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蛀牙

簡介

齲齒也是俗話說的“蛀牙”或“蟲牙”,是一種通過破壞牙齒,會引起嚴重疼痛,並可能影響全身健康的疾病。齲齒髮病率高,危害兒童乳牙健康的頭號大敵,就是齲齒。

據調查統計,我國乳牙齲齒患病率在城市為75.6%,農村為78.2%,且均有發病年齡早的特點,6個月的嬰兒即有可能患齲病,5~7歲的兒童發病率最高。

齲齒已經成為危及兒童口腔健康的頭號殺手,乳牙患齲高峰約在5歲左右,恆牙患齲高峰約在15歲左右,並持續影響人們到老年。根據上海市的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在參與調查的15059名幼稚園兒童和中國小學生中,乳牙患齲人數為8523人,乳牙患齲率為56.62%,4歲兒童的患齲率達65.92%,9歲兒童為83.57%; 據北京地區對中小學生的抽樣調查,城郊區7歲兒童恆牙患齲率平均為48.88%,12歲兒童為67.29%,17歲為73.61%;同時調查資料表明,一般農村較城市人口恆牙患齲為低,城市人口恆牙患齲率平均為63.65%,平均齲牙數為1.67顆;農村人口患齲率為55.67%,平均齲牙數1.27顆,飲食種類和習慣的因素差異起到很大作用。

致齲原因

嬰兒期如何給寶寶防蛀牙?齲齒是繼冠心病、癌症之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世界三大非傳染性慢性病之一。齲齒雖不像冠心病、癌症那樣直接威脅人的生命,但對人的生命質量和生活幸福卻有重要的影響。
齲齒初發主要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據對某市兒童的抽樣調查顯示:乳牙的齲齒髮病率不斷升高,並有居高不下的趨勢,已由1985年的83.67%增至1995年的89.25%。

致齲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的因素:

(1)含糖量高的食品易殘留在牙齒表面及牙縫中,通過致齲細菌的作用而產酸,可造成齲齒。孩子在盡情享用精美糖果、糕點、飲料和朱古力時,對牙齒也造成了一定的損害。

(2)致齲細菌在牙齒表面及窩溝內生長、繁殖所產生的腐蝕作用。

(3)在生長發育時,牙齒本身的某些生理髮育缺陷。此外,飲用水中缺氟,也會使人患齲齒。

齲齒的危害性

1、乳牙齲病會嚴重影響兒童牙齒的發育和正常的咀嚼功能;
2、乳牙齲病可能造成多個牙齒的喪失,導致上下牙的咬頜關係改變,功能紊亂,並影響頜骨及顏面的發育;
3、齲齒還會影響恆牙胚的發育,甚至會引起恆牙胚囊腫,導致恆牙不能萌出;
4、破壞乳牙冠或造成乳牙脫落,致使咀嚼力下降,咀嚼功能降低;
5、齲齒導致的殘破牙冠和牙根,也會刺激口腔軟組織形成潰瘍。

牙齒髮育過程中,由於恆牙萌出有先後,被齲壞的乳牙和相鄰恆牙之間,容易積存食物殘渣,容易引發新的齲病,患有齲齒的兒童常因牙齒疼痛,而不願使用患側牙齒來咀嚼食物,患牙側頜骨會因此缺少必要的生理性刺激,時間長了,將導致兩側頜骨發育會不對稱;
此外乳牙齲齒還會引起兒童食慾減退,消化不良,進而影響全身生長發育;
齲齒的繼續發展,還可繼發成牙髓炎症,更嚴重的還可導致慢性根尖周炎,並可成為病灶根源,當人的身體抵抗力下降的時後,儲藏於病灶的細菌還可能轉移到全身其他部位來致病,常見的如關節炎、腎炎等,可跟病原跟齲齒有直接聯繫;
前牙如果發生齲齒,不僅看上去很不美觀,還會對兒童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進而造成心理障礙。

齲齒根源成因和影響因素

齲齒是由多因素引發的口腔疾病,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細菌、飲食、牙和唾液,三者相互關聯,缺少一個條件都不能發生齲齒。當前學者們認為唾液作為牙齒的可變外環境,不僅是影響齲病的重要因素,如何對唾液分泌功能的有效改善,也是預防齲齒的關鍵,如何利用這點“可變”因素有效預防齲齒,我們將在後面專門論述。

1、細菌
在齲齒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細菌在齲病發病中起著主導作用,致齲的細菌種類很多,近年來國際口腔學界公認其中最主要的致齲病菌是變形鏈球菌和乳酸桿菌。這些細菌容易與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殘屑混合在一起,並牢固地粘附在牙齒表面和窩溝中,這種粘合物就叫作牙菌斑或菌斑(dental plaque)。菌斑中的大量細菌產酸,會造成菌斑下面的牙齒釉質表面脫鈣、溶解,臨床調查證明,口腔中菌斑較多的兒童,齲齒也多,有直接因果關係。

