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陽

小平陽

小平陽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的一個鎮,是全國重點鎮,總人口6.5萬,。東連五山鄉及貴港市古樟鄉,南接賓陽縣和吉、洋橋鎮,西依陶鄧鄉,北鄰三五鄉,是興賓、賓陽、貴港三市(縣、區)的結合部。總面積215.7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距市區34公里。耕地面積4678公頃,其中水田2563公頃,旱地2115金三角公頃。小平陽素稱“”,連續三次奪得來賓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小平陽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的一個鎮,人口6.5萬。

小平陽 小平陽
小平陽 小平陽

2006年來賓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榮譽 稱號,這是該鎮繼2005年之後第二次獲此殊榮。2006年,該鎮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96700萬元,比上年增長22.08%;工業總產值497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0.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48萬元,比上年增長22.10%;財政收入47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1.41%,實現了翻一番的目標;農民人均純收入359100萬元,比上年增加了67900元,增長23.33%。

沿革

明、清時期,小平陽屬潯州府貴縣管轄山西二里上團。民國時期,隸屬貴縣樟木區。1950~1952年3月,青嶺、大村、五山3個鄉合併為貴縣第4區,區公所設在五山施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8月24日,貴縣第4區劃歸來

小平陽 小平陽

賓縣。區公所遷至青嶺街。1953年1月,青嶺改稱來賓縣15區。1955年5月12日,15區改稱青嶺區。1958年1月17日,青嶺區分出青嶺、五山、和平3個鄉。同年8月25日,青嶺鄉改稱青嶺人民公社。 1961年6月15日,成立青嶺區。1968年3月,成立青嶺區革命委員會。同年12月5日,在區改社中,青嶺分為青嶺、五山兩個公社。時稱青嶺公社革命委員會。1980年11月,青嶺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稱青嶺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10月,撤銷青嶺公社設小平陽鄉。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1987年村民委員會改稱村公所。1995年6月22日,小平陽撤鄉設鎮。1996年村公所復稱村民委員會。2003年,長山村民委員會改稱長山社區,劉平村民委員會改稱東平社區,至今不變。

小平陽政府曾3次搬遷,1964年以前駐青嶺街,1964年從青嶺街遷至小平陽西街,1995年從西街遷至鎮東經濟貿易區至今。

自然環境

小平陽 小平陽

屬南亞熱帶過渡氣侯帶,北回歸線橫貫中部,氣侯溫和,陽光充足,氣溫適中,年均可種植農作物。1月份平均氣溫11.2°C,7月份平均氣溫28.5°C。年平均氣溫20.8°C。年降雨量1316毫米,無霜期333天,日照1665小時。寒露風一般出現在10月中旬。旱澇及倒春寒為主要自然災害。 地勢自東向西南傾斜,東部和西北部為高丘半石山區,中北部為丘陵地或小平原。山脈自貴港市經五山延綿而至的大朝山脈,呈南北走向,在境內由九峰連成的九鳳朝天山,形似九隻鳳凰朝天齊歌,其中二子山海拔521米,椅子山海拔514米,雷山海拔471米,鳳凰山海拔347米。

境內有7條東西流向的季節河:小平陽河,長8.2公里,自東北向西南流入合江河。莫弄河,全長24.8公里;上凌河,長4.6公里,向西流;金詳河,全長13.4公里,向西流;雄雞河,全長14.7公里,向南流;九菜河,全長1.5公里,向西流;麒麟河,長2.4公里。

鎮境內地下水資源豐富,地下河流主要有大州暗河、北往暗河和龍葛暗河。大州地下河匯水面積116平方公里,流程22公里,是境內第一富水區。龍葛地下河匯水面積20平方公里,流程6.5公里,是鎮境內第二富水區。小平陽至陶鄧地下水是富水地段,小平陽街隨處挖深1米左右即有地下水冒出。

