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曹村

村莊簡介

小曹村地處萊城西大門,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日本鬼子和國民黨反動派都曾在這兒挖過戰壕,修過碉堡。萊蕪戰役打響後的第一次衝鋒,就是從小曹村開始的。由於當時地形對我軍十分不利,土堰自西向東一塊比一塊高,敵人的火力很猛,致使我軍一時難以突破防線,有一個連的官兵全部犧牲。期間敵我雙方還曾發生過激烈的肉搏戰。解放戰爭結束後,政府曾在小曹村專門給死難烈士立過碑。

人文自然

小曹村因緊臨縣城,又是貫通東西的重要門戶,所以過去這兒曾建有專門接送上邊官吏要員的“接官庭”。據村里老人介紹,該村東南汶河以北,曾有個“監斬台”(現泰萊高速路北,小曹村加油站附近),占地約50畝,是處斬罪犯的地方,當時附近有不少老槐樹,每逢行刑完畢,差役便把犯人的首級懸掛在樹權上示眾。
①接官庭:小曹村65歲的村民王玉安現在居住的一處老宅過去叫“接官庭”,是其曾祖父王續怡所建。這是一座標準的四合院,主屋北廂房的梁檁上有“大清八年桃月建修,木匠谷林,泥匠曹勤”字樣,至今字跡清晰可見。北廂房很寬大,室內地面鋪有大塊方磚,房頂過去是小瓦(20世紀70年代初翻蓋為黑大瓦),建築樣式為“五脊六獸”,富麗堂皇,看上去甚為壯觀,當時在十里八鄉獨一無二。北屋裡原有個大條山幾,上有帽架子,曾掛有三個有頂帶花翎的官帽,菜蕪戰役時遺失一北屋東窗戶東側,至今仍存有萊蕪戰役時被衝鋒鎗掃射遺留下的彈孔。當時宅院建有三層門,即大門、二門和山平門,大門是垂珠連龍,鋼叉門樓,獅子把門,兩邊有鑲石,九級台階,文革期間被毀壞,山平門雖遭受過戰火洗劫,但主體部分至今仍。接官庭內原有個後花園,約有3畝地大(西面有一個長30來米、寬約20米的大水灣),門前院後栽有黃楊樹、大白丁香花樹、木瓜樹和松樹。
據說,當年王家的官職相當於縣官(七品),雖無實權,但很有威望。所以凡從京城或州府來的大官要到萊蕪巡查時,總是先到“十里長亭”(十里舖)後,再有縣衙大人親自接到小曹村安排休息或食宿,而後,再鳴鑼開道進萊城。由此可以推斷,“接官庭”相當於現在的接待處、賓館之類的場所。
②畢家林:據現年82歲系畢家十七世的畢松德老人介紹,畢家林原址在現煤機學校帶,建於明崇禎年間,時任江西戶部清歷司的畢家七世祖畢生輝即葬於此林。此林地南北長,東西窄,占地約15畝,林前原建有一牌坊,上有“誥封”等字樣,牌坊下有10多級台階,兩邊有2米多高的圍牆,牌坊前後各有兩對石獅。順“神路”北上,依次有石馬、石羊和望天猴各一對,分列兩側。柏樹及各種花木鬱鬱蔥蔥,那時人們常在此休閒納涼。林內建有“地界碑”一座,兩側還有石凳,北側即畢生輝陵墓,墓前立有“雲頭碑”。畢家林在“文革”時期平墳種地時被毀壞。

人物事跡

一、烈士英名錄
徐勤修  亓德先  王書芹  張洙田  王秉連
李海濱 王玉鋼(女)  亓淮德
二、歷任村支書
(1956年前無支部)
1956年-1990年  趙振德
1991年-1996年  王玉敏
1996年-  王淑斌
三、歷任村主任
1951年1月離職   王玉苓(村長)
1951年2月-1954年4月   亓紀先(村長)
1960年-1964年  畢玉田(大隊長)
1965年任職  畢樹德(大隊長)
1968年1月-1969年1月   亓淮道(主任)
1969年2月任職   趙振德(主任)
1984年7月離職   畢泗明(大隊長)
1984年8月-2000年(病退)亓維新(主任)
2001年-   亓汝斌(代理村主任)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王鳳安  萊蕪市教育局幹部,享受副縣級待遇,已退休,高級教師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宋慶齋  萊蕪方下一職專高級教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