2、飲食
在齲齒形成過程中,飲食是細菌滋生的重要作用中介。由於多數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糖,這些物質成為供給菌斑中細菌生存和繁殖的能量,同時通過細菌的代謝作用使口腔中的糖酵解,產生大量有機酸,這種有機酸如果長期滯留在牙齒表面和窩溝中,致使釉質脫礦遭到破壞,失去釉質保護的牙表面,被某些細菌促使蛋白質溶解,進而形成齲洞。可致齲的糖類很多,研究發現最主要的威脅來自蔗糖。

牙齒髮育時期,營養決定牙齒組織的生化結構,鈣化良好的牙齒抗齲性高。如果食物中含有的礦物鹽類、主要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鈣、磷、維生素B1、D和氟等不足,牙齒的抗齲性就低,造成齲齒髮病的條件。乳牙在胎兒期即已發生、發育和鈣化,母新乳期的營養,對胎兒乳牙的發育雖然沒有決定性影響,但加強母體營養仍對乳牙鈣化有利的。除非母體患嚴重代謝障礙病或遺傳病,一般乳牙不易受到嚴重影響。

3、牙齒和唾液
牙齒的形態、結構和位置也與齲齒髮病有著明顯的關係。牙齒咬面的窩溝,是兒童牙齒髮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生理缺陷,較深窩溝內容易滯留細菌和食物殘屑,而且不易清除掉,從而容易誘發齲齒;另一方面,牙齒髮育階段如果礦化不足,特別是由於鈣化不足的牙齒,釉質及牙本質的緻密度不高,會導致抗齲性低,較容易患齲齒;氟在牙齒礦化結構中的含量雖然很微少,但根據研究發現對增強牙齒的抗齲性也很重要,牙齒髮育過程中如果能令牙齒自然吸收含有適量的氟,較不易發生齲齒。由於乳牙和年輕恆牙的結構和鈣化程度均不夠成熟,通常很容易受致齲因素的影響,因而患齲率高。

唾液是牙齒的直接外部環境,直接起著緩衝、洗滌、抗菌或抑菌等重要作用。分泌多而稀的唾液,可以有效洗滌牙齒表面,減少細菌和食物殘屑堆積程度;分泌量少而稠的唾液則易於導致細菌及食物殘屑滯留牙表,從而助長菌斑形成並長期粘附在牙齒表面上。由此可見,唾液分泌的性質和成分,不僅影響牙齒咀嚼時的緩衝作用,最重要的同時也影響口腔有害細菌的生活條件,因此,作為影響齲齒形成的唯一可變因素,從如何改善唾液分泌入手,成為了防治齲齒的關鍵及唯一途徑。

齲齒產生原理

大家都知道蛀牙(齲齒)實際上就是一種酸腐蝕現象,為什麼蛀牙的高發人群是兒童呢?多與兒童喜歡無節制地吃甜食糖果有關。

前面提到,由於兒童牙齒的牙釉質處於未成熟階段,對抗酸腐蝕的能力遠低於成人,加之兒童喜愛甜食及奶類食品,而及時清潔口腔的自覺性較差,滯留在口腔的甜食及奶類殘渣,很快就能發酵轉化為極酸物質,對牙釉質構成酸腐蝕威脅。

因此,尤其是沒有睡前刷牙習慣的兒童乃至成年人,都不可避免地成為齲齒的高發人群。

那么,為什麼牙醫通常都會強調睡前刷牙呢?

這是因為口腔本身是一個極酸的環境,這種獨特的生理特點,一是為了抗菌,二是為了輔助消化,但是當酸度過高時也會帶來副作用,這種副作用首先表現就是容易產生“蛀牙”。

因為口腔的酸度,是依靠唾液的分泌來稀釋調節的,人在睡眠的時後,口腔內基本停止了唾液分泌,如果此時口腔中有食物殘留等有機物質(尤其糖類和奶類),就會發酵轉化成為酸性物質,將口腔酸度一下子提到一個最高點,從而對牙齒形成很大的酸腐蝕威脅。

老年人也是齲齒的高發人群,老年人有自制力,會少吃甜食及奶類食品,由於生活的經歷,大多也具備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然而為什麼也成為了蛀牙的高發人群呢?

答案還是“唾液”。牙齒黃金專家組在研究中發現,老年人的唾液分泌量會因生理退化而明顯減少,這種生理退化使他們的口腔持續酸度明顯高於年輕人,因此老年人民眾普遍存在齲齒和嚴重的口腔異味。

讓齲齒好的快些,你需要這么做

1、注意口腔清潔。可用聖惠蟲牙方進行早晚刷牙,堅持每天使用2-3次,配合正確刷牙方法,每次刷牙不少於3分鐘,才能夠使有效成分深入牙齒,達到理想效果;

2、注意飲食。少食辛辣油膩、甜食、高糖等容易加重齲齒的食物;

3.少吃含糖分高的食物,如糖、朱古力、餅乾等;

4.不可吃太多的過於堅硬的食物,以免牙齒磨損;

5.常參加體育鍛鍊,定期檢查口腔,一般12歲以上的人應每年查一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