特色產業

小平陽鎮大規模的種蔗是從2005年秋天開始的。33名幹部

小平陽 小平陽

分成了宣傳組,宣傳種甘蔗的好處,與民眾算種甘蔗與種花生、玉米、木薯、烤菸的對比賬,讓民眾明白種蔗比其他經濟作物至少每畝多出800元至1000元的收入。在新蔗區,每種一畝甘蔗補助蔗種費300元,機耕費150元。到周邊鄉鎮調集了近3萬噸的蔗種。從2005年秋天到第二年的春天,共新種甘蔗達3萬多畝。2006年的秋天到2007年的春天,種甘蔗3萬多畝。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甘蔗這一特色產業在小平陽漸成氣候,到2007/2008年榨季,進廠料蔗達40萬噸,比兩個榨季前即2005/2006年榨季的7.5萬噸翻了兩番多。

礦產資源

境內土壤為沙質土。礦產資源有鐵、鉛、鋁、煤、磷、矽、石膏、褚土、石灰岩等。石灰岩藏量豐富,品質優良。七八十年代,廣東茂名水泥廠曾在鎮開設多處採石場,成為該廠的主要原料基地。

還有松、杉等植物和蛇、蛤蚧等野生動物。

行政區劃

1984年10月,撤銷青嶺公社設小平陽鄉。轄長山

小平陽 小平陽

、青嶺、甘秦、龍山、木平、劉村、劉平、古夢、嶺頭、東南、三聯、和平12個村民委員會,108個自然村。1987年村民委員會改稱村公所。 1995年6月22日,小平陽轄長山、青嶺、甘秦、龍山、木平、劉村、劉平、古夢、嶺頭、東南、三聯、和平12個村公所。

2003年小平陽鎮轄10個村民委員會即青嶺、甘秦、龍山、木平、劉村、古夢、嶺頭、東南、三聯、和平村民委員會和2個社區即長山、東平社區(原劉平村民委員會改稱東平社區)至今不變。

經濟狀況

耕地面積4678公頃,其中水田2563公頃,旱地2115公頃。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花生、黃豆、甘蔗、菸草、芝麻等。

1989年,農業總產值792萬元,糧食總產量7973噸,甘蔗總產量10999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41元。

1998年,農業總產值16318萬元,糧食總產量13495噸,甘蔗總產量4427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370元。分別比1989年增長19.6倍、69.25% 、3.02倍和15.8倍。2006年,農業總產值25967萬元,糧食總產量19968 噸,甘蔗總產量 22萬 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591元,增長23.33%。分別比1998年增長59.13%、47.96%、3.97倍和51.52%。

現有林業用地面積5138.6公頃,有林面積1866公頃,主要種植松樹、桉樹、杉樹等,1999年森林覆蓋率達32%。

1998年,有林業用地5138公頃,有用材林面積1866公頃,經濟林面積140公頃,封山育林3490公頃,森林覆蓋率27.5%,林木蓄積量3.5萬立方米,2000年,林業用地10817公頃,有林面積4863公頃,封山育林4137公頃,經濟林306公頃,林木蓄積量166.9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2%,林業產值116萬元。

2006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967萬元,比上年增長22.08%;工業總產值4975萬元,比上年增長100.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48萬元,比上年增長22.10%;財政收入476萬元,比上年增長111.41%,實現了翻一番的目標;農民人均純收入3591元,比上年增加了679元,增長23.33%。

畜牧業

畜牧業以豬、牛、羊、雞、鴨為主。宜牧荒地3333公頃,平均每戶養牛2頭左右。有養羊專業戶86戶,平均每戶飼養山羊90多隻。

1998年,出欄牛4698頭、羊5470隻、豬55712頭、家禽189559羽,存欄牛17906頭、羊8646隻、豬39527頭、家禽183820羽,肉類產量4974噸,水產品產量318噸,畜牧業產值3721萬元。

2000年,出欄牛4950頭,豬63762頭,羊5600隻,家禽出售21.9萬羽;存欄牛18160頭,豬39057頭,羊8100隻,家禽18.382羽。肉類產量5643噸,水產品產量532噸。畜牧業產值4270萬元。

2005年,出欄牛9238頭,豬88140頭,羊9850隻;存欄牛20390頭,豬39800頭,羊9970隻。肉類產量8093噸,水產品產量800噸。畜牧業產值8910萬元 2006年全鎮生豬存欄39800頭,出欄93557頭;牛存欄20390頭,出欄9820頭;羊存欄10630隻,出欄12016隻;禽存欄14.5萬羽,出欄32.14萬羽。建立2個外二元雜瘦肉型母豬養殖示範基地,新建大浪村和南陽村2個無本地公牛示範村。

土特產

“東南菸葉”遠銷廣東、福建、雲南、貴州等地。以東南村民委員會所轄村屯為產地,故名。

1998年,菸草種植面積385.93公頃,產菸葉384.96噸。1996-1997年,每公斤菸葉賣到50元左右,菸葉收入占產區農民收入的一半。鎮境內嶺頭、三聯、和平、甘秦等村民委會員會土質適合種植黃煙,一年可種春煙,也可種冬煙。《菸草專賣法》頒布實施後,村民改種其他作物,“東南菸葉”已成為歷史。

水利

小平陽水利設施有大蟲、六老、長車等12座山塘水庫,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較大的大蟲水庫,總庫容281立方米,乾渠長11.7公里,灌溉面積100公頃。小平陽電灌站,裝機2台共195千瓦。至1998年,已打機井28口,人工挖井36口,填溝造塘12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增至865公頃。2006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865公頃。

企業

1991年,工業總產值518萬元,1995年,工業總產值3558萬元,比1991年增長5.87倍。1998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5101萬元。比1995年增長3.24倍,比1991年增長28.15倍。2000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9590萬元,分別比1995年增加4.5倍,比1991年增加36.82倍。

水泥已形成年產30萬噸規模。小平陽水泥廠生產的昇陽牌普通矽酸鹽水泥,曾榮獲廣西建材工業局優質產品獎,產品遠銷區外,出口泰國、韓國、新加坡等國。2006年產量由20萬噸擴大到100萬噸。

2006年新增招商引資項目3個,引進及新增招商引資資金2.263億元,其中來賓永鑫公司計畫投資2.25億元建設的精製糖廠。2006年下半年,投資3.5億元、日榨5000噸,糖廠又為小平陽鎮創造了730多萬元的工業產值。

小平陽工業聚集園區已經初具規模,全面拉動小平陽運輸、建築、餐飲等行業的快速發展。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20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7%,增加值8050萬元,營業收入32500萬,實現利潤576多萬元,上繳稅金512萬元。

2005年引進桂南木片廠、小平陽中板廠兩家企業,引入資金350萬元,加上原有的粵桂建材有限公司擴建投入30多萬元。

交通郵電

湘桂鐵路柳黎複線北南縱貫鎮域30公里,境內設有小平陽、古夢、黃坡3個火車站,以前小平陽站日客流量200多人次。有3條公路與外縣相聯,日過往班車20多趟,客流量1000多人。

1998年10月1日通車的南柳高速公路,自南向北穿過鎮境,設有小平陽進出口及收費站。是年底,實現村村通汽車。投資30萬元建成小平陽鎮汽車客運站。

小平陽郵政支局有職工7人,村村通郵,郵路110公里。小平陽電信支局,職工2人,程控電話裝機容量945門,村村通電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均在鎮內設有營業網點,信號網覆蓋全鎮,通信發達。

商業

鎮內有小平陽街、和平街和青嶺圩,均為三天一圩。供銷合作社職工62人。個體工商戶390戶、商業網點416個,從業人員1026人,經營農副產品、日用百貨、小家電小五金、農機具和牲畜等。2006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8000萬元,集市貿易總額3540多萬元。

