)她踏實。對於孩子,或許買再貴的玩具還不如陪他玩五分鐘來得開心。尋找扣子的這個過程是充滿艱辛的,甚至需要冒險的。
等到某天,我們回到家人身邊,對方告訴我們:“I like the way you are.(你就是這樣我也喜歡)”,我們終於可以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了:“這一定就是家了”(This must be home)、“我知道我早就想要個家了”(I knowI've always wanted a home!)。這個時候,扣子能不能找到都已經不重要了。
即使我們不是站在小熊可杜羅的角度,那么和家人說一聲:“I like the way you are.”也是經常需要的,因為家就是寬容,家就是接納,這樣互有缺點的人才能凝聚在一起,才能感受溫暖。和孩子講完這個故事,即使他心不在焉的聽完,即使他沒能完成你的親子閱讀計畫,即使你稍帶失望,那么也不妨和孩子說聲“I like the way you are.”

作者簡介

唐·弗里曼
1908年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地亞哥。他7歲即立志長大後要當一名藝術家。高中時代,是學校爵士樂隊的喇叭手,但當時他的最大願望是希望自己能夠一直畫畫。高中畢業後,他只身前往紐約,白天在學生藝術聯盟學畫,晚上則在夜總會吹小喇叭,藉以維生。由於熱愛演劇,遂常到百老匯看戲,他不僅看遍了所有的戲劇,還畫了很多舞台、後台、演員……的素描,這些素描還曾在《紐約時報》等報章雜誌的戲劇專欄發表過。
有一天夜裡,他由於專心在捷運上畫乘客,以至於下車時竟將賴以維生的小喇叭遺落在了電車上。而這個晚上,也就成了他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他沒有尋回喇叭,卻認真思索,決定此後要開始靠作畫維生。除了舞台素描,他也幫劇作家畫劇本插圖,至於為兒童作畫,則是在他婚後有了小孩以後的事了。他曾說過,為兒童畫圖畫書,使他有機會成為創造舞台的人。由於這是一個很讓人陶醉的工作,所以他常常埋首創作到深夜。
他一共為孩子們留下了三十一本以純淨、溫暖、接近兒童見長的圖畫書。《飛高飛低》(Fly High, Fly Low,1957)曾經獲得過1958年凱迪克獎銀獎。主要代表作還有《蠟筆盒的故事》(The Chalk Box Story,1976)。
1978年2月逝世。

獲獎記錄

●入選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
●2001年被美國《出版者周刊》評為“所有時代最暢銷童書”(精裝本)第90名
●入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推薦100本最佳童書
●入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教師們推薦的100本書”
●入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孩子們推薦的100本書”
●入選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編《世界圖畫書100選》
●入選日本兒童書研究會/繪本研究部編《圖畫書·為了孩子的500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