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砷中毒

g)的化合物主要有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五氧化二砷、砷化氫、二硫化二砷(雄黃),三硫化二砷(雌黃)等。 (一)治療 慢性中毒除上述巰基化合物外,並可給10%硫代硫酸鈉靜脈注射,1次/d。

基本信息

概述

砷(arsenic)具有金屬性,其毒性極低,但其化合物如氧化物、鹽類及其有機化合物均有毒性,引起砷中毒(arsenicpoisoning)的化合物主要有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五氧化二砷、砷化氫、二硫化二砷(雄黃),三硫化二砷(雌黃)等。三價砷化合物的毒性較五價砷為強。在我國,砷中毒大多數是由飲用水中含砷量過高引起的,小兒砷中毒一般由服用含砷藥物劑量過大所致

病因

(一)發病原因
由於服用含砷量過大的藥物,誤食含砷的殺蟲劑或鼠藥和被砷污染的瓜果,蔬菜所致,母親中毒可導致胎兒及乳兒中毒。
(二)發病機制
砷是一種原漿毒,對蛋白的巰基有巨大親和力,能抑制在代謝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許多含硫基的酶,使細胞呼吸和氧化過程發生障礙,干擾細胞的能量代謝,損傷毛細血管壁使通透性增加。
可溶性砷化合物可經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吸收,隨血液分布全身,急性中毒時主要分布在肝和腎,易在頭髮和指甲中蓄積,由尿,糞排出,砷離子與體內酶蛋白分子結構中的巰基和羥基結合,使酶失去活性,干擾正常代謝,導致細胞死亡,使神經細胞,心,肝,腎受到損害,還可直接損害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壁,造成臟器充血,出血等。
砷化氫為最強的溶血性毒物,由呼吸道進入人體,高濃度砷化氫進入人體血循環後,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血紅蛋白過氧化物,使紅細胞中還原型谷胱甘肽減少,造成急性血管內溶血,大量溶血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此外,可伴有肝,心,腦,肺等器官損害,吸入空氣中砷化氫濃度為50mg/m3,1h即可致死,30mg/m3發生嚴重中毒。

預防

生產砷化合物時,應密閉,回收,加強保管砷化合物,特別是三氧化二砷(砒霜),其外觀與麵粉,食鹽等相似,應專人保管,防止誤服及投毒。

治療

(一)治療
急性經口中毒,立即進行催吐,用溫水或生理鹽水洗胃,以後給服新鮮配置的氫氧化鐵解毒劑(12%硫酸亞鐵溶液與20%氧化鎂混懸液,等量混合配製,搖勻後使用),使與砷結合成不溶性的砷酸鐵,每5~10分鐘服1匙,直至嘔吐,停止給藥。如無此藥,可給藥用碳懸液、牛乳或蛋清水等,再用硫酸鈉或硫酸鎂導瀉。必要時套用血液透析。同時迅速選用特效解毒劑,如二巰丁二鈉(二巰基丁二酸鈉)、二巰丙磺鈉(二巰基丙磺酸鈉)、二巰丙醇等。靜脈補液、利尿促進毒物排泄,並糾正水和電解質失衡。對肝、腎、胃腸道等症狀,神經炎,驚厥等,可對症治療。如有嚴重溶血,可以換血。腹部及肌肉疼痛可用葡萄糖酸鈣靜注。
慢性中毒除上述巰基化合物外,並可給10%硫代硫酸鈉靜脈注射,1次/d。
(二)預後
嚴重中毒常導致急性溶血、急性腎功能衰竭和肝、心、腦、肺等重要臟器的損害,影響預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