財政金融

1989年財政收入83.78萬元,1993年,財政收入214.35萬元,比1989年增長1.56倍。2002年,財政收入255萬元。

2006年完成財政收入290萬元,比上年增長6.2%。全面完成農民綜合補貼資金306351元的發放及糧食直補的發放工作。年末存款餘額4000多萬元,貸款餘額2000多萬元。

教育衛生

現有中學3所:小平陽一中;小平陽二中;小平陽三中。有國小12所(含中心校),18個教學點,有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分校12所。 2006年,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9%,少年入學率達95%,高中入學率提高了15%。在校中學生3785名,小學生5272名。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教育改革穩步推進。各國小的國小畢業生水平測試達標合格率為100%。2006年三所中學考上地高共7人,重點高中40人,普通高中158人。切實加強在職幹部全員培訓工作,使投入全員培訓的經費比上年有所增加。

2006年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合作醫療15所;計生服務站1個,有醫務人員2人。公共衛生保健體系進一步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防控能力有新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全面開展,2006年度全鎮參合人數為37853人,參合率為80%,全年受益農民4231人,受益金額達1548609元。

共有籃球場86個,其中燈光籃球場9個,田徑場3個,足球場2個,排球場36個,桌球桌188張,16平方米的體育活動室3間;有業餘籃球對15隊,業餘武術隊12隊,龍獅隊10隊,象棋隊27隊。鎮政府組織籃球隊參加興賓區每年一度的“黨建杯“籃球賽,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奪冠。

供電供水

自從農網改造以來,12個行政村、(社區)已經全部通電。全鎮已經用上乾淨的自來水。

文物勝跡

崑山洞古人類活動遺址:在鎮政府西北約5公里的崑山村外的一座山腳下,距今約9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發現有石器、蚌器及動物骨骼及新石器時代人類的活動跡象,是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

大村當鋪樓:位於鎮政府東南約25公里的和平村委會院內,相傳廣東省人在明清時期所建,原占地面積1.3公傾,磚木土結構,三層樓,高約30米,樓牆厚約1米.二樓木板被拆,其餘尚在。

鳳凰山水岩洞:位於三聯、嶺頭村委境內,長約6公里,洞中有洞,寬窄不一,寬處數百平方米,窄處只能1人穿過;洞內黑暗險峻,水深處可渡竹排,多種珍稀動物寄棲其中。據說20世紀60年代,三聯村人進入洞找水,其中1人迷失方向,在洞內轉了6個晝夜,其家人以為其已餓死洞中,誰知第6天,人竟從另一洞口走出,肚子也不覺得餓,好象只有半天工夫。90年代初,美國專家和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學生曾到此洞考察。

象口山莊:位於鎮政府左前1.5公里處的象口山莊,山上灌木叢生,四季常青,山下竹子連片,湧出一山泉,水質清澈。傳說山體內有個洞,寬數百平方米,但卻無口可入,欲進洞,須從泉水口潛入。現計畫引資於此建一度假村,山腳圍牆及大門已建好。

白馬泉:位於鎮政府南3公里的甘村白馬山下,原泉水寬約2米、長4米,現已拓為寬8米、長12米、深10-70米。泉水四季常流,水質甘甜爽口,可生喝,屬純正礦泉水。

著名人物

韋紹榮,謝村人,湖南省委統戰部部長。

吳敬遠,謝村人,廣州軍區司令部某部處長。

覃子東,謝村人,武警廣西總隊河池地區支隊長。

黎新德,東黎人,農行柳州支行行長。

覃紹才,甘村人,柳州地區檔案局局長。

覃若萍,甘村人,右江民族師專副教授。

黃秋雲,青嶺街人,自治區牧工商公司黨委副書記。

韋寶劍,韋戶村人,自治區人事廳工資福利處處長。

潘新勇,小平陽街人,政協廣西柳州地區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韋國猷,小平陽街人,來賓縣人大常委員會主任。

卓開良,木塘村人,自治區菸草集團主任。

毛經初,里 村人,廣東省湛江地區中院處級幹部。

毛洪深,里 村人,南寧市戰備辦公室處級幹部。

石奇安,嶺頭村人,柳州地區公安局處級幹部。

李子山,嶺頭村人,柳州市電信局調研員。

李銘,凡戶村人,自治區人事廳處長。

丁家明,老橋頭人,桂平市政法委書記。

黃武進,黃曲村人,南寧城北區武裝部政委。

莫思程,麻畚村人,南寧棉紡廠黨委書記。

覃子培,嶺頭村人,自治區林業廳處長。

覃建忠,嶺頭村人,自治區成套局處長。

李世文,村兒村人,來賓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毛正軍,內戶村人,來賓市政法委副書記。

謝宣遞,和平街人,廣東省茂名機械廠高級工程師。

毛枝陰,大戶村人,上海寶山鋼鐵總公司高級工程師。

鄭盛機,青嶺街人,南寧市廣播電視大學教授。

呂信芳,平陽圩人,南寧市市政工程公司副總會計師。

張月鮮,青嶺街人,桂林師院,講師。

重要事件

1948年1月,中共賓陽地區特支書記張聲震決定,在青嶺鄉劉村蒙慶祥(蒙歌)家成立交通站。

1948年6月在青嶺鄉劉村成立中共貴武來遷邊區支部,7月改為特支。

1948年10月成立大村人民解放同志會。

青嶺人民解放同志會及武工隊分別於1949年3月、5月成立,會長兼武工隊長蒙歌。

小平陽 小平陽

1949年6月14日,在貴縣(今貴港市)北山鄉長嶺村梁寧家成立中共大青山支部,蒙歌任書記,毛郁明任副書記,唐傑敏任軍事委員。同年8月,貴縣工委因工作需要決定將大青山支部改為區委,不久貴縣工委又將青山區委改為大青山直屬支部,毛郁明任書記兼組織委員,毛經紀任宣傳委員,毛子文任委員。中共大青山直屬支部在中共貴縣工委的領導下,其間,共發展黨員71名。

1950年3月中旬,原國民黨青嶺鄉長蒙秀珍等20餘人打著國民黨黨旗,上青嶺街遊行示威,高呼反動口號,晚上,便糾集10名人槍襲擊鄉人民政府。人民政府鄉長林其朝一面組織武裝人員抵抗,一面派人到木塘村求援。木塘村的乃昆、卓紹祥聞訊後,立即帶領20人槍增援。蒙匪見不妙,遂向陶鄧鄉紗帽山逃竄。我方人員追擊攻紗帽山,激戰8小時,活捉匪首蒙秀珍。

1981年5月9-10日,青嶺公社遭受特大暴雨襲擊,從5月10日凌晨3點半至下午2點,降雨量295毫米,造成山洪暴發,湘桂鐵路東南大隊路段被水漫過路基,火車中斷行駛5小時。

1994年“6·17”洪災後,7月5-6日,遭受解放以來最大的暴雨襲擊,降雨量達397毫米,全鄉受災戶7980戶,3人被淹死,18人受傷, 淹死、失蹤牲畜535頭, 傷833頭,經濟損失嚴重。同年7月,利用世界銀行袋款建設的小平陽水廠動工興建,1996年9月建成供水,為13100人、20000頭牲畜提供安全衛生飲用水。

1995年6月22日,小平陽撤鄉設鎮。

1996年1月,中、日技術合作項目小平陽治旱工程開工。

1998年4月29日,日本官員山本先生一行視察中日技術合作項目——小平陽治旱工程。

獲得榮譽

1997年被廣西評為全國體育先進鄉鎮。

1997年小平陽鎮被自治區人民政府評為“體育先進鄉鎮”。

2001年,小平陽鎮榮獲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的全區人口普查先進鄉鎮稱號。

2005年來賓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榮譽稱號。

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奪冠“黨建杯”籃球賽。

2006年來賓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榮